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级管理方案1、高一(10)班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种目标、制度、计划等都靠班级具体实施,学校工作的优劣是由各项班级工作来体现的。
各班级要贯彻执行“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发挥“团结、自觉、拼搏、争先”的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的各种目标、计划和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工作,为掀起班级间比、学、赶、帮的热潮,特制定本制度:一、思想政治教育1、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尊师守纪,严谨求实,勤思敏学,百花争艳”的学风和“团结、自觉、拼搏、争先”的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包括各种演讲、故事会、班报、板报、投稿情况等);团会、班会活动及其他活动开展正常。
2、班委、团支部干部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要有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有事业心、责任心,战斗力强,必须能圆满完成学校、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交给的任务,经常及时地向学校和班主任汇报班组工作情况。
班主任要经常指导班干部工作,不断访谈学生,走访家长,耐心教育,严格要求。
二、卫生管理1、每天由值日小组轮流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2、教室卫生:(1)全天保持地面无纸屑、无杂物、无泥土。
(2)教室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
(3)卫生工具、桌椅及桌面书籍、学习用具摆放整齐,桌面经常清洁无污垢。
(4)墙壁要保持光亮洁白,无污渍、无球印、无鞋印、无乱写乱画,墙壁文件要用透明胶布集中张贴,要求整齐美观,国旗、锦旗、奖状整洁,空中无灰网。
(5)讲台、讲桌干净整洁,每堂课后马上擦净黑板,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及时清除黑板边的粉尘。
(6)垃圾要倒到垃圾池,垃圾池外不能有漏洒。
3、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
4、不向窗外投掷杂物、倒水,不在教室内做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别人学习或卫生的活动。
5、室外清洁区地面要干净,无杂物。
6、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
三、学生管理1、每天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放学后及时离校不逗留。
2、学生请假必须履行请假、销假制度。
3、每次预备后,学生不得离开教室,学生会检查人数以及班级稳定情况。
4、每逢集会或重大活动,队伍集合要快、齐、静。
5、学生在校言行必须恪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四、一日常规(一)卫生清扫1、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班值日生要按时进行清扫。
2、教室内地面清洁,桌凳摆放整齐,物品摆放有序。
3、教室、走廊要清扫干净。
4、室外要保持无泥土、乱石、纸屑和杂草。
5、垃圾要清倒到垃圾池内。
(二)上学和放学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或生病要请假,请假条回执单要有家长签名。
2、放学要按时回家,不在路上无故逗留。
3、上学和放学回家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上课1、每节课提前2分钟做好课前准备,肃静坐好,顺和气扬,等候教师上课。
2、上课时要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授课节奏。
3、尊重老师的劳动,严守课堂纪律。
4、上课要做到“三个一”(身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三快”(思维快,记笔记快,作练习快)。
5、室外课(体育、实验课)要提前2分钟排队到上课场地。
(四)课间操和保健操1、按时参加课间操。
2、集合站队要做到快、齐、静,做操期间要做到间隔适当、步伐整齐、动作标准。
3、按时做眼保健操,做操时要认真对待,动作标准,以保证效果。
(五)课间休息1、课间在教学楼内不要大声喧哗。
2、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3、行为文明,上楼梯时不推搡,不追逐打闹。
(六)自习1、自习课不大声喧哗,不私自离开座位,不看与课业无关的书刊,不玩玩具。
2、自习课要做到“六个自己”:自己计划学习,自己看书钻研,自己查阅资料,自己整理笔记,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总结知识规律。
3、有疑难问题时要问老师,如果要问同学,须在不能影响他人的基础上进行。
4、自习课时学习要专心,不受室外事情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七)课外活动1、严格按照课程表的安排参加课外活动。
2、听从指挥,有条不紊,保证安全。
3、遵守活动纪律,不在活动场所嬉笑打闹。
4、积极主动锻炼身体,学习技能,陶冶情操,达到活动目的。
(八)集会1、队伍集合要快、齐、静。
2、站姿、坐姿要端正,队列整齐一致。
3、会议期间不说话、不吃零食、不做小动作。
(九)爱护公物1、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2、爱护桌凳门窗、墙壁等一切公共设施,损坏公物要自觉报告赔偿。
3、节约用电,各班的灯、电扇要专人管理,按时开关,爱护用电设备。
4、教室门窗要保护好,有专人开关。
2、高一年级班级星级管理考核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管理,提高和落实班主任待遇,调动广大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工作实效,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二、考核说明1、对于班主任考核奖金,年级组在期中、期末考试奖金中体现,所有考核内容都按照于学校出台的《河津市第二中学学生行为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2、每个班的量化考核,采取只奖励不处罚的办法,对班主任每月进行一在考核奖金中,全部依据平时所有考核数据,拿数据说话,将班主任次考核。
