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0+100+60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交底
60+100+60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交底
2、⑴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
纵向预应力波纹管预埋时应定位准确,每隔50cm以φ10定位钢筋焊于梁体钢筋骨架上,如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相碰时,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仅将钢筋稍加移动,定位筋基本间距不得大于0.5m,并保证管道位置正确。接头处套管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并以防水胶带缠绕严密。纵向预应力顶板束管道在0#块纵向中间最高点处设置透气管。纵向波纹管应穿出端模板不少于15cm,以便于下一节段连接。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3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管道设三通管,中跨合龙段底板束在距合龙段横隔板附近管道设三通管,钢束长度超过60m的按相距20m左右增设一个三通管,以利于排气,保证压浆质量。
张拉结束之后,在锚具附近钢绞线上环周作出明显标记,12小时后复查,确认没有断丝和滑丝。经复查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后,用机械切割多余钢绞线头,切断处距锚具外端不宜小于30mm,然后用水泥浆封堵夹片与锚具之间缝隙,以准备压浆。
张拉操作工艺:
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带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2σk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8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纵向预应力张拉采用两端两边同步对称张拉,终补拉时以油表读数控制,但必须按实记录伸长量。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顺序,不得私自改变,张拉分两步加载到位,0→0.2σcon(伸长量记录L1)→1.0σcon(持续5min作伸长量记录L2),回油之后再作一次伸长量记录(在张拉之前和张拉之后要分别测量夹片外露的长度,以确定钢绞线回缩长度L3)。伸长量:L=(L2-L1)/0.8-L3。
⑵竖向预应力安装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2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竖向管道、精扎螺纹钢筋、螺母整体安装就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拧紧锚具螺母使管道与锚具垫板凹槽贴紧,作好管道上下两端密封工作以防漏浆,同时预留竖向管道压浆管至箱梁内腔,中间穿φ8钢筋以防在混凝土浇注、振捣过程中使透气管脱落而堵塞透气孔;竖向管道张拉端螺母及垫板之间加垫海绵,并用胶带严密缠绕外露精轧螺纹钢筋和螺母。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 1 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ZWZQ-02标双洎河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设计图纸按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纵向预应力管道摩阻按圆形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计算,设计图纸给出管道摩擦系数参考值为0.26,管道偏差系数参考值为0.003; 松弛损失、收缩徐变及其它各项损失均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锚口及喇叭口损失、管道摩阻系数、管道偏差系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若与设计值偏差较大(偏差超过±5%时),应重新进行检算、调整。
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张拉前应把管道周围清扫干净然后才能撕去胶带,及时张拉、压浆,以防桥面上的杂物顺水流入管道而堵塞透气孔。
⑶预应力透气管和压浆管以及内衬管的设置
纵向和竖向预应力管道透气管选用具有一定韧性的硬质PVC塑料管,防止在混凝土浇注时,变形过大,从而堵塞管道。
对腹板束、顶板束在墩顶梁段管道中部设三通管,边跨底板束在距支座约10m附近
技术交底内容:
偏差系数取0.003。松弛损失、收缩徐变及其它各项损失均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在进行第一孔梁,参考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口摩阻损失进行测量,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并用钢绞线的伸长量复核。
⑷ 张拉施工
同一节段预应力筋张拉按纵-竖的顺序进行,预施应力采用双控措施,终张拉时以油表读数控制,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实测伸长量与理论值之差不得大于±6%。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梁腹板上部及顶板预应力筋张拉时,千斤顶利用挂篮杆件吊装固定,内顶板齿板张拉千斤顶安装可在浇筑混凝土前预留吊装孔。
对连续梁孔道和锚垫板喇叭口进行清理,清除里面的积水、砂浆以及其它污物,将下好料的钢绞线一端套上塑料导头采用人工逐根穿束,穿束时保证箱梁两端露出长度基本相等,在穿束全部结束后,开始上锚具和夹片,上张拉千斤顶(在准备张拉之前,应确保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均已校正,其误差符合验标要求,并且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如有更换则必须重新校验)检查油泵、压力表、千斤顶油管路及其阀门接头,这些构件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以上工作全部准备就绪,张拉须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梁体混凝土龄期大于5天。在整束张拉前,先使用30t穿心千斤顶,对单束钢绞线进行初拉,使整束钢绞线中每束初始值达到一致。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并左右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按先腹板束,后顶板、底板束,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
⑵ 张拉和压浆机械的选定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4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60+100+60)m连续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2017年04月02日
技术交底内容:
纵向预应力采用400t张拉油顶,张拉过程中做到两端左右侧对称张拉;竖向预应力锚固端在施工前先将螺母及垫板用环氧树脂将螺母下端与钢筋固定,采用60t千斤顶由墩顶向两边与桥轴线对称单向张拉。
⑴ 张拉和压浆原材料的选定以及检验
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Φ15.2mm(7φ5)的低松驰高强度钢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进场的每批次钢绞线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同时试验室取样试验看其技术标准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砼用钢绞线》的规定。钢绞线的外观质量由施工班组作逐盘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缝、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油迹等缺陷。锚具、夹片进场后仔细检查锚具的硬度和圆锥度以及夹片有无裂纹、锈蚀等现象,并需配备同批次的出厂合格证,进场时所有专业厂家生产的锚具均应按批抽取1%(且不少于3件)进行破损压力检验,合格方能使用。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Φ25精扎螺纹钢筋,其屈服强度为830Mpa,锚下控制应力为740Mpa,伸长量按0.0037Lmm计算。梁体孔道用Φ40铁皮波纹管预留。其强度和实用性满足张拉施工要求。
开启阀门,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值的大小以油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
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min,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保持5min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
钢铰线上桥可采用I25工字钢制作的提吊扁担梁(见下图示)进行,或采用U型卡具卡住钢铰线端部垂直提吊上桥。当采用提吊扁担时,扁担两端必须采用U型卡具卡住钢铰线。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7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竖向预应力的上下锚垫板上各焊接一根长12cm的普通φ45×3.5钢管,以便于与内径φ40的铁皮管连接。在下锚垫板钢管端部位置焊接一根细钢管,与压浆管连接,长度取为6cm,直径与压浆管内径相匹配。因钢管壁厚较薄,焊接时采取措施避免烧伤管壁。
竖向预应力锚固端加固时,锚垫板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螺母与锚垫板之间不得有空隙,在加固锚垫板后,在螺母下部用钢筋(或钢板)托起螺母,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竖向预应力张拉端加固时,锚垫板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严格控制锚垫板的高度、竖向预应力束的平面位置、垂直度。
钢铰线下料采用∠20×20×3钢角制的专用下料槽,下料槽长度根据使用的最长钢铰线长度而定。下料时,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双股下料槽或单股下料槽。钢铰线下料长度误差不得大于5mm。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1
项目名称
中铁四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
第6页
共11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