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风险及其处理王吉恒,辛立秋,庞金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波动较大,其表现是:水稻增产幅度巨大,畜牧业产品中猪肉、牛奶、羊肉和牛肉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产量的整体波动性明显高于粮食作物。
这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力不同。
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以保障农业生产产量的稳定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风险;波动状况[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The Output Risk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ilongjiang and the Counterm easuresWANG Jiheng,XIN Liqiu,PANG Jinbo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output in Heilongjiang fluctuates wildly in recent years in terms of huge increase rate of rice;and the rising trend of overall output of pork,milk,lamb and beef,the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s.The overall fluctuation volatility of the latter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former,which is caused by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natural disasters,weak infrastructure,in-complet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an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utput and enhance anti-risk capability,the author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vigorously push forward the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e insurance,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words:Heilongjiang,agricultural products,output risk,fluctuation[收稿日期]2012-06-25[作者简介]王吉恒(1964-),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农业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152Z037)。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由于黑龙江省人少地多、生产条件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因此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大的自然风险。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波动较大,急需建立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一、农产品产量风险衡量方法比较n 种农产品产量风险大小,可将每个农产品作为一个因素,每年的产量作为一个水平记为变量,通过计算每个农产品在选定的时期范围内的方差来衡量该农产品的波动性,通过公式,合成所有给定的农产品的方差衡量农产品产量的整体波动性大小,进而了解农产品产量的风险大小。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风险的衡量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2010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利用SPSS 软件对1996-2009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进行了数据处理,得出的协方差矩阵如下: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方差分别为,93691.533、10995.518、124912.667和9654.951。
同样,粮食的总体波动性也可以用方差来衡量,假设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根据总体波动性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粮食产量的整体方差为:同理,我们还可以利用SPSS 软件求出1996-2009年黑龙江省畜牧产品———猪肉、牛肉、羊肉、牛奶产量的协方差矩阵,结果如下: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猪肉、牛肉、羊肉和牛奶的方差分别为,1299.067、89.636、13.866和31676.753。
同样,假设猪肉、牛肉、羊肉和牛奶分别为,我们根据表中的数据代入总体波动性的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为:三、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风险分析(一)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变动趋势表1粮食作物产量协方差矩阵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水稻93691.533-17339.56971859.42212105.838小麦-17339.56910995.5182380.791-5074.258玉米71859.4222380.791124912.6678978.219大豆12105.838-5074.2588978.2199654.951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2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7,2012Total No.402[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7-0007-027--农产品猪肉牛肉羊肉牛奶猪肉1299.067319.859116.2704817.888牛肉319.85989.63629.6571229.003羊肉116.27029.65713.866643.537牛奶4817.8881229.003643.53731676.7531.从粮食作物的产量方面看,水稻的增产幅度巨大,从1996年的636.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574.5万吨,十四年的时间中增加了938.5万吨,增长率达到147.56%,其中2007年的产量最高,高达1658.5万吨,增幅为160%。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麦,其产量在这十四年中呈现锐减的趋势,共减少了213.2万吨,减少率达到64.7%,其中,2007年的产量最低,其减幅达到76%。
同时,玉米、大豆的产量波动性较大,但增幅较水稻都不明显,其2009年的生产水平仅略高于1996年,两者的增幅分别为32.8%和43.1%。
2.畜牧业产品的产量则与粮食作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近十几年来,猪肉、牛奶、羊肉和牛肉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产量的整体波动性明显高于粮食作物,尤其是羊肉和牛奶产量的整体波动性表现最为突出,其中,羊肉从1999年的2.5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1.6万吨,十四年中产量增加了9.1万吨,增幅竟高达364%,牛奶从1999年的133.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649.5万吨,产量增加了516.2万吨,增幅达到了387.2%,其速度实在令人惊叹;相比较而言,猪肉的增长则显得稍稍逊色,从1996年的68.9万吨上涨到2009年的108.2万吨,其增幅为57.04%,于此同时,牛肉的增量则略显稳定,十四年间始终在30万吨左右浮动。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变动原因1.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黑龙江省是众多省份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为频繁的省份。
近年来,由于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此而引发的多种自然灾害也带来了更加巨大的经济损失。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洪涝、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多种自然灾害类型。
多类型的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和损失。
2.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农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黑龙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类似于灌溉、防洪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尚不健全,只有在垦区内或大型农场内才有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这对于风险不易防范的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的农村散户来说,他们面临着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
这些小农户面对来临的风险几乎没有防范设施,只能是较为被动的接受,由此导致风险增大,甚至严重的影响了黑龙江省农业的持续发展。
3.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保险品种相对单一。
黑龙江省的农业保险在向农户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农业保险费率较高、险种较单一,覆盖范围较低、供给主体较少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在推广中对农业生产的保护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完善。
同时,农业生产风险的分散作用也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最终造成了黑龙江省的农业保险制度不能防范与化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瓶颈。
4.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各省份土地质量较差的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导致耕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从黑龙江省数据上来分析,无论是粮食的总产量,还是单个作物(小麦除外)的产量还是呈现出了总体上升的趋势,这一结果无疑与农业科技的进步有相对直接的关系。
因此,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并没有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减少,反而呈现出了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增加的态势。
四、加强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风险管理的建议(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导致黑龙江省农业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便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一是可以在省财政支出中列支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构建。
二是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应重点抓好病险水库的消险加固,推进农机化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沃土工程,不断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能。
三是要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把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突出抓好环城治沙防护林工程,尽量降低由于旱涝而造成的风险。
四是加强对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畜牧业养殖条件,避免牲畜交叉感染疾病。
(二)大力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1.丰富农业保险的险种。
根据对阳光相互保险公司的调查,目前种植业开展保险的有大麦、小麦、玉米和水稻,畜牧业仅有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而且费率较高,由此影响了投保的积极性,因此需要积极丰富农业保险的险种。
2.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偿力度。
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险种应大力支持。
在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定的补偿额度下,地方财政可以考虑列支一部分资金作为对农户的保费补贴,以此促进其参保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监管体系和省级巨灾风险基金。
建议设立省级巨灾风险基金,各农险公司可向该基金购买再保险来分摊风险。
(三)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能够提升农作物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推动农业保险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