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瓯江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序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_________ 或___________(钢筋)。
2. 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分布。
3. 在进行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内力计算时,假定排架柱上端与屋架 ,下端在基础顶面处为 。
4. 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层柱线刚度乘以 ,相应传递系数为 。
5. 框架结构D 值法中柱的侧移刚度D= ,是考虑 而对柱侧移刚度的修正系数。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B.该跨及相邻跨;C.所有跨;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2.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A 板内不便配箍筋;B 板的宽度远大于高度;C 板一般承受均布荷载;D 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装 - ------------------------------- -------------订 -------- ------------------------ --------------线 ---------------------------------------------------------------------3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为了避免加载于主梁腹部的集中荷载将引起斜裂缝;应在主梁上设附( )。
A 鸭筋;B 箍筋或吊筋;C 纵筋;D 架立筋;4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A. b ξξ≤B.35.0≤ξC.b >ξξD. 35.0>ξ5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 )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 6单层工业厂房中,屋盖恒载的作用点位置为( )A 距离厂房纵向定位轴线内侧150mm ;B 距离厂房纵向定位轴线内侧750mm ;C 上柱轴线处;D 下柱轴线处;7为了设计上的便利,对于四边均有支承的板,当( )按单向板设计。
A.212≤l l B. 112≤l l C. 312≤l l D. 312≥l l8按D 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增加而减少; B.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增加而增加; C.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增加而增加; D.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9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变D.向上移动至23层高处 10在框架柱的配筋计算中,对现浇楼盖除底层外的其余各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取为( )A 、1.0HB 、1.25HC 、1.5HD 、2H 11在用分层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中间层某柱的柱端弯矩,( ) A.只与该柱所属的一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B.只与该柱所属的两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C.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 D.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无关12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应取()A.I=2I0 B. I=1.5IC. I=1.2ID. I=1.0I13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A.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B.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C.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D.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14单层厂房结构的基本承重体系是()A、纵横向排架B、纵向排架C、横向排架D、空间排架15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中,需进行弯矩调幅的荷载为()A 风荷载;B 竖向荷载;C 水平荷载;D 地震荷载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何谓弯矩调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中,为什么要对弯矩调整幅度加以控制?2.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3.排架内力分析时大致有几种荷载效应组合情况?4.框架结构在垂直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计算的基本假定是什么?5.确定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时作了哪些假定?四、 计算题(第1题16分,第2题14分,共30分)1. 如图所示的某一单跨等高排架,左柱A 与右柱B 是相同的,柱子高度为H=10m ,左柱A 全高H 有自左向右作用的均布水平风荷载q 1=1.5kN/m,右柱B 全高H 上有自左向右作用的均布水平风荷载q 2=0.94kN/m 。
已知当柱子下端是固定端,上端是水平不动铰支座时,在沿柱高H 的均布水平荷载q 的作用下,水平不动铰支座的水平反力R=C 11· q H,C 11=0.35。
请计算柱顶剪力;画出柱子A 和柱子B 的弯矩图(标明柱底截面的弯矩值)。
(16分)2. 解: R A = C 11· q 1h=0.35×1.5×10=5.25KN ,方向向左 (1分) R B = C 11· q 2h=0.35×0.94×10=3.29KN ,方向向左 (1分) R= R A + R B =8.54KN ,方向向左 (1分) 将R 反方向作用于排架柱顶,应用剪力分配法求得在R 作用下的柱顶剪力F A =F B =R/2=4.27KN ,方向向右 (3分) 在均布风荷载作用下的柱顶剪力(向右为正)V A = R A +F A =-5.25+4.27=-0.98KN (2分) V B = R B +F B =-3.29+4.27=+0.98KN (2分) 柱底弯矩:M A =1/2×1.5×102-0.98×10=65.2KN ·m (3分)M B =1/2×0.94×102+0.98×10=56.8KN ·m (3分)3. 某两跨三层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试用反弯点法....求该框架中梁A1B1的杆端弯矩。
(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该杆件的线刚度) (14分)4.5. 各层柱的线刚度和层高相同,故各层柱的抗侧刚度相同,所以6. ()KN V V V C B A 27.126.127.135.101111=++===(2分) 7. ()KN V V V B B A 07.87.135.101322=+===(2分)8. m KN M M B A ⋅=⨯⨯==63.198.43127.1211(3分)9. m KN M M B A ⋅=⨯⨯==16.185.42107.822(3分) 10. 故:m KN M Ab ⋅=+=79.3716.1863.19(2分) 11. ()m KN M Bb ⋅=++=5.2016.1863.1956.183.183.1(2分)V A2V A1V B2V C2V B1 V C1一、 填空(每个空格答对给1分,满分10分)1、附加箍筋 吊筋2、梯形 三角形3、铰接,固接4、0.9 1/35、231212hih EI c c αα或 梁柱线刚度比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A 2D 3 B 4B 5B 6A 7D 8C 9B 10B 11B 12A 13D 14C 15B 三、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6. 何谓弯矩调幅?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中,为什么要对弯矩调整幅度加以控制??答: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最大弯矩,然后按调整后的内力进行截面设计和构造配筋,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
(2分)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2分), 因为调整幅度过大,则塑性铰出现的比较早,塑性铰产生很大的转动,会使裂缝开展过宽,挠度过大而影响使用。
(2分)7. 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每小点各1分) 答:(1)选择结构布置方案;(2)确定板的计算类型(单向板还是双向板)并确定尺寸;(3)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4)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内力计算;(5)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截面配筋计算;(6)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
8. 排架内力分析时大致有几种荷载效应组合情况? 答:max M 及相应的N ,V (2分)max N 及相应的,max M ,V (2分)min N 及相应的,max M ,V 。
(2分)9. 框架结构在垂直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计算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答:(1)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的影响;(3分)(2)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内力产生影响,对其他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分) 10. 确定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时作了哪些假定?答:a 、柱下端与基础顶面为刚接,固定端位于基础顶面;(2分)b 、柱顶与排架横梁(屋架或屋面梁)为铰接,仅承受水平剪力和竖向轴力;(2分)c 、横梁(即屋架或屋面梁)为轴向刚度很大的刚性连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