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学专业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广播电视基本概念【圣才出品】

影视学专业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广播电视基本概念【圣才出品】

第6章广播电视基本概念
6.1 核心笔记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一)广播电视的定义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电子媒介。

广播电视是当今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中介物。

其最终产品是节目,主要包括新闻和文艺两大节目形态。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
1.优势
(1)时效性强;
(2)覆盖面广;
(3)对象宽泛;
(4)通俗易懂;
(5)生动形象。

2.劣势
(1)稍纵即逝;
(2)选择性差;
(3)不易保存。

(三)广播电视的作用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起到了沟通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服务
大众、提供娱乐等作用。

(四)广播电视的性质
1.作为传播媒介
广播电视作为传媒,表现出的节目被称做“广播电视文艺”。

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

(1)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①按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②按组合方式,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综合节目、专题节目;
③按播出方式,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直播节目、录播节目;
④按播出时间,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2)广播艺术社团的发展
①1953年,专门为中央三台创作、排练和录制广播电视节目,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和地方广播电视台服务的社团——中央广播文工团成立,并于1980年5月改称中国广播艺术团。

②改革开放后,以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社团陆续出现,如: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研究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家协会等。

(3)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
①相关的内容和形式以节目与栏目的方式定期定时播出;
②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节目制作方式;
③可以做到跨时空远距离传播,可以即时同步传播,传者与受众可以交互传播等。

2.作为艺术载体
(1)广播电视艺术形态的演进
①20世纪前半叶产生的广播电视,仍局限于被动的记录与传播,自我艺术特征并不十分明显。

②录播的采用增大了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空间,配合电子传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

20世纪以来,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引起了艺术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广播电视艺术。

而“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是广播电视语言、表现手段、艺术技巧的综合体现。

“广播电视艺术学”如今已经被列入艺术学学科范畴。

(2)作为艺术载体的特性
①广播承载声音(包括有声语言);
②电视承载声音和图像(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

(3)广播电视艺术创造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广播电视艺术创造有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两个侧面。

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既包括对现实的复制与模仿,又包括植根于理性意志的情感在内的人类感性情感。

前者是客观的再现,但具有个性特征的主观“表现”尤其体现艺术的特质。

照片、电影、电视一般是对现实事物的真实记录和复制。

但通过导演调度、摄影技巧和剪辑技巧,可以创造出带有主观意志和情感、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影像,这种视觉体验被西方美学界称之为感性的体验。

综上所述,尽管电影电视载体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综合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段,同时具有自已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具备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两方面的艺术特性。

广播有声无影,但同样是具备综合性的声音艺术,或是时间艺术。

二、基本概念的理解
(一)广播电视文艺与广播电视艺术辨析
广播电视具有“传播媒介”和“艺术载体”双重特性。

广播电视文艺即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呈现的文艺形态。

广义上在广播电视上传播的一切文艺形态都属于广播电视文艺;狭义上专指具有广播电视艺术特征的,或经过广播化、电视化处理加工的文艺节目。

“广播电视艺术”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艺术个性。

而“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是广播电视语言、表现手段、艺术技巧的综合体现。

“广播电视艺术学”如今已经被列入艺术学学科范畴。

在具体的节目中,“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电视艺术”两个概念往往交融混合。

而“广播电视文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广播电视文艺”涵盖有狭义的以“广播电视艺术”手段制作的节目。

(二)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辨析
广播电视文艺又包括广播文艺与电视文艺两大范畴。

广播艺术是声音艺术、电声艺术、听觉艺术;电视艺术是音像艺术、屏幕艺术、视听艺术。

1.广播文艺
(1)定义
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

广义上广播中录音播出的一切文艺节目都属于广播文艺;狭义上专指具有广播艺术特征的文艺节目,或经过广播化处理的文艺节目,包括广播文学节目、广播音乐节目、广播戏曲节目、广播曲艺节目、广播综艺晚会及综艺节目、专题性文艺节目、广播剧、文艺录音剪辑等。

(2)广播中的文艺节目形式
①新闻时事;
②文艺类节目——戏曲、讲唱艺术(评弹、鼓书、苏滩、滑稽、四明文书、评话、宣卷、故事)、流行音乐、其他戏剧;
③各种讲座——科学常识、医药卫生、德育、英语、国文讲座;
④服务性节目——标准钟点报告、金价、外汇牌价、气象预报。

(3)广播文艺的美学特征
作为听觉艺术,广播文艺以声音(音乐、音响、有声语言)诉诸听觉,由此带来情感的愉悦,产生审美信息。

声音在美学上的个性特征表现为:
①它可以塑造声音形象;
②它可以涉入深度的想象;
③它可以营构联觉的通感。

但声音形象因人而异——尤其是音乐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和演绎性,审美效果往往与接收者的主观能动因素相关联。

2.电视文艺
(1)定义
电视文艺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媒介、诉诸视听的时空综合艺术。

电视文艺广义上指电视中播出的一切文艺节目都属于电视文艺;狭义上专指具有电视艺术特征并带有文艺性的节目,包括电视文学、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剧、电视小品、电视晚会、电视专题艺术片等。

(2)电视中的文艺节目形式
①现场直播
早期的电视节目是由广播加上一些视觉元素移植而来,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综艺、滑稽表演、猜谜游戏和观众参与的节目,其中文艺娱乐类的节目占半数以上。

②录像制作
录像制作包括从电视屏幕上拍摄的电视屏幕纪录片、电视新闻和纪录片等,其占电视节目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3)电视与电影视听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就视听艺术而言,电视与电影十分相近。

二者的不同处主要表现为:
①电影以胶片技术为载体,电视以电子技术为载体;
②电影通过售票在专门的电影院里集体观赏,有明显的商业文化色彩;电视面对公众传播,大多可以供家庭和个人免费收看。

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电视艺术的音像语言来自于电影艺术的音像语言;
②电视在题材内容上拓展了电影的领域;
③在技术和艺术上电视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技巧;
④在收看对象上电视拓展了电影的受众群;
⑤电视的一些长处也正在被电影所吸收,二者常常被人们合称为“影视艺术”。

3.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为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它包括以下方面:
(1)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

(2)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

(3)画外采访:记者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影像素材的采集。

在现阶段,电视采访技术手段包括如下方面:
(1)ENG的素材采集方式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译为“电子新闻采集”。

ENG设备为小型轻便、易于携带的摄录一体的摄像机,以纯电子的方式拍摄新闻。

①ENG的基本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