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五讲第一节意大利的统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五讲第一节意大利的统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加富尔是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并 且是自由派领导人,支持“自上而下”的 统一方式,同时善于拉拢、利用民主派。
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个人关于意大利 统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意大利的统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加富尔统一意大利的思想 (1)利用民主派 (2)结盟政策 他所推崇的结盟政策包括两个含义: • 1)与意大利其他邦结盟; • 2)与大国(特别是法国)结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苏黎世和约》 时间:
1859年11月10日,法、撒、奥三国在瑞士苏黎世正式订立和 约,即《苏黎世和约》
内容
• 1、奥地利保有威尼斯,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将伦巴 底转交撒丁王国;
• 2、撒丁王国负担一部分伦巴底——威尼斯过去所欠的公债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四、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一)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背景 •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 •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 中意大利的实现 • • 1、撒丁王国结盟政策的调整 2、《都灵条约》的签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
2、经济状况
• 撒丁王国、伦巴底和托斯堪纳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
其余各邦——落后的农业国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注意就其统一方式进行比较)
2、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形成、调整与瓦解 3、探讨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第三节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一、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
二、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了伦巴底,奥军退守威尼斯。
(3) “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随着对奥战争的开始和胜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人民 革命运动也高涨起来,从4月到6月,托斯堪纳、帕尔马、莫 德纳等地先后爆发起义,起义推翻了当地政权,起义甚至波 及了教皇的领地罗曼纳。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3、战争的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努力 1、撒丁王国拉拢法国孤立奥地利的背景
时间:1858年 背景: •(1)极具扩张欲望的拿破仑三世为了侵入意大利,力图排挤 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
•(2)俄国记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忘恩负义;
•(3)普鲁士与奥地利为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关系紧张; •(4)英国在意大利问题上的态度趋于中立。
罗马问题——普法战争
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1866年10月 威尼斯及周边地区并入意大利王国 ——1870年10月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1871年7月, 意大利迁都至罗马,意大利的统一最终完成。
过 程 的 阶 段 性
三、对北意大利的统一
四、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五、对南意大利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六、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总体特点 1、统一之前分崩离析的状态:八邦分裂、三方外国势力 2、统一过程中的途径之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3、存在一个核心人物:加富尔
4、统一过程的阶段性:
北意大利→中意大利→南意大利→遗留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的背景 (一)统一之前意大利的状况 1、政治状况 2、经济状况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政治状况
解决的尝试:
(1)“自上而下”方式: • 威尼斯问题——孤立奥地利,等待时机收回威尼斯 • 罗马问题——试图鼓动教皇放弃世俗权利,并与法国协商,无果 (2)“自下而上”方式: • 1862年 加里波第——罗马 • 1865年 马志尼——威尼斯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威尼斯问题——普奥战争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
南部意大利的解放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实现的。同 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行动也得到了代表资产阶级自 由派的撒丁王国的暗中支持。 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 1860年4月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爆发起义,随后加里波 第带领其红衫军征讨两西西里王国,并于9月进入两西西 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城,解放了南部意大利
(二)《都灵条约》的签订与撒丁王国归并中意大利的实现 2、《都灵条约》的签订
《都灵条约》签订过程也就是撒丁王国努力实现中意大利归并的 过程,也就是法国对中意大利态度转变的过程: • 1)↓意大利中部的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这让法国看到了它复辟 中意大利各邦的目的难以达到,于是趋向于放弃原来强硬的态度,让 撒丁王国得到中意大利,而法国要求得到萨伏依和尼斯,以部分实现 其“天然疆界”的野心; • 2)↓1860年3月,中意大利四邦再次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并入撒丁 王国,撒丁王国表示接受; • 3)_面对中意大利四邦已经并入撒丁王国的事实,法国以战争相 威胁, 于3月24日迫使撒丁王国签订了割让萨伏依和尼斯给法国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战争爆发后奥地利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 1) 英国——由于传统的均势政策的考虑而保持中立态度
2)俄国——因为仇恨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背信弃义, 而幸灾乐祸
3)普鲁士——出于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统一领导权的考虑 而宣布不参与 →奥只能孤军奋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径) 法撒联军重创孤军奋战的奥军,6月法撒联军将奥军赶出
• 3)普隆比埃协定图谋以战争的手段修改自1815年维也纳会 议所划定的欧洲政治版图,这对业已动摇的维也纳体系无疑是 一次新的挑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普隆比埃协定订立之后,法国和撒丁王国便有意 寻找事端挑起与奥的战争
1、战争的过程
2、战争的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对奥战争 1、战争的过程 (1)战争爆发后奥地利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 (2) “自上而下”途径的王朝战争方面(主导途 径) (3) “自下而上” 途径的人民革命运动方面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六、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 这些问题的尝试 (二)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意大利统一的遗留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尝试
遗留问题: • 1、威尼斯问题——威尼斯尚在奥地利统治之下 • 2、罗马问题——罗马尚在教皇国统治之下,并且驻有法国的军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五讲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从维也纳体系到一战之间欧洲格局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 维也纳体系下的均势 ↓ 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 与 体系之外的分散状态 ↓ 两大阵营:德、奥、意 VS 法、俄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本讲主要内容 1、19世纪意大利、德意志两国的统一
(二)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1、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
归并南意大利的能够实现的原因:
•1)意大利统一是大势所趋,归并南意大利的到了两西西里王国人民的拥 护。
•2)撒丁王国的努力 •3)当地自由派的拥护以及加里波第的深明大义 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过程: •1)撒丁王国将军队开到那不勒斯,并联合当地的自由派提出将两西西里 王国的政权交由全民投票表决的建议;
(1)拿破仑三世背弃诺言,单独与奥地利媾和 (即《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
(2)法、撒、奥三国订立和约
(即《苏黎世和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法国愿意和奥地利单独媾和的考虑 a. 法国担心排挤出奥地利势力的意大利强大起来。 b. 法国对高涨的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的防范: • 一方面,是出于对人民革命运动的本能性的反感; • 另一方面,是担心意大利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会危及 法国在意大利的利益,尤其是危及它在罗马的利益。
分裂状况
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分裂为八个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小邦 (撒丁王国——君主立宪制;其余各邦——专制制度)
三方外国势力: • a、奥地利统治着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并且直接或间接的 控制着中部的托斯堪纳、莫德纳、帕尔马、卢加等公国,它甚至 在教皇国驻有军队。 • b、西班牙控制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 • c、罗马驻有法国的军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撒丁王国为兼并所做的努力 • (1)早在对奥战争初期,意大利各邦爆发革命时撒丁王国就派遣 一些特派员去控制局势,为日后的兼并做准备。 • (2)法奥签订《维拉法郎卡预备和约》单独媾和后,撒丁王国为 了避免冒犯法国,试图召唤特派员回国,但各特派员表示反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2、法国的压力与撒丁王国初次兼并的失败
1、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的原因 •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VS 意大利的分裂
• (2)人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和民族情绪加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2、意大利统一运动途径的争论 “自下而上”——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
“自上而下”——以撒丁王国为中坚力量的自由派(由大资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主导途径 为什么撒丁王国能成为自由派统一意大利的运动的中坚力量:
《都灵条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五、对南意大利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一)南部意大利的解放 •1、南部意大利解放的途径 •2、南部意大利解放的过程
(二)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和意大 利王国的建立 • • 1、撒丁王国归并南意大利的实现 2、意大利王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