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质模型


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为非恒定流动;
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要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4、 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上游河
段。
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
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 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①岸边排放
c(x, q)
ch
H
cpQp
M q x
exp
q 22 4M qx
exp
(2Qh q)2 4M q x
式中:q=Huy
Mq=H2uMy c(x,q)-(x,q)处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mg/L; Mq-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 适用条件:
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

t
0 e t
eQ V K1 t 0
如 t 0
,则 t
1
ln 1
溶解氧模型
dDO dt
Q V
(DO0
DO)
K2
DOs
DO
R
其中
R rA B
(上模型方程没有考虑浮游植物的增氧量和排入湖或库的废水 带入的氧量。)
习题:P101: 3
4-4 水质模型的标定
混合系数估值
经验公式 • 流量恒定、河宽大、水较浅、无河湾的顺直河流:
M y xu
exp(
uy2 4M y x
)
exp
u2B
4M y
y x
2
2、非岸边排放
c(x,
y)
exp
K
x 86400u
c h
2H
cEQE M
y
xu
exp(
uy2 ) 4M yx
exp
u2a 4M y
y 2 x
exp
u2B 2a 4M yx
y 2
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与适用条件
2 河流一维稳态模式与适用条件
Cx
C0
exp(k
x 86400
u
)
式中:c-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 K-衰减系数,1/d;
u-河流流速,m/s;
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
非持久性污染物;
河流为恒定流;
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g——重力加速度(m/s2); J——河段河流坡度。 充分混和段选择零维模式(持久性污染物)、一维模式(非持
久性污染物);混和过程段应采用二维模式。
5、S-P模型的一般方程式:
模型的基本假定:
(1)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是定常的; (3)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溶解氧来源则是 大气复氧。
段长度(m); 适用条件:
评价河段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较稳定; 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 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或大、中河流均 匀混合断面以下河段的水质预测。
• 例题: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
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
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流水环境 参数值为:Qp=6.0 m3/s,BOD5(p)=6.16mg/L,B =50.0m,H=1.2m,u=0.1m/s,J=0.9‰,
4-3 湖泊(水库)水质预测模型
• 湖泊、水库的特征 • 1、水在湖(库)中停留时间较长,一般属
于缓流水域,易导致富营养化。水流状态 分为:前进与振动两类。 • 2、水温和水质是竖向分层的,并且随着季 节的变化而变化。
预测模型
完全混合模型
基本假定:湖泊(水库)为一个均匀
混合的水体,即湖泊(水库)中某种 营养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输入、 输出和沉积的该营养物的量的函数。
混合过程段极限的长度用下式估算:
Lmax
(0.4B 0.6a)Bu (0.058H 0.0065B)
gHJ
式中: Lmax——混合过程段极限长度(m); B——河段平均河流(断面)宽度(m);
a——排污口与近岸水边的距离(m)
u——河段(断面)平均流速(m/s);
H——河段平均(断面)水深(m);
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如 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
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断面处,河
水中的BOD5浓度是多少?
L
(0.4B 0.6a)Bu
2463(m)
(0.058H 0.0065B) gHJ
QE=0.225m3/s,BOD5(0)=8.88mg/L,t=1.442d BOD5(10km)= BOD5(0)exp(-K1·t)=5.76mg/L
适用条件:停留时间很长、水质基本
处于稳定状态的中小型湖泊和水库。
污染物(营养物)混合和降解模型
V
d
dt
W
0 Q
K1V
当t=0时,=0;t=t时, =t。对上方程积分得:
t
Q K1V
W
exp
Q V
K1
t

t
W
V
1 et
0et
其中: W Q K1V 0
,
Q V
K1
,
W W0 pq
3、二维水质模型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式(平直河段)、 二维稳态水
质混合衰减模式(平直河段)
二维模型适用的对象和预测的问题 ①适用对象为大、中型河流 ②预测的问题是污染带分布及超标水域界定。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式(平直河段)
1、岸边排放
c(x, y) ch
H
cE QE
M y xu
exp
uy 2 4M y xu
• 对持久性污染物:
K1 0
Q
V
,
W Q0
• 湖(库)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平衡时:
d 0
dt
,
平衡浓度 e
W
V
现有污染物排入量 Q
• 污染物达到指定浓度 t 所需的时间 t 为:
t
V Q K1V
ln W W
Q K1V 0 Q K1V t
1
ln W
Vt
• 无污染物输入时:
W =0
exp
u2B
4M y
y x
2
2、非岸边排放
c(x,
y)
ch
H
cEQE M y xu
exp
uy 4M
2 y
x
exp
u2a y2
4M y x
exp
u2B 2a
4M y x
y2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衰减模式(平直河段)
1、岸边排放
c(
x,
y)
exp
K
x 86400u
ch
H
cEQE
S-P模式仅限于BOD5和DO的水质影响预测。
C
C0
exp
K1
x 86400u
Dபைடு நூலகம்
K1C0 K2 K1
exp
K1
x 86400u
exp
K2
x 86400u
D0
exp
K2
x 86400u
式中 K1——耗氧系数(d-1); K2——复氧系数(d-1); x——排污口(或起始断面)至预测断面处的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