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自然带ppt

【高中地理】自然带ppt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东 西延伸,南北更替)。低、 高纬度地区最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 水分 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热量 (垂直地带性)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南 北延伸,东西更替),中 纬度地区最典型。 海拔高度 山体延伸,从山麓到山顶 更替(水平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垂直更 替),低纬高山最典型
9.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10.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大于300mm;印度洋 B.大于300mm ;大西洋 C.小于300mm;北冰洋 D.小于300mm;印度洋
阴 阳 坡 坡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生物多样性)的 几个因素 ◆山体所在的纬度 ◆山体海拔 ◆山体相对高度 ◆人类活动
我们看天山,只见其像地平线一样在天边展现出一道白 色的冰雪带、一道绿色的草原带、一道墨绿的雪岭云杉 带、又一道绿色草原带,接着是一道黄褐色的荒漠 带……这就是天山的独特之处。
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
a
23°26' 热带 雨林带 亚 热 带常 绿林 热带 带 季雨林带 温带森林带 热带 草原带 o
0° 严重退化区 针 叶 林 苔 带 原 轻度退化区 相对稳定区 带 b 图4 23°26'
温带草原带 荒 漠 带 图3
5. 根据自然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 A.o→ 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 → 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 → 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6. 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问题
8.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 段 A. 干流流速缓慢 B. 峡谷险滩广布 C. 支流短小急促 D.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的对应关系
形成 基础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 热量 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 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7
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 8~9题。 9.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 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 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坡度 D.年降水量
雪 线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荒漠草原带 ③ ② 高山草甸带 ③ ① ② ① 北 43.5°N 南
自然带
硬叶 木质疏松
厚皮,气孔少 干季落叶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问题
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问题
7.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 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2)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B.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 源,能滋润生长的草地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分异的一般规律:
①纬度位置愈低,相对高度愈大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由低纬向高纬的自然带更替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 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8~9题。 8.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 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雪 线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荒漠草原带 ③ ② 高山草甸带 ③ ① ② ① 北 43.5°N 南
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 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甲

(1)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 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甲
图图 47
例1.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 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例1.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 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1).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非地带性因素分析
1.地形状况 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 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例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而同纬 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是因为安 弟斯山脉阻隔西风深入,使山脉东侧降水少,从而形 成了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2.海陆分布 纬度分布和陆地的大小往往会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 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例如,北半球高纬 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 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 例如,南美洲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就是因为南半 球的同纬度地区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没有苔原带和 针叶林带的分布。 3.水分条件 干旱地区,如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 成了绿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