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第9章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9.2.6 调整报表
• 分析者应该根据所能获得的信息和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分析,重新核算和 调整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尽可能消除会计失真。
案例:如何调整报表
思考题
• 1.什么是企业会计政策? • 2.企业主要的会计政策有哪些? • 3.会计政策选择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 4.如何评价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 5.如何根据会计政策分析对报表进行调整?
资产瑕疵考察——知识产权
• 无形资产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轻资产型的高科技企业。 • 知识产权瑕疵,主要是未受到有效保护,如已经过了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可
能被竞争对手合法使用;或者取得、登记及使用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存 在侵权行为等。
有家拟上市公司目前所有产品均使用被终止的4项外观设计专利,50%产品 使用被终止的1项实用新型。该企业最终被取消上市资格。
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无形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 产。
➢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 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对于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 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于发生 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无形资产资本化的条件后
• 由于收入的产生是不确定的,并且管理层最了解收入确认的不确定性——产品 或服务是否已经提供给客户、收回现金是否有合理的可能性等,因此收入成为 管理层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案例:微软公司的高额递延收入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
•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 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
取控制私利,因此在分析公司的关联方和关联方交易时,需要特别关注关联方交易的合 理性。 案例:五粮液的关联交易
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而会计估计 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 在分析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时需要考虑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变更的合理性以及经济影响。
民生控股一季度业绩大增445%
• 民生控股公告称,201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6万元,同 比下滑94.20%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3万元,同比 增长445.88% 。
• 民生控股解释称,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94.20%,主 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一家子公司。 业绩暴增445.88% ,基本每股收益比上 年同 期增 加447.69%,稀 释每股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447.69%,则。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母公司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增加。
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计算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
法或者个别计价法,不同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政策会对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 响。 ➢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 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9.1.1 企业合并的会计政策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 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购买方为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 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 净资产于购买日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如为正数则确认为商誉,如为负数则计 入当期损益。
• 不能因为是被投资单位第一大股东或是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高级 管理人员由投资方公司指派及判断存在控制。
实务要点:合并财务报表与“控制”认定
• 第一层次:企业的治理结构,考虑主要因素:经营计划、 投资方案、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 内部机构设置、聘任公司经理等;
• 第二层次:股东层面,相关法规、公司章程、投资协议 等;
• 第三层次:其他因素,潜在表决权、股东怠于行使控制 权等。
实务要点:合并财务报表与“控制”认定
• 控制权认定的四个主要特征判断: • 1、拥有控制权的主体,是唯一而非两方或多方; • 2、性质上,是一种权利,尽管不一定实际行使了权利; • 3、控制的内容,是被控制方的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
营政策; • 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 (1)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重提高; • (2)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年限增加; • (3)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下降; • (4)资产减值准备占资产净值的比重上升。
9.1.1 企业合并的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 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 值计量。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 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 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 入当期损益。
➢ 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计提折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 固定资产的折旧或摊销的会计政策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9.1.2 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存货确认的会计政策
➢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 存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使存货达到
第9章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主要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选择分析的步骤
学习目标
• 1.了解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 • 2.掌握会计政策对财务结果的影响。 • 3.掌握会计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9.1 主要的会计政策
• 企业合并的会计政策 • 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 •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 • 关联方与关联方交易的会计政策 • 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
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长期资产发生减值时需要对其进行减值确认。 • 与流动资产不一样,长期资产的二手市场缺乏流动性,其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此,管理层可能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权,推迟长期资产的减值,并避免在利润表中反映为 损失费用;相反,通过高估长期资产减值,可以减少当期收益并提高企业未来收益。 • 关注资产密集型企业、频繁进行并购的企业 案例:中国冶金科工与中国远洋控股的资产减值比较
关联方与关联方交易的会计政策
•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 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及关联方之间的资源流动,具有控制力的关联方会利用其控制权谋
9.2 会计政策选择分析的步骤
一般而言,会计政策选择分析包括六个步骤: • 明确关键的会计政策。 • 评价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灵活性。 • 会计政策评估。 • 评价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 辨别潜在风险信号。 • 调整报表,消除信息失真。
9.2.1 明确关键的会计政策
• 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分析者应首先能够识别和评价企业用于衡量关键成功因素和风 险的会计政策。
9.1.2 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固定资产确认的会计政策
➢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 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
➢ 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成本包括价款、相关税费、使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 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 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 在个人计算机和手机领域,决定企业成功的因素有创新和产品质量;在银行业,决定银 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在零售业,库存管理非常重要;而在租赁行 业,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功因素就是对租赁期结束时租赁设备残值进行准确的估计。
•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分析者都必须明确被分析企业所采取的能反映其经营战略的会 计政策以及这些会计政策所必须包含的重要财务预测。
9.2.4 评价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 企业是否披露了足够的用以衡量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业绩的信息 • 附注信息是否充分解释了主要的会计政策 • 企业是否对当期的业绩及其变化进行了充分说明 • 多元化企业的分部信息披露质量 • 管理层如何披露坏消息
9.2.5 辨别潜在风险信号
会计信息质量的潜在风险信号主要是企业出现的异常财务状况,常见的潜在风险信号包 括: • 企业业绩较差时采用未加解释的会计变更 • 未加解释的提高利润的交易 • 与销售增长有关的应收账款异常增长 • 企业报告的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 第四季度数据的大幅调整 • 非标准审计意见或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更换审计师 • 大量的关联交易
具有灵活性的会计政策。 • 典型的如折旧政策的选择(直线法还是加速折旧法)和存货计价政策(先进先出法还是加
权平均法)。
9.2.3 会计政策评估
• 企业的会计政策是否与行业标准一致 • 企业管理层是否有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 • 企业是否变更了任何一项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 • 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过去是否符合实际 • 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会计目标,企业是否对重要的业务交易进行了调整
练习题
1.企业一般在发货时确认收入,有些企业为了增加账面收入,会选择在季度末发货。假设有两家公 司,一家在该季度中以均匀的速度发货,另一家则把发货的时间全部安排在该季度的最后两个星 期。这两家公司的客户都在收到货物后的三十天内付款。如果你是分析者,请问你将通过哪些 会计指标来区分这两家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