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ppt课件
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5
.
解剖学分类
解剖分类很重要,因为胃和胃食管结合癌发生率、地 域分布、病因、临床过程和治疗完全不同。胃食管结 合癌多采用Siewert分类:贲门癌(Siewert II型)中心 位于胃食管结合部下1–2cm;远端食管腺癌(Siewert I型)和贲门下胃癌(Siewert III型)中心位于胃食管 结合部上1cm以上或下2cm以下。II和III型肿瘤生物学 差别不清楚。
WHO分类包括5种组织病理类型:管状、乳头状、粘液性、 粘附性差和少见组织型,某种病理类型中多会伴有其它组 织成分。WHO中管状和乳头状相当于Lauren中的肠型,粘 附性差型(部分或全部为印戒细胞)相当于Lauren中的弥 漫型。
7
.
胃鳞癌是胃癌中很少见的一种,仅占全 部胃癌的0.04%-0.7%,多局限于胃窦部, 一般认为系由胃黏膜上皮在慢性炎症基 础上发生鳞状化生而形成,与食管鳞癌 侵及胃无关。多见于男性。虽然胃鳞癌 发生概率较低,但胃鳞癌的5年生存率低, 亦应重视胃鳞癌的治疗。
胃癌(Gastric Cancer )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肿瘤一科 张旭阳
1
.
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第四常见肿瘤,第二致死癌症,亚洲、 拉丁美洲和中欧、东欧胃癌发病率仍很高,但 西方欧洲国家明显下降,可能与低水平幽门螺 杆菌感染有关,不过近年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发 病率上升。
胃癌目前的临床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我国胃癌 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仅有20% -30%。
12
.
图2 HER2检测流程
13
.
早期胃癌
14
什么叫早期?很多患者 搞不懂,简单概括了一 下:就是胃肿瘤局限于 黏膜和黏膜下层,不考 虑癌灶大小和淋巴结转 移。对于早期的胃癌, 一般考虑的就是切除, 通过手术获取其他的方
式进行切除,这也是唯
一可能根治肿瘤的手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早期胃癌的规范治疗手段: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3
.
10%胃癌有家族聚集性,真正遗传性胃癌约1–3%,包括3种综合征: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病、家族性肠型胃癌。胃 癌低发生率地区,多数家族性患者源于胃癌风险增加的遗传性病理 性突变。40%遗传性弥漫性胃癌为CDH1突变,亦可为CTNNA1突 变,男女胃癌风险分别为83%和67%,女性乳腺癌风险达20–40%。 CDH1突变、>20岁或活检阳性家族成员推荐胃切除,CDH1突变、 不及20岁或>20岁却需延期手术者推荐内镜监测。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在内镜下,采用改良的针状刀直接将 病变的黏膜整片从黏膜下层剥除下来的手术方法。
温馨提示:内镜切除应满足如下要求:表浅型、分化良好、 无溃疡、局限于粘膜,直径≤20 mm。内镜切除应在著名专业 中心行内镜粘膜切除或粘膜下切除,保证整块切除、边缘充 足。
8
.
鳞癌肿瘤细胞增值的快,但转移慢,腺 癌肿瘤细胞增值的慢,但容易转移。一 般鳞癌对放化疗相对较敏感,腺癌对放 化疗均不敏感,鳞癌的预后要比腺癌好。
腺癌的预后较差,侵袭力强,易复发、 易转移。如著名的“印戒细胞癌”是一种
特殊类型的低分化的黏液分泌型腺癌。
9
.
分子分型(了解)
根据胃腺癌全基因组分为4种亚型:EBV阳性(9%)、 微卫星不稳定(22%)、基因组稳定(20%)、染色 体不稳定(50%)。基因组稳定型多为弥漫亚型 (73%),染色体不稳定肿瘤在胃食管结合腺癌多见, EBV阳性肿瘤多位于胃底或胃体,多见于男性,微卫 星不稳定肿瘤女性略多见。
一方面是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不高;另一方 面是我国晚期胃癌的规范化治疗还不够普及。
2
.
病因
幽门螺杆菌是散发远端胃癌最常见病因,其诱发 的慢性炎症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重复损害修复 过程,导致细胞增殖、凋亡和抑癌基因变化,最 终形成炎症相关癌症。一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先 发生胃萎缩,然后肠化生,再增生异常,最终形 成腺癌。无增生异常或肿瘤改变时根除幽门螺杆 菌是否能预防胃癌不清楚。EBV也与胃癌相关, 80%胃癌恶性细胞中可见EBV,正常上皮细胞中 无,EBV如何导致癌症仍不清楚。
不久胃癌分子分类将用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图1)。 染色体不稳定的特征是DNA非整倍体、染色体结构变 化、原癌和抑癌基因突变,对含顺铂化疗有反应,生 存差。
10
.
图1 胃癌亚型的分子特征
11
.
HER2(ERBB2)分类对治疗有指导作用,12– 20%胃腺癌HER2阳性。研究显示HER2阳性与预 后差相关,增加疾病侵袭性,缩短生存,但也有 研究显示并无预后作用。ToGA研究显示曲妥珠单 抗与化疗联合延长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总生存 和无进展生存,因此进展期胃癌常规检测HER2 状态(图2),免疫组化强度3+,或2+时FISH阳 性称作HER2阳性胃癌。
胃癌亦见于其它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病综合
征、TP53突变Li-Fraumeni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息肉病(APC)、
Peutz-Jeghers综合征(STK11)。环境因素也影响胃癌发生,蔬
菜水果摄入少、高盐、硝酸盐、腌制食品、吸烟、肥胖等增加胃癌
风险,肥胖、胃食管返流增加胃食管结合癌。
Siewert分类未明确胃食管结合腺癌的明确标准,为此
TNM引入简化分类:肿瘤中心位于远端食管、胃食管
结合部或胃近端5cm内时,延伸至胃食管结合部或远
端食管,分作食管癌;中心位于胃食管结合部5cm内,
但未延伸至胃食管结合部或食管,或肿瘤中心距胃食
6
管结合部>5cm,分作胃癌。
.
组织学分类
多数胃癌是腺癌,但结构、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发生、 分子发病机制具有异质性,这部分解释了组织病理学分类 的多样性。最常采用的是Lauren和WHO分类。Lauren分类 中分作弥漫型、肠型、混合型和无法分类型。弥漫型分化 差,肿瘤细胞粘附性差,无腺体形成。肠型多为中高分化, 形成腺体结构,与结直肠腺癌相像。
4
.
高危因素
1、家族病史:家中曾有胃癌、肠癌等病史。 2、年龄:年纪较大,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时间长。 3、性别:大部分癌种发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可能是生活习
惯方面,比如男同胞喜欢熬夜。 4、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烟熏腌制食物、高蛋白高脂肪饮
食…… 5、病史:三年以上胃病,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