3、奖金依次分为四档,一档2名各800元、二档4名各600元,三档6名各400元,四档6名各200元,五档4名各100元。
三、星级设置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河津市第二中学学生行为管理考核细则》分为:1、卫生之星2、纪律之星3、学习之星四、方案说明:1、在年级组一楼大厅设立星级制度展板(一学年,分月展示)2、常规管理之星与学习之星按2:3比例分配。
3、班主任奖金最终按照上述考核方案和各班考核得“星”情况,考核奖金。
附:《班主任工作目标及考核具体办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ddAd(ad_2)</script3、高一七班班级管理创新方案<div class='ad360_280'<scripttype='text/javascript'addAd(ad_3)</script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班级管理中建立民主与自主的班级管理创新机制。
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我的具体做法是: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
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
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
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由于现在孩子都比较懒惰,所以班级在卫生方面由卫生委员全力监督,在课下时,班主任也会到班级里监督卫生,在三个月里班级的卫生有很大的提高,但还需在以后里做的更好。
教室的绿化。
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
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可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教室的美化。
要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
教室布置包括:班级班训,校训、学生作品展、班级公示栏。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
这些内容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文化。
班级精神的培养。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
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
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二、班级特色内容班级在开学之初就制定了班级班训“德达志远,气雅学博”,其主旨是希望学生在高中的三年里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志向高远,在三年里可以充实自己,学识可以达到一定程度。
对人对己有宽广的胸怀。
在同学们一致同意下,班歌为“奔跑”,目的是可以让学生在三年里一直向前,勇往直前。
也为了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学习性,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班级设立了9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特色,组名分别是“舞动青春”、“王者称道”、“沫沫”等九个小组。
在班级里实行加减分制度,在每次月底都进行统计,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进步小组、进步个人。
并在班费中抽出一部分,给予奖励。
班级在每周日时第二个晚自习时进行主题班会,每一次的班会主题特别新颖,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于各个方面的认知,偶尔在有时,在班会课上会有学生的即兴表演。
班级在课余时组织,还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诗歌朗诵大赛”“歌曲翻唱大赛”、“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了同学的课余生活,使其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班级设有书法展示台,作文展示栏,将写字认真和优秀的字帖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励学生对于写字的认真态度。
三、班级精细化管理为了将班级建设成为优秀班级,班级设有常务班长两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主要管理班级的一切事务,协助班主任工作。
设有团支书一名,主要负责班级各项活动以及班级的主题班会。
设有学习委员一名,主要监督学生的学习以及作业情况。
设有纪律委员两名(男女各一名),管理班级的纪律问题,协助班长的工作。
设有生活委员两名,主要是负责班级的财政,以及班级日常所需等。
班级制度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
抓好开头。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
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班级在开学后一个月后,根据班级的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级的班规,主要在学习习惯,纪律、班级的卫生等方面制定了30条的班规。
班规的制定是学生自己制定,通过民主投票最后制定。
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
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
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
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
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四、班级其他建设项目班级凝聚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