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成长案例报告南昌创能心理教育专修学校朱文娟摘要:网络成瘾是怎样炼成的?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洞见一个本质非常好的孩子,因为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走向了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深渊。
通过本案例,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网络成瘾学员的培养工作,同时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提出更多的警醒。
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罗永年,男,1995年1月29日生,江西南昌人,独生子,初三;入校时间:2009年11月8日至2010年5月8日;兴趣爱好为踢球,打乒乓球。
2、家庭背景:①父亲,小学文化,做过很多工作,如开车、电工等,很会弄饭,现就职于中行江西省分行,当司机。
母亲,高中文化,做医药,买断,家庭居住地址:江大南路。
②外婆比较要强,性格开朗,经常出去跳舞,读过老年大学;伯父很有钱,在银行工作。
③结婚之前,母亲有一个恋爱对象,但遭外婆干涉,与父亲结婚。
父亲一没有文化,二没有钱,她是带着愤怒情绪嫁给他的。
④在家里所有事情由外婆担任,母亲就像个大小孩。
外婆就像这个小家庭的操控者,罗永年来学校所花的学费,也是外婆出的。
⑥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没有自己的房子,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爷爷奶奶非常爱罗永年,整个家族的气氛都非常好,互帮互助,相互关爱,一同游乐,相互提携。
整个家族都非常爱罗永年,以至于母亲认为孩子从小都被亲朋好友给宠坏了。
罗永年说,自己有个非常好的家族,却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⑦父母经常会吵架,家庭气氛非常沉闷,没有温暖,吵过后才会过得比以前感觉更好一些。
3、成长经历:①父亲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办法对小孩进行辅导;母亲则认为管理孩子是父亲的任务,所以对孩子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
②从三岁开始,父亲就开始罚跪,以打为主,孩子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爱和温暖。
③从学前班到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再到江西教育学院。
小学四年级以前,学习成绩都很好。
但不管是成绩好与不好,既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也不予以关注,完全处于放任态度。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玩双杆,胳膊被甩伤,休了三个月,玩了三个月的电脑,从此对电脑着了迷。
五六年级成绩开始下降,到初中成绩非常差。
倒数一二名。
⑤初中开始,沉迷网络,不上网就难受,厌学,逃课达50余节,布置的作业不做,个人卫生不太好。
上网不是查资料,而是打游戏,一天到晚玩,买装备,不能控制自己,精神非常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
⑥从小没有朋友,一直到初中才开始交朋友,不与父母沟通,不太讲话。
觉得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可有可无,觉得和母亲关系不稳定,一会儿近,一会儿远。
生活态度特别消极,觉得今后只要一台电脑就能够活下去了,不管是拉车也好,捡破烂也好。
4、主要问题描述:主要问题:网络成瘾,亲子沟通不良,自卑,生活态度消极,厌学,人际关系不良,敌对性强。
依据为:①网络成瘾:连续上网时间达到了成瘾标准,一上网就精神兴奋,不上网就会出现难受,心烦意乱等戒断症状,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影响其社会功能。
②亲子沟通不良:不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关系冷漠,敌意。
③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没用,说话声音特别小,没有底气。
④生活态度消极:对自己的未来不抱任何积极的想法和希望,只向往有电脑,有网络的日子,没有其他的追求和爱好。
⑤厌学:学习成绩差,不愿学习,经常逃课,多达五十余节。
⑥人际关系不良:从小没有朋友,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⑦敌对性强:对家庭,对父母充满了敌意和抵触情绪,从心理测量量表可以反映出。
5、咨询师印象:入校一周后,这个家庭来了很多人,父母、外婆、大伯、堂哥。
外婆一直在操持这件事情,很关心,也很有决心,所有的费用都是外婆出。
父亲很谦和,但很不确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母亲则像个局外人,对孩子的咨询,在学校的表现等各方面情况都不闻不问,在做决断的时候,也不提任何要求,给人感觉特别冷漠。
罗永年,一米七一的高个,脸很白净,没有血色,无精打采,显示出一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样子,冷淡,说话声音特别小,吐字很慢,很没有底气,对学校,对家人都内心含有抵触情绪,没有男子汉气概。
心智比较简单,说话比较单纯,比较直接。
6、2009年11月8日心理测量结果:SCL-90测量结果表明:躯体化:1.33 强迫:2.2 人际关系:1.67 抑郁:1.92 焦虑:1.3敌对性:2 恐怖:1.43 偏执:1.67 精神病性:1.5 其他:1.57结果解释:强迫、敌对性都高出常模,抑郁分值比较高,其他各方面都是在正常水平以内。
超出四分的内容:9、忘记性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46、难以做出决定16PF测试结果表明:乐群性A:3 聪慧性B:3 稳定性C:4 恃强性E:6 兴奋性F:3 有恒性G:4 敢为性H:5 敏感性I:5 怀疑性L:2 幻想性M:7 世故性N:7 忧虑性O:6 实验性Q1:4 独立性Q2:8 自律性Q3:8 紧张性Q4:7 适应与焦虑X1:5.4 内向与外向X2:3.4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X3:6.1 怯懦与果断X4:7.6 心理健康Y1:16(介于4-40之间,均值为22,低于12分者仅占10%,情绪不稳地程度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Y2:57(此项目总分可介于10-100之间,平均分55分,67分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创造力强者Y3:7(标准分在7分以上者,属于创造力强者范围,应有其成就。
)成长能力Y4:23(分数可介于4-40之间,均值为22分,不足17分者,不易适应新的环境,27分以上者,成功的希望很大。
)二、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无遗传病史,无治疗史,14岁,处于青春期。
2、心理原因:①由于母亲与父亲的结合是在非自愿的前提下,母亲带着愤怒情绪,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从他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产生了。
