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和海绵城市建设(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和海绵城市建设(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一、选择题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方面问题,某城市某小区采用了雨水开发应用模式。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减少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减少答案 B解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城市水域及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城市实际蒸发量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A、C两项错误;在雨季时,城市地表硬化使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B项正确,D项错误。

2.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优势是(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的危害,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③④正确。

3.此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 )A.海口B.乌鲁木齐C.天津D.拉萨答案 C解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所以此模式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4~5题。

4.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减少( )A.地表径流B.蒸发C.地下径流D.下渗答案 A解析海绵城市通过增加雨水的下渗而减少了地表径流,A项正确,D项错误;增加了地下径流,C项错误;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地表蒸发关系不大,B项错误。

5.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 )A.防治水污染B.补充地下水C.缩短径流汇集时间D.解决城市内涝答案 B解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缓解城市内涝,故B项正确。

城市防洪和内涝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下图示意某城市主要内涝风险点的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与城市主要内涝风险点的确定直接相关的是( )A.降水量和排水量B.地势和排水强度C.降水量和海拔D.降水强度和海拔答案 B解析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差别不大。

从图中看内涝风险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湖泊附近,说明与城市主要内涝风险点的确定直接相关的是地势和排水强度,B项正确。

7.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建设地下管网,提升排水能力②低海拔区域,人为垫高③城市地面硬化区域大范围变为绿地④适当加大城区湖泊深度,扩大面积⑤采取人工措施,减少降水量A.②③B.①⑤C.②⑤D.①④答案 D解析建设地下管网,提升排水能力和适当加大城区湖泊深度,扩大面积可缓解城市内涝,D项正确;低海拔区域人为垫高和城市地面硬化区域大范围变为绿地不现实;目前还没有人工减少降水量的措施。

8.城市内涝对该城市交通布局的影响是( )A.加大城市路网密度B.充分利用居民区的内部道路C.建设高架快速道路D.大力建设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路答案 C解析城市低洼地易出现内涝,建设高架快速道路可减少城市内涝对交通布局的影响,C项正确。

(2019·吉林市调研)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

下图是“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9~11题。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直接作用最显著的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答案 C解析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10.白城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答案 A解析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多雨年水体下渗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D项;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山脉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A项正确。

11.白城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白城受洪涝灾害影响大,海绵城市建设可减轻洪涝灾害,①正确;海绵城市建设可增大蒸发量,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②正确;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正确;该地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情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可减轻风沙灾害,④正确;海绵城市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但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⑤错误。

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

城市人口密集,在60 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

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读图,完成12~14题。

12.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答案 B解析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是利用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

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生态净化系统的一部分,可调蓄径流,使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B项正确。

不影响水汽输送速度,A项错误;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C项错误;水循环的周期可能变长,但不会逐渐延长,D 项错误。

13.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答案 A解析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频率显著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A项正确。

14.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B.阶梯状分布的湿地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D.多样性的生物群落答案 D解析在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中,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要素主要是多样性的生物群落,水体中的污染物经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D项正确;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阶梯状分布的湿地、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对污染物没有吸收、降解功能,A、B、C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5.下图为某近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主要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划在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图例⊗处),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E两个组团均为新区,若在其中规划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请任选一个区域对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4)水厂2和3(图中水2、水3处)、污水处理厂2(图中污2处)均为新规划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各组团之间安排农田和绿地,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

第(2)题,此处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且在郊区,土地价格低。

第(3)题,从交通、环境及空间利用上分析。

第(4)题,水厂应布局在水质较好的河流上游,结合图例可知,水厂3不合理。

答案:(1)分割各组团,避免过度集中造成空气污染(2)邻近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便利;分布在郊区,有宽阔的空间可利用(3)C区:有利——交通便利;处于当地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污染少。

不利——相对E区空间较小。

E区:有利——空间相对C区较大,处远郊,环境污染少。

不利——交通(干道少)不够便利。

(4)水厂3不合理其上游有工业区分布,会造成水源污染(污水处理厂2不合理其分布在流经工业区的河流的上游,污水收集量小)16.经济适用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是一类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下图为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些经济适用房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新建居住区房屋建筑面积虽较小,但设备齐全,环境条件优越,这些居住区的建设主要考虑的社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这些居住区配套建设的还有________区的布局与建设。

(4)E、J两处经济适用房价格比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2)、(3)题,读图可知北京市的经济适用房多分布于城市外围、地价相对低廉且靠近交通线的地方,其建筑面积小但设备齐全说明其修建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居住区内应有商业网点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

第(4)题,E、J两处虽地处郊区,但由于E处环境优美,同时交通较为便利,故房价较高。

答案:(1)多分布于城市外围,且靠近交通线地价较低,交通较为便利(2)满足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3)商业(4)E 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