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十七中学教学设计
至2018 学年度第2019 学期九年级政治学科教学设计主备人同组人
课题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发展
本课题
课时数
1 总课时数16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本节预习检测1、用1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81--84页,完成学案。
(后附学案)
2、出示学案答案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一说本地区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
1.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3.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三、新课讲授
1、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民族大家庭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个民族。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过着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和的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载入了和法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
(4)加强和巩固,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 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存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本。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