出生后,由于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发生争吵,影响家庭气氛与双方情绪的稳定等,母亲将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没能很好的与母亲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缺乏安全感、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到满足。
使孩子在家里有多余感。
②父母从小采用放任的教养模式,加之简单、粗暴的体罚、打骂教育,在罗永年学习成绩好的时候不予表扬与奖励,或者说是应有的关注,成绩不好的时候,就进行打骂等。
这样使孩子从小就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同时对学习的良好兴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③由于缺乏安全感,爱与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将自己包裹起来,变得特别内向,自卑。
同时,缺乏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④现实世界中,家人不认可自己,学校给自己贴上一个差生的标签,那就到网络世界中,去寻求自身的价值。
通过网络游戏,罗永年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强烈的满足。
3、社会原因:①家庭方面:家庭气氛压抑,亲情关系冷漠。
还好整个大家族的环境良好,才使得孩子的情况并不至于那么糟糕。
②学校方面: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成绩差的同学进行批评,贴上差生的标签。
致使原本学习兴趣不浓的罗永年更加不愿学习,对学习没有一丝兴趣。
③社会方面:目前社会普遍对青少年上网的认识不够,总认为孩子一上网就是成瘾,担心孩子会学坏,这种焦虑本身使得家长对于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力度不够,强化孩子网络成瘾的意识,反而使孩子更加迷恋网络。
同时,社会对青少年网络的规范力度需要加强。
三、在校培养:学校通过创造一个温暖、平等、开放、安全、快乐的校园环境,让罗永年能够比较开放的融入校园生活。
通过从家长那儿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摄入性的会谈,加之心理测量和平时对他的观察,我们给罗永年量身定做了一个适合于他个人成长的方案。
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亲情家庭教育、户外拓展、兴趣培养、体验式教学等多方位的培养与学习,罗永年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具体参见他毕业时的状态描述。
在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走了很多弯路。
罗永年入校一个月左右,成长非常慢,还对学校存有抵触心理,这让他的家庭教官洪涛非常焦虑。
周三下午的督导会上,心理咨询师朱文娟将他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一同探讨,喻小念博士对此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分析。
罗永年之所以对学校存有抵触情绪,是因为他把我们学校当成了他父母的帮凶,还不能接纳学校环境。
目前我们学校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快速适应学校环境。
同时,通过对他的家庭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抓住了问题的根源,以利于我们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通过调整对罗永年的培养方案,后阶段的成长变化非常大。
由于他才14岁,且在学校仅仅呆了三个月,我们很难想象他回到原来的环境之后,还能不能真正从那种恶劣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不断对他进行跟踪,并默默地祝福他,祝愿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下是对罗永年的培养情况介绍。
第一阶段:导入期。
(2009年11月8日至2009年11月14日,总时长:7天。
)入校后首先对其进行心理测量。
通过SCL-90心理测验,以确定其心理状态;通过16PH 人格测验,以确定其人格特点。
其次,通过向家人收集资料,观察,摄入性会谈,结合心理测量等,制定出适合于罗永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进行阶段性评估。
再次,让罗永年在一周的时间内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
学校通过给罗永年一个健康、平等、轻松、快乐、自信的环境,让其感受到安全与信任的同时,满足其爱与归属的需要。
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与人的互动,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罗永年要完成的任务。
1、熟悉学校的人员,包括领导、老师、教官、同学,能够与他们进行人际互动。
2、熟悉学校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活动内容。
3、逐渐融入到学校的活动中,接纳环境和学校安排的一切活动。
评估:这个阶段,罗永年基本能够在一周时间内熟悉学校的人员,熟悉学校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活动内容,能够逐渐融入到学校的活动中,部分接纳学校环境及安排的各项活动,能够与部分同学进行人际互动。
同时,也暴露出罗永年身上了很多问题。
首先,他能够和同学在私底下有说有笑,但是一看见教官,就不说话了,特别提防、排斥教官。
其次,他拒绝写日记,也不给家里人写信等。
再次,特别自卑,人际关系不稳定。
第二阶段:适应期。
(2009年11月15日至2009年12月24日,总时长:40天。
)主要进行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亲情家庭教育、户外拓展、兴趣培养,担任小值等,辅之以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军事训练方面:站军姿、正步、跑步、立定、齐步走、四面转法、跨立、蹲下与起立,坐下与起立。
体能训练方面:长跑、短跑、器械、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
生活自理方面:叠被子、洗衣服、洗碗筷、打扫卫生、劳动。
心理辅导方面: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
通过阳性强化法、认知调整等,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帮助罗永年快速适应校园环境,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调整其对于家庭的认知,正确对待网络,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加强对自我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