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概述
[注]
如果发现本分类没有包括的基 本类型时,使用者可自行增加。增 加的基本类型可归入相应亚类,置 于最后,最多可增加2个。编号方式 为:增加第1个基本类型时,该亚类 2位汉语拼音字母+Z、增加第2个基 本类型时,该亚类2位汉语拼音字母 +Y
㈡ 按照功能划分
1. 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
2. 体验参与型旅游资源
• F 建筑与设施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 FAF 建设工程与生 产地 • FAG 社会与商贸活 动场所 • FAH 动物与植物展 示地 • FAI 军事观光地 • FAJ 边境口岸 • FAK 景物观赏点
F
建筑与设施
单体活动场馆
FBA 聚会接待厅堂(室) FBB 祭拜场馆(礼拜神灵、祭祀故人的馆室或场 地 ) FBC 展示演示场馆 FBD 体育健身馆场 FBE 歌舞游乐场馆
第二章
旅游资源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㈠资源(Resources)
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所有物质和条件的 总称。
中国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把资源划分为 十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 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 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㈡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
⒈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 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陈传康)。 ⒉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 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保继 刚、楚义芳) 。 ⒊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 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 遗产或社会现象(谢彦君)。 4.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3. 休闲度假型旅游资源 4. 购物型旅游资源
5. 保健休疗型旅游资源 6. 文化型旅游资源
7. 感情型旅游资源
㈢ 按照更新状况划分
1. 可再生旅游资源
2. 不可再生旅游资源
FG
G
旅游商品
地方旅游商品
菜品饮食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水产品与制品 中草药材及制品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日用工业品 其他物品 GAA GAB GAC GAD GAE GAF GAG
GA
H
人文活动
人事记录
HAA 人物 HAB 事件
HA
HB
艺术
HBA 文艺团体 HBB 文学艺术作品
• H 人文活动
–HC 民间习俗
• HCA 仪 • HCB • HCC • HCD 事 • HCE • HCF • HCG • HCH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 民间节庆 民间演艺 民间健身活动与赛 宗教活动 庙会与民间集会 饮食习俗 特色服饰
• H 人文活动
–HD 现代节庆
• HDA 旅游节 • HDB 文化节 • HDC 商贸农事节 • HDD 体育节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征
㈠吸引力: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㈡可观赏性:具有审美价值和愉悦功能; ㈢有用性: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福利;
㈣自在性:旅游资源是独立于旅游业而存在的; ㈤不可移动性:存在且只能存在于目的地; ㈥动态性: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变化的。
三、相关概念辨析
F
建筑与设施
归葬地
FEA 陵区陵园 FEB 墓(群) FEC 悬棺
FE
FF
交通建筑
桥 车站 港口渡口与码头 航空港 栈道
FFA FFB FFC FFD FFE
F
建筑与设施
水工建筑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 水井 运河与渠道段落 堤坝段落 灌区 提水设施 FGA FGB FGC FGD FGE FGF
BBA 观光游憩湖区 BBB 沼泽与湿地 BBC 潭池 BCA 悬瀑 BCB 跌水
BA
BC 瀑布
B
水域风光
泉
BDA 冷泉 BDB 地热与温泉
BD
BE
河口与海面
BEA 观光游憩海域 BEB 涌潮现象 BEC 击浪现象
BF
冰雪地
BFA 冰川观光地 BFB 长年积雪地
A 地文景观
AA 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 AAB AAC AAD AAE AAF AAG 山丘型旅游地 谷地型旅游地 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滩地型旅游地 奇异自然现象 自然标志地 垂直自然地带
A
地文景观
沉积与构造
断层景观 褶曲景观 节理景观 地层剖面 钙华与泉华 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 生物化石点 ABA ABB ABC ABD ABE ABF ABG
C
生物景观
树木
CAA 林地 CAB 丛树 CAC 独树
CA
CB
草原与草地
CBA 草地 CBB 疏林草地
CC
花卉地
CCA 草场花卉地 CCB 林间花卉地
C
生物景观
野生动物栖息地
水生动物栖息地 陆地动物栖息地 鸟类栖息地 蝶类栖息地 CDA CDB CDC CDE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划分
代号
主类
A 亚类 AA 基本类型 AAA
数量统计
8主类
31亚类 155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主类(8) 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生物景观 D.天象与气候景观 E.遗址遗迹 F.建筑与设施 G.旅游商品 H.人文活动 亚类(31) 5 6 4 2 2 7 1 4 基本类型(155) 37 15 11 8 12 49 7 16
㈠ 按照性状划分
3.《旅游资源分类、调
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 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研究所、国家旅 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 司 ,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 性、特征划分。 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分类结构 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EA
E
遗址遗迹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历史事件发生地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废弃寺庙 废弃生产地 交通遗迹 废城与聚落遗迹 长城遗迹 烽燧 (烽火台) EBA EBB EBC EBD EBE EBF EBG EBH
EB
• F 建筑与设施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 FAA 教学科研实验 场所 • FAB 康体游乐休闲 度假地 • FAC 宗教与祭祀活 动场所 • FAD 园林游憩区域 • FAE 文化活动场所
AB
• A 地文景观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 • • • • • • ACA ACB ACC ACD ACE ACF ACG 凸峰 独峰 峰丛 石(土)林 奇特与象形山石 岩壁与岩缝 峡谷段落
• A 地文景观
–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 • • • • • • ACH ACI ACJ ACK ACL ACM ACN 沟壑地 丹霞 雅丹 堆石洞 岩石洞与岩穴 沙丘地 岸滩
㈠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旅游产品是指旅 游市场上由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 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由旅游 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多要素构成。 ㈡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能够对旅游 者形成吸引的所有事物和现象。
四、旅游资源的类型
A
地文景观
自然变动遗迹
重力堆积体 泥石流堆积 地震遗迹 陷落地 火山与熔岩 冰川堆积体 冰川侵蚀遗迹 ADA ADB ADC ADD ADE ADF ADG
AD
AE
岛礁
AEA 岛区 AEB 岩礁
B
水域风光
河段
BAA 观光游憩河段 BAB 暗河河段 BAC 古河道段落 BB 天然湖泊与池沼
FB
F
建筑与设施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佛塔 塔形建筑物 楼阁 石窟 长城段落 城(堡) 摩崖字画 碑碣(林) 广场 人工洞穴 建筑小品 FCA FCB FCC FCD FCE FCF FCG FCH FCI FCJ FCK
FC
F
建筑与设施 FD 居住地与社区
FDA FDB FDC FDD FDE FDF FDG FDH 传统与乡土建筑 特色街巷 特色社区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 书院 会馆 特色店铺 特色市场
CD
DLeabharlann 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
DAA 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 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 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A
DB
天气与气候现象
云雾多发区 避暑气候地 避寒气候地 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物候景观
DBA DBB DBC DBD DBE
E
遗址遗迹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人类活动遗址 文化层 文物散落地 原始聚落 EAA EAB EAC EAD
㈠
㈡ ㈢
按照性状划分 按照功能划分 按照更新状况划分
㈠ 按照性状划分
1.《中国旅游资源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