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不合格品控制原则
⒈以《检验报告》通知各相关部门;
⒉一旦发现不合格品的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如:生产时间、地点、产品批次、设备、责任人等;
⒊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如:生产时间、地点、产品批次、设备、责任人等;
⒋由质检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以确定是否能让步接收或返工、报废或拒收;
⒌应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隔离存放,并贴好标识,防止在处理前被误用;
⒍根据处理意见,各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由质检员监督实施。
二、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
⒈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单后,要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放置,并做好标识;
⒉采购责任人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单后,负责通知供应商退换或索赔;
⒊化验室对不合格品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评审供应商依据之一;
⒋不合格品严禁进入生产。
三、不合格半成品的控制
⒈半成品仓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后,要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放置,并
做好标识;
⒉由质检部下达不合格品处理通知书,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⒊不合格品严禁进入下道生产工序;
⒋对于可能让步接收的,车间要按检验处理意见对半成品进行处理。
四、包装工序不合格品的控制
对于包装工序不合格品,生产操作工人要及时进行返工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五、成品不合格品的控制
⒈车间接到不合格品通知后,按处理意见对可以返工的进行处理,对不能返工的作报废处理,并要查找原因、责任人;
⒉返工后的成品必须重新检验;
⒊不合格品不准进入仓库,不准进厂。
六、其它不合格品控制
因设备或其它原因中断生产时,应严格检查该批产品。
如不符合标准,按不合格品处理(返工或报废等)。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产品召回,是指本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或者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并已经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危及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本单位及时将缺陷产品从流通、消费领域收回,予以改正或者销毁,并承担相关费用。
2.下列产品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召回:
(1)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产品;
(2)存在设计缺陷或制造缺陷,影响正常使用,危及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的产品;
(3)检验、检疫不合格的,或依法应当检验、检疫而未经检验、检疫的产品;
(4)超过安全使用期限或者保质日期的产品;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违法产品;
(6)与监督管理部门抽检核定质量不合格产品同批次的产品;
(7)被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召回、或本单位认为需要召回的产品。
(8)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应当召回的产品。
3、发现所销售的产品属本制度所列的不合格产品,或接到产品企业、供货商、下级销售商通知的,应立即启动不合格产品召回程序。
4、产品召回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1)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
(2)立即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下级销售商立即停止销售;
(3)立即通知消费者停止使用;
(4)立即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信息公布应能够覆盖销售范围;
(6)为消费者办理退货退款手续,召回不合格产品;
(7)召回的产品按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5、产品召回应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产品召回情况应及时、完整、真实地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监督管理部门。
不合格产品退货和召回的费用,按照《供货合同》的有关约定办理,或者由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商,原则上由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负责的单位承担。
6、实施召回的不合格产品应当定点存放,存放场所应当有明显标志,召回产品的批号和数量必须准确记录。
产品召回后,应当对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整改。
本单位的所有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的一律从严追究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