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缘政治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地缘政治的现状和对策

1)主权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角色,政府间外 交也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国家主权至上和 不干涉内政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深入演进, 不仅政府间国际组织继续蓬勃发展,国际非政府组 纨也大量涌现并日趋活跃,依托于国际互联网的全 球公民社会方兴未艾,各种国际行为体携手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已成大势所趋。
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地带华 尔街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声名狼藉。与此形 成鲜明对照,中、俄、印度等坚持独立自主选择符合 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探 索各自的发展模式,世界发展模式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4、国际关系行为体日趋多元化,传 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
1)近代以来,北大西洋两岸集中了世界主要的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曾是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的重心。
2)亚洲崛起促使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加快 东移。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不少亚洲国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能源等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涌现出以中国、印度、中东海 湾国家和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亚洲日益成为世界制 造业、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新中心。
3)由此,主权国家的中心角色有所削弱,国家主权 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受到更多限制,国际பைடு நூலகம்系行为 体更加多元化,传统外交模式面临挑战,面向社会 大众的公共外交日益突出。
5、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加速推进
2008年是国际战略格局加速转换的关键一年,俄格武 装冲突、北京奥运盛会、世界金融危机等三大事件标志 着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与“一超独霸”的国际战 略格局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2、地缘政治博弈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关系
博弈的实质是对利益的追求,或者说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在社会中,个人是博弈的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博弈的主体。 在这一点上,国际政治中的博弈和个人之间的博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同的是个人之间的博弈相对简单,国家间的博弈不论是博弈主体的 内涵还是博弈的内容、范围以及博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都不是个人 博弈所能比较的,这是国家间博弈的复杂性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的国 际环境中,国家实力虽然是博弈中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 因素,在地缘经济日益崛起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需要考虑更多的 因素,对利益的追求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强权具有压倒性优势,实力相 对较弱的国家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也能在博弈中实现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大国关系加快重组。俄格冲突导致美俄矛盾长期化, 美国和日本极力拉拢印度,美日印“新三角”引人 注目,西方大国对华玩弄“两手”,一方面利用合 作,另一方面防范戒备。
4)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明显加速。“一超”的“单极” 迷梦已告破灭,“多强”地位上升,影响增大, “一超(美)五强(欧盟、中、俄、日、印度)”的格局 日益推进。
2)“多强”发展加快,中、俄、印度迅猛崛起。欧盟 不断深化一体化进程,对外联合自强,自主性、 “软”实力与经济规模效应日益突出;日本对内改 革调整,对外加强日美同盟和亚洲外交,争当政治军 事大国;俄罗斯内外并举,自强不息,上演“王者 归来”;印度外交左右逢源,经济增长总体向好, 不甘只当地区大国;中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 影响力举足轻重。
中国地缘政治
国华纪念中学:蒋洪涛
一、地缘政治简介:
1、地缘政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 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 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 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 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 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
二、世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简介:巴尔 干半岛,波斯湾地区,北印度洋地区,高加索 地区,中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东南亚马六甲 海峡。
三、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区域一体化共同 作用下,正在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与最 快速的演进,呈现出五大特性。
1、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重心东移
1)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由于对外过度扩张、 对内透支消费并放松经济监管,导致危机爆发,内外交 困。布什政府对外奉行凭借武力推广“民主”价值观的 “新保守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极力 在“大中东”、‘‘大中亚”、东欧和亚太等地区扩张, 将针对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反恐战争”扩大化与长期化, 遏制并围堵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大国,以至陷入反恐 “无底洞”,招致俄罗斯强硬反击,对外称霸战略四处碰 壁。布什政府对内奉行自由放任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一 味举债,寅吃卯粮,致使次贷危机恶化为金融危机。在 此情况下,美国“软”“硬”实力均遭重创,其“一超” 优势地位明显下滑。
3)地区一体化加快发展亦使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日 益“板块化” 。主要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平洋、独联体、南美、非洲:中东产油国等七大板 块,其中又以东亚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潜力最大。
2、世界发展格局加速演进,重心南下
• 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 呈现出群体性崛起势头,涌现出以“金砖四国”(中、 俄、印度、巴西)为首、包括“展望五国”(越南、印 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和‘‘新钻十一国”(巴 基斯坦、埃及、印尼、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 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等在内的一大 批发展中新兴国家,使“北方”(发达国家)主导、 “南方”(发展中国家)被主导的关系格局得以改观,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显著增大,要求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及金融新秩序的呼声日益升高。
3、世界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
1)冷战结束之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狂 妄地宣称“历史的终结”,认为西方的“民主”、 “自由”价值观及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至 高无上,应向全世界推广,并为此大搞对外“民主改 造”与干涉颠覆,假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将“新自 由主义”经济教条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到处祸国 殃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