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文综选择题训练(108)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解析】1选D,2选D。
第1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第2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减缓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
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菊花的花期在秋季,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在广州市郊,有一个著名的菊花种植基地,每年进入11月后,每当夜幕降临,菊花田中数以万计的灯泡便全部亮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时达一个多月的“灯海照菊”奇观。
据此回答3~5题。
3.广州市郊夜间“灯海照菊”蔚为壮观,其目的主要是( )
A.方便游客夜间赏菊
B.提前菊花开花时间
C.降低菊花的患病率
D.延迟菊花开花时间
4.下列城市栽种同种菊花,在自然状态下,开花最早的是( )
A.南昌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5.与广州、北京、天津等知名花卉市场相比,郑州成为我国“南花北调、东花西走”的大型花卉集散地的独特优势是( )
A.技术
B.信息通达
C.位置
D.交通
【解析】3选D,4选B,5选C。
第3题,由题干“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可知,如果延长光照时间,菊花的花期就会延
迟,夜间灯照菊的作用就是延长光照时间,从而延迟菊花的开花时间。
第4题,因菊花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时才能开花。
秋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南,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我国纬度越高的城市,菊花开花越早。
第5题,郑州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其联系我国南与北、东与西的节点,所以郑州成为我国“南花北调、东花西走”的大型花卉集散地的独特优势是位置优势。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6~8题。
6.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7.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8.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解析】6选C,7选A,8选B。
第6题,读图2可知,Ⅲ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性最松软。
第7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
第8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9~11题。
9.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减轻水土流失
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
④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选C,10选B,11选B。
第9题,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小以及降水量的多少。
甲地位于西高止山山区,地势起伏大,且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土壤侵蚀强度大,而丁地位于德干高原,地形相对平坦,降水量相对较小,土壤侵蚀强度小。
第10题,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土壤侵蚀造成的危害最大。
第11题,减少土壤侵蚀的措施一是要减小坡度,二是要增加植被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