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项目课程设计说明书1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某综合办公楼(兼单身职工宿舍),位于某市雁塔路。
该建筑物为五层局部六层,最高处22.45m,平面为“L”型,附楼带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6121m2。
本工程基础部分(前楼±0.00以下,附楼地下-2.350以下)已完工。
要求于4月1日开工,10月30日竣工,项目总工期7个月。
1.2结构概况
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其余皆采用砖混结构,实体砖墙承重,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大梁及楼梯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为了满足抗震要求,每个楼层设置圈梁一道,在外墙内每隔十米左右设有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
1.3装修概况
室内地面均采用水磨石地面,室内抹灰为石灰砂浆打底,纸浆灰罩面并喷白。
室外装修均采用干粘石。
屋面采用炉渣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1.4 地质及环境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土壤为一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T/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6-7m,地表耕土层厚0.5m。
建筑场地南侧及北侧均有已建成建筑物,西侧为菜地,以砖墙为界,东侧为雁塔路,距道沿3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
人行道一侧上面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点发现通过(附总平面图)。
施工期间在夏、秋二季,施工期间不遇冬季,雨季为9、10两个月。
第二章项目施工部署
2.1施工安排的总则
1、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使本工程早日完工。
2、在工程全过程施工中,充分依靠和运用我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大型的、建设工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工程的施工中,编制最合理、优化且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
3、挑选与我公司长期合作,具有合格资质等级的劳务队伍参与本工程施工。
4、在施工管理中充分发挥广大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与积极性,以领先的技术为龙头,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与质量体系,齐心协力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5、在进行施工场地内临设、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规划、
大型施工机械的布置、施工部署、施工方法的确定时,将以提高施工进度、不与指定分包商发生任何冲突并且积极配合为原则,同时做到合理、经济、安全且利于文明施工管理,以此进行施工场地的总体合理规划。
6、对于进出施工现场的主要大门通道,采用浇捣20cm钢筋混凝土面层。
7、加强施工准备,如大型施工机械配备、场地规划、轴线复测,以使工程顺利开工。
第三章施工项目经理部及组织机构设置
3.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图
3.2主要人员简介及职责分工
1、本工程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项目管理部,根据本工程的情况选派人员,人员资历如下:
以上配置使项目部有足够的能力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
从而实现项目规划目标。
2、关键岗位设置与职责
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职责
(1)项目经理
本项目经理部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负责: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质量的政策、制度、法规,正确处理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关系,确保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2)项目副经理
负责对施工生产计划的审批、组织协调施工生产,保证生产计划的实施。
(3)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作业指导书,负责向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组织图纸会审,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四新技术。
(4)项目经理部各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工程技术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技术和资料的管理,砼、砂浆取样、试块的制作,各种原材料的送检工作。
质量检查员: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
材料员:负责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供应和调配工作;
预算员:负责整个工程的生产计划安排、合同管理、工程预决算;
施工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进度安排,协助项目经理搞好各专业工种这间的生产协调。
3、主要人员简介
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案
4.1施工段的划分与施工流向的确定
施工段划分:
本办公楼工程成“L”字型布置,两头为砖混结构,中间搭接部分为框架结构,两端五层,中间框架结构六层。
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将主体工程划分为三段,砖混结构的1—14段为“Ⅰ”段,框架结构为“Ⅱ”段,砖混结构的D—L段为“Ⅲ”段。
Ⅱ、Ⅲ段主体完工就可以做屋面,屋面完工后就能尽快做外装修,以免因雨季影响外装修工程而延误工期。
施工流向的确定原则:
1、建设单位的生产或使用要求。
2、从建筑结构特征来看,一般情况下,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长的部位先施工;当有高低层或高低跨并列时,应先从并列出开始;多层建筑应从层数多的区段开始施工。
3、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要求,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及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先土建,后局部安装。
本工程为五层,局部六层,因为竖向施工流水在施工层数上是不同的,所以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原则应先从层数多的部位开始施工;横向施工流向从施工第Ⅰ段到第Ⅱ段,再到第Ⅲ段。
施工流向(施工起点流向):
主体工程:第Ⅰ段施工段→第Ⅱ施工段→第Ⅲ施工段
内装修:下→上
外装修:上→下
4.2起重机械的选择及校核
垂直运输采用QT60塔吊,并辅以卷扬机井架上料,此塔吊的性能指标:最大幅度/起重荷载:20m/30KN;最小幅度/起重荷载:10m/60KN;最大幅度吊钩高度:25m ;最小幅度吊钩高度:37m ;轨距:4.5m。
第五章土方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已完工程)
第六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1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外架采用单排扣件式钢管落地式脚手架,主要用于结构和装修阶段的安全防护和提供操作平台。
1、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搭设顺序为: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地基处理→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临时支撑→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
6.2砖石工程
1、常温下,砖应隔夜浇水,防止过湿或产生不均现象,在干燥酷热及多风的气候下,砖应提前12小时至24小时浇水,湿润程度以砖面含水达到基本饱和状态为宜,砖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当施工间歇完毕重新砌筑时,应对原砌体顶面洒水湿润。
砌块的含水量不宜过大,含水量过大会造成墙体变形。
2、.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自投料结束算起,水泥砂浆、混合砂浆不少于120秒,掺用外加剂砂浆不少于180秒,砌筑砂筑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其厚度不宜大于2cm,砂浆稠度宜为7-9cm,应做好砂浆配合比及试压块,要求砂浆随拌随砌。
3、按设计要求及抗振要求辅设好拉结筋及预埋铁件。
6.3钢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