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月检表
最大幅度(m)
小车端部距缓冲装置距离(mm)
验收结论
参验人员
参验单位
使用单位章
监理单位章
产权单位章
验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年月日
塔机起重力矩限制器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塔机型号
出厂编号
备案编号
制造单位
试验砝码组成:
试验按定码变幅和定幅变码方式分别进行,各项重复三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
1、定码变幅试验:本机最大变辐速度()m/min。最大变辐速度超过40m/min应做强迫换速试验。
零部件及机构
卷筒上的钢丝绳放出最多长度后应至少保留3圈;设有卷筒保险。
滑轮无翼缘破损,设有防脱槽装置。
钢丝绳型号规格、长度符合说明书要求,编插或绳卡固定符合要求。
吊钩应设有防脱装置,钩身不得焊接钻孔。
各机构运转平稳,无异响,刹车制动有效。
顶升与附着
必须使用本厂生产的本机型号的标准节和附着装置。附着装置安装符合要求。并有相应验收资料
Q1=()t,R1=()m,0.8R1=()m,1.1R1=()m;Q2=()t,R2=()m,0.8R2=()m,1.1R2=()m
砝码t
Q1( )t
Q2()t
试验次数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强迫换速幅度m
停止并报警幅度m
2、定幅变码试验:(下表空白处填写塔机试验动作)
(1)、在起重量Q1对应的最大工作幅度R1处以正常工作速度起升Q1,力矩限制器不应动作,能够正常起升。载荷落地,加载至110﹪Q1后以最慢速度起升,力矩限制器应动作,载荷不能起升,并输出报警信号。
塔高(悬挂高)
偏差
垂直度
东西
南北
8、附着以后,最上一道附着以下垂直度≤2 ‰
最上一道附着以下塔身高
偏差
垂直度
东西
南北
验收结论
验收人员:
使用单位章
监理单位章
产权单位章
验收日期:年月日
注:正常使用情况下,垂直度应一个月测量一次。
制造单位
1、起重量限制器: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各项重复三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数据填入下表。
(1)、正常起升最大额定起重量Qm,起重量限制器应不动作,允许起升。载荷落地,加载至110﹪Qm后以最慢速度起升,起重量限制器应动作,切断所有档位起升回路电源,载荷不能起升并输出报警信号。
(2)、对于具有多档变速且各档起重量不一样的起升机构,应分别对各档位进行试验,方法同(1)。试验载荷按各档位允许的最大起重量计算。
塔机安装工作空间限制器应可靠、有效。
塔机安装防碰撞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有效。
绝缘与
接地
在主电路、控制电路中,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起重机主题结构、电动机底座和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导线的金属护管,都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塔机司机
和信号工
应持证上岗。
姓名:
(2)、取起重量Q2,在相应允许最大工作幅度R2处,重复(1)项试验。
试验次数
一
二
三
R1()m
Q1()t
110﹪Q1()t
R2()m
Q2()t
110﹪Q2()t
验收结论
参验人员
参验单位
使用单位章
监理单位章
产权单位章
验收日期:年月日
塔机附着锚固装置及垂直度验收表
工程名称
塔机型号
出厂编号
备案编号
制造单位
(1)、空载测定对应起重量Q1的最大工作幅度R1、0.8R1及1.1R1值,并在地面标记。
(2)、在小幅度处起升起重量Q1离地1m左右,以正常速度向外变辐,在达到0.8R1时应能自动转为低速往外变辐,在达到R1~1.1R1间时,力矩限制器应动作,切断外变辐和起升回路电源,并输出报警信号。
(3)、空载测定对应起重量Q2的工作幅度R2、0.8R2及1.1R2值,并在地面标记,重复⑵项试验。
附着点距地高度
自由端高度
附着道数
与建筑物水平距离
检验项目与要求
验收结果
1、应使用原厂生产的附着装置
2、框架、附着杆安装正确,无开焊、变形、裂纹
3、塔身与框架固定牢靠无下滑
4、框架、附着杆、墙板各处螺体、销轴齐全
5、自由端高度符合说明书要求(数值)
6、顶升完毕应重新调整高度限位器
7、无附着塔机或附着后悬臂端垂直度≤4‰
产权单位月检表(塔机)
产权单位名称(章)
在用工程名称
规格型号
制造厂家
备案编号
安装日期
检查时附着道数
检查时高度
检查项目及要求
检查结果
基础
无不均匀沉降,周边无开挖,无积水杂物。
金属结构
主要受力构件无裂纹、变形、无明显锈蚀。
各部焊缝无裂纹、明显缺陷。
高强度螺栓安装正确无松动,销轴无缺失,开口销不得以小代大。
垂直度
固定式要求两个方向最多偏差不超过4%
附着以后,最上一道附着一下不得超过2%,悬臂端不得超过4‰。
安全保
护装置
力矩限制器应灵敏有效。(载荷试验)
重量限制器应灵敏有效。(载荷试验)
幅度限位器应灵敏有效。
起升高度限位器应灵敏有效。
回转限位器应灵敏有效。
小车防坠落及防断绳保护装置正常有效。
作业
环境
塔机臂架覆盖范围内的各种防护应齐全、可靠。
试验次数
一
二
三
最大起重量Qm()t
110﹪Qm( )t
高速档最大起重量Qd()t
110﹪Qd( )t
2、起升高度限制器: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重复三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数据填入下表。
空载,吊钩慢慢上升,碰限位装置,应能立即停止起升运动,但应有下降运动。吊钩装置顶部至小车架下端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800mm。
试验次数
一
二
三
吊钩装置顶部至小车架下端的最小距离(mm)
3、幅度限位器:试验按以下程序进行,重复三次。要求每次均能满足要求。数据填入下表。
小车运行至轨道端部,碰幅度限位,应停止向运动方向的运行,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小车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装置最小距离不小于200mm。
试验次数
一
二
三
最小幅度(m)
小车端部距缓冲装置距离(mm)
证件编号:
检查结论
参检人员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
注:①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产权单位自存,一份设备使用单位留档。
②载荷试验应试验应使用砝码、试验数据应填入相应表格副本表后,其他有数据要求的项目应测量后填写数据
塔机安全保护装置试验记录
(起重量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
工程名称
塔机型号
出厂编号
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