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金色花》赏析
“金色花”活泼的舞姿,袭人的芳香, 和调皮的投影,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活 动,把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天性表 现的活灵活现。从散发花香到为妈妈 遮阳保护眼睛,都体现了“我”调皮 却孝顺,懂事的一面。而妈妈在孩子 失而复得的时候说了句:“你到哪里 去了?你这坏孩子。”“坏”字虽是 贬义却是褒义。是妈妈充满爱意的嗔 怪。体现了慈祥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 孩子“失踪”了一天仍与妈妈在一起。 深藏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 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 属植物,开金色碎花.金色花 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 洁,美好的爱。把孩子想 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 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 无私的爱,以及对母亲的 感恩之情。
2018/9/5
诗人以“假如我变成 一朵金色花”开篇, 展开了奇特而巧妙的 幻想,诗的意境也由 此得到充分的展示。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沉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小组成员:温
映 林安格 廖梦珠 华秀 萍 张燕萍
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 (1861年—1941年),印 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 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 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 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 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 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 戈尔的代表作《吉檀迦利 》、《飞鸟集》、《眼中 沙》、《四个人》、《家 庭与世界》、《园丁集》、 《新月集》、《最后的诗 篇》、《戈拉》、《文明 的危机》等在印度享有史 诗的地位。
走进金色花的 世界
整首诗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 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一天三次与妈 妈嬉戏的画面。富有情趣意味。 人花合一,不但使孩子有一副稚 嫩、娇美花一般的美丽外表,而 且还有高尚圣洁天使般的心灵, 使孩子在诗中的形象得到升华。 展示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欢 乐的母子的真情画面,洋溢着真 善美。
201使,妈妈也是天使,他们 是爱的天使的化身。孩子与妈妈是 诗中的主体形象。一系列意象组合 和高度凝练的典型事例使得画面和 深邃意境得到完美合一。 文章篇幅虽小,但有完整的情节和 浓厚的情感。诗篇洋溢着真挚的母 爱与纯洁的童心,是美与爱的结晶。 感受到了温暖的母子之爱,是一个 让人憧憬与向往的境界!
可爱调皮的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一朵圣 树上的花,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 空中摇摆,暗暗地躲着,让妈妈寻找;她 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让 妈妈做祷告时,嗅到这花儿的香气,却不 知道这香气是从孩子身上飘来的;她还要 在妈妈读古诗的时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 读的地方,让妈妈猜猜这影子是不是她的 可爱的孩子……一天快要结束了,黄昏来 临了,众鸟也归巢了,妈妈拿了灯到牛棚 里去,孩子不再做捉迷藏的游戏了,她又 成了一个孩子来到妈妈跟前,缠着要妈妈 讲故事,妈妈则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你 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孩子顽皮地 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2018/9/5
爱的播撒者---母亲
另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妈妈虽然只是 在最后说了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 坏孩子?"这是一句充满爱昵的责怪 话。其实,妈妈从始至终都是在跟 孩子活动着的,只是没有明写而已。 妈妈的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 牛棚去、讲故事等,这些平凡、美 丽琐细的家务事以及对神的虔诚对 文化生活的执着,都是通过孩子的 口述表现出来的,这里不仅可以看 出母亲的慈祥可爱,而且也可以看 出他精神的丰满高大;同时,我们 还可以从孩子的一切娇姿看出这位 妈妈也是很美丽的。妈妈那沐浴与披肩 长发的线条,那祷告与读书的造型是 多么的美。
2018/9/5
金色花
原文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