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一、本章结构分析:1、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分为三节。
掌握文字处理技术,可以从两个需求角度来看。
第一,我们用文字处理软件来编辑文字,目的是为了通过计算机更方便、更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最基本的编排技术,主要包括输入、删除、检查、修订等。
第二,我们要把文章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给别人阅读,就要让文章更美观、更规范,这属于文章的修饰技术,主要包括文字与段落的格式、文章的版式设计等。
本章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提高文字编辑的效率,以及如何提高文章内容与样式质量。
本章参考课时为3课时。
2、学情分析:本章的学情分析可以从两个因素来考虑。
一是,学生如果对汉字输入、键盘编辑键不熟练,可以结合补缺内容和学案进行相应训练,但是文字的输入速度并不作过高要求;二是,要结合学生需要的一些任务,比如“作文修改”、“个人简历”等实用型案例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适当选取“半成品加工”案例,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二、本章学习重点和难点:1、本章重点是文章内容的查找替换、修订、格式的修饰和版式的美化。
2、本章难点是文章内容修改与版式修改不同的技术及其作用。
三、本章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章排版技术来规范表达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做到既善于表达思想,也善于交流成果。
第1节文档的建立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文档的建立》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练习与评价手册第一册(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Word软件来编辑文章,初一年级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Word,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学好Word软件,对学生今后学习其他软件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Word,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
部分能够使用Word编辑文本,能够使用Word编辑文本;小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Word,没有使用Word软件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窗口的方法以及工具按钮的使用方法。
◇掌握文档建立、打开、保存和另存为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软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档建立、打开、保存和另存为等基本操作。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难点◇保存和另存为的区别操作。
(五)教学策略首先根据教材设计目标,将目标设计在多个小任务,引导学生各个“击破”,在完成任务时,各小组积极主动地通过互帮、互学、互评,完成教学目标。
(六)教学准备Word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软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多数同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安排小组成员互帮互助,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设计更多的自主探究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助力和加油:“自主探究”这一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如果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任务。
第2节编辑文章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编辑文章》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下)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对查找替换功能有一个较好的认识,通过审阅功能中的“修订”技术体验修改文章过程的痕迹记录,通过文字校对与字数统计等体验相应的辅助功能。
总之,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文字编辑技术,进一步提高文章编辑的效率与质量。
(二)学情分析: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先补习用户界面内容中的键盘编辑操作,即鼠标、键盘编辑键和汉字输入等技术应用。
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应避免单纯的操作学习,一定要与实践应用(比如作文修改)相结合来领悟各项技术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够在文章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并替换文字,提高编辑效率。
◇尝试修订与批注文章,理顺写作思路,纠正写作错误。
◇体验用校对功能检查文章中的错字、别字,提高内容质量。
过程与方法本节从技术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角度,采取与作文课整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围绕写作需求,对基本的编辑、修饰和版式设计技术加以认识;从文化角度认识到不同的字体、版式的特点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文字的编辑技术来提高思想表达的效率与质量。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书写工具发展的历史来增强有关文字工具及书写历史方面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对文章内容的查找替换文字、修订和批注。
2、教学难点◇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用校对功能检查文章,提高内容质量。
(五)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基本编辑技术(删除、插入、改写等)与自动化编辑技术(查找、替换)的区别,让学生做到在对比操作中体验,在效果体验中思考。
(六)教学准备一段文章(用于文字查找替换、修订和批注)、Word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二、教学反思1、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讨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本节课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安排与文档编辑有关的内容,提醒学生编辑也可能给你的书写能力(比如书法的退步等)造成负面影响。
2、由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应该重视分类指导和异步教学,最大程度的高效率的利用课堂45分钟。
三、教学助力和加油:电子化文档固然有其一定的优点,但也可能造成学生书法欣赏能力的退步,要避免这个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提高手写水平。
另外,文本的校对功能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多浏览和探索使用更完善的文本校对功能软件。
第3节修饰文章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修饰文章》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下)第一章第二节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文字格式设置技术,掌握段落格式设置技术以及格式刷的使用等。
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修饰文章,提高文章编辑的效率与质量。
(二)学情分析: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先补习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各图形符号所表示的功能。
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应避免单纯的操作性学习,一定要与实践应用(比如作文修改)相结合来体验文本编辑所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文字格式设置技术,包括字体、字号等字符格式化操作。
◇掌握段落格式设置技术,包括段落缩进、前后间距、对齐方式和行距等。
◇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对文章进行修饰,从增强文章可读性的角度体验字体、字号、缩进、行距等技术在格式修饰上的作用。
可以采取自主学习,针对信息需求来总结相应的修饰方式,以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修饰方式,对文章进行修饰。
◇引导学生避免任意修饰、求多求繁的认识和操作误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对文章进行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的修饰操作。
2、教学难点◇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字体、段落等格式意义的认知。
(五)教学策略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字符格式化与段落格式化在不同的对话框中操作特点,还应注意格式刷单击和双击的使用效果有何不同。
(六)教学准备一段文章(用于修饰)、Word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二、教学反思1、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讨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本节课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如,生活中的标语牌、宣传牌以及政府部门的文件等,无一不是应用了文章修饰的功能。
2、由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推荐使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即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待修饰文章中已经具备,不要求他们进行二次复习操作,这样就能保证他们跟上大部分具有相同的学习进度,有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助力和加油:在对文章进行文本格式化时,要注重字体、字号的规范化并且要与纸张的大小相协调。
另外,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要增加学习文章修饰相关的知识,去探索新的更多更好的样式来编辑文章。
第4节版式美化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版式美化》是义务教育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下)第一章第三节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能调整页边距和插入适当形式的页号,设计美观的页眉和页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修饰文章,提高文章编辑的质量。
(二)学情分析: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先补习文件、编辑、格式等菜单和工具栏的使用。
在新课的学习中,应避免单纯的操作性学习,一定要与实践应用(比如作文修改)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对文章版面美化所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并能调整页边距。
◇插入适当形式的页号。
◇设计美观的页眉和页脚。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把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予以打印,由此讨论如何提高输出质量,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纸质类型,设置相应的页号、页脚以便装订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美化版式的价值意义。
◇培养学生对文字作品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设置纸型、页边距和页眉页脚。
2、教学难点◇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页眉页脚的概念和作用。
(五)教学策略利用打印机打印出不同纸型的文档,有页号和没页号的,边距不同的等等让学生对比发现其中的优缺点。
也可以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置一张名片,从中选中设置简约、美观的作品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准备不同版面设计的文档、名片、Word软件、广播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二、教学反思1、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研究和总结。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本课以《名片设计》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主题,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知识学有所用,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我想,长此以往,必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