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门头沟师范毕业的我,早就苛求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但二十多年来却不断没有
读成,直到我们新中的读书沙龙成立后,我的夙愿才美梦成真。
当我第一次翻开陈鼓应著的《老子注释及评介》这本书时,我被出版序中的一段话深
深地吸收了:“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怀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
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
他所希冀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与“道”的自然性;消弭战争的祸患;扬弃朴素的生活,引导人们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读完作者的这段话,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积极入世、关怀民众的老子呀,这哪里有消极出世影迹。
所以从那一天起,我爱上了老子的《道德经》,固然书中有许多难认的繁体字,固然今年工作与家庭的
担负很重,但我仍然对它爱不释手,不只读书沙龙的活动从未缺席,而且准备上好的笔记本,将每一章节誊写背诵; 以至在节假日,外出骑游时也随身背上它,在新建的观景台上,河南的云台山上,河北的梨花峰上,我都高声诵读过它。
屡次学习诵读后,我的出一个结论:《道德经》确是一部好书,仅仅半年的学习就给
了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大的影响。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
《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首先,它“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了我的教育教学观。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道之尊,得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但是不敢为。
”
上礼执者之君高税食于民,损民之不足。
民知其恶而畏其势,民畏势而贿,长此以往,天下人多用私权谋利贪腐(民多利器),而全民皆腐败。
故国君不可用私权使百姓畏(国之
利器不可示于人),鱼脱于渊则失水,君使民畏则失民。
大国不可恃强使小国畏,大国宜
为下。
桑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他们全家饿得前心贴后背。
但桑地亚哥毫
不灰心,在第八十五天时依旧出海捕鱼。
这次,他终于捕到了一条身长八十五尺,体重一
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桑地亚哥心中的欢喜无法用语言形容!他奋力与马林鱼搏斗……终于,他用了两天的时间杀死了马林鱼,把它挂在船头。
然而,有许多凶猛的鲨鱼来抢夺桑地亚
哥的战利品,桑地亚哥毫不惧怕,他英勇无畏接受了鲨鱼们的挑战。
但敌众我寡,桑地亚
哥拼尽全力也没能保住他费尽周折捕来的马林鱼,被鲨鱼啃成一条骨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几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自然”。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以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的情状去开展,不用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强力限制它。
由于事物自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在它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面前,我们人类是不能
够强作妄为的。
“自然”“无为”这一朴素的哲学观念提得多好呀,又是多么的顺应于我们的教育教
学工作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命体,有着本身的潜在性和可能性,我们做
教员的只能在别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巧妙地引领他,而不是强作妄为地压制他,驯化他,
将千百学生如机床普通消费成一模一样的机器零件。
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曾经将
它精简地提炼为4个字:“自然”“无为”,可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却经常在冗杂的教育教
学过程中将它迷失,做出种种不论童性,不顾个性,以至丧失理性的愚笨举措。
基于此,
在我被冗杂的工作搞得临事而迷时,在我被学生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时,我总不忘读一读、背一背《道德经》中那几句“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以此来警示本人“自然”“无为”才是正道,耐心妄为只会坏事。
其次,它“虚”“静”的观念也影响了我的生活。
“致虚极,守静笃”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堂吉诃德》读后感500字【二】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看完了《堂吉诃德》这本书。
它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共上下两卷。
小说写了一位年逾五
旬的乡下绅士堂吉诃德,因酷爱读骑士小说而陷入疯狂,走火入魔的故事。
作者笔下的堂
吉诃德骑士将骑士小说中的无稽内容与现实生活互相混交,因此从而产生一连串令人捧腹
大笑的荒唐行为。
他一下把风车当做巨人,与它大战,虽然在骑士生涯的途中,他被砍了
一只耳朵,打掉了许多牙齿,也被打断了几根肋骨,虽屡战屡败,却执迷不悟,不知悔改。
透过这种荒唐的行为,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望和高尚道德的赞美。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
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生活在战争纷乱的战国时期的老子,面对不时涌现的战争、亲离子失的社会场面,他
提出了“虚”“静”的观念,他以为万物的本源是“虚”“静”的状态,它不只主张为政
应求喧嚣,个人的生活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忙碌中能静下心来,在耐心中稳定本人。
最经典的是他第二次外出遇见大风车。
堂吉诃德看到田野里耸立着三四十架大风车,
他对侍从说:“我的朋友,前面冒出三十多个无法无天的巨人”。
他侠心大起,提起长矛,一蹬马鞍冲向前去,和风车大战起来。
最后被风车卷到空中狠狠摔下。
我们可怜的骑士真
勇敢呀!要是我早就嚎叫了。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
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
珠玑。
可谓旷世奇书。
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
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
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
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
所以才能长久。
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
自身。
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反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钱权”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独一的目的,大家每天都在围
着它们团团转,小孩子为了未来能挣到更多的钱权而苦读,成人们为了在人前夸耀本人具
有的钱权而苦营,老人们为了给儿孙和本人的养老留下更多的钱权而苦熬,好一派钱权为
磨盘,众人为了个人的钱权而不停地拉磨、扬尘的场景呀!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间,
我们真的应该“虚”一下,“静”一下了。
所以,在这个暑假里,我抛下了家务、学习和
工作,骑上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历时几十个小时,单独一个人骑行了两百公里。
当我一个
人在暑热未退的八月,骑行在109国道上,享用着那难得的孤寂中的喧嚣与虚致时,似乎
身心伸展到了无限的大,无限的轻松,也霎时明白了:多欲的世界里,我们更应求喧嚣。
“虚”“静”中才有自我的空间,随之“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就脱口
而出,语虽未惊扰路旁枝丫上的婉转啼鸣的小鸟,却聩动了我的心灵与灵魂。
真心感激新中的读书沙龙,是你让我有了这样一个静心读书的时机,亦真心感激两千
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是你让我以届不惑之年的女人真正不惑。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
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
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