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

因此,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是走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

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只有师生一起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教学时,我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

常规教学中,我们努力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

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
一、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例如:《法国大革命》设计
1、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2、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情景再现,看《法国大革命》视频。

第二,直观展示,展示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称帝等史
实。

第三,亲自体会。

设计“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法国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二、激发思考,激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

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