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诊疗和防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生产分布概况
❖ 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水果,它不仅是果品, 也是中药。
❖ 我国是梨的故乡,也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我国梨栽培面积达1540万亩,梨树分布范围很广,除 海南省以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以渤海湾 地区(如山西、河北、山东、安徽、辽宁等)为主的北方 梨产区、长江流域以南(如江苏、浙江、湖北等)的南方 梨产区。
梨树轮纹病病害症状
病叶
病果
叶片多在叶缘产生褐色轮纹状斑。
果实亦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深浅相间的 褐色同心轮纹斑,果肉变褐腐烂。
梨树轮纹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病枝干及其病部放大 2、病叶 3、病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树轮纹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当气温在20°C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或雨量达10毫米 时,或连续下雨3-4天,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最快。干旱年份或地 区,病害发生轻。
梨幼果上的黑星症状 梨果实上的黑星病症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果实上的黑星病症状
梨成熟果实上的症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发病过程
1.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 也可以分生孢子和假囊壳在带病的落叶中越冬。故第二年,病 芽萌发长出的病稍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及假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 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但以前者为主。
❖ 山西梨主要栽培品种:玉露香梨、雪花梨、库尔勒香梨、 玉酥梨、晋酥梨、晋蜜梨、苹果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树常见病虫害
一、梨树黑星病 二、梨树轮纹病 三、梨树锈病 四、梨树黑斑病 五、梨木虱 六、梨黄粉虫 七、康氏粉蚧 八、梨小食心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病害部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黑霉病,斑点病, 分布于我国各梨产区,是梨树最主要的病害。 主要为害叶、新梢、果实等,严重时,叶片脱 落,枝条和新梢枯死。病害流行时,树势衰弱 ,病果率高,产量下降,品质低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症状识别
(2)寄主抗病性:不同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差异显著。 (3)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虫性害虫危害严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
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树轮纹病防治方法
(1)培育、选用无病苗木。 (2)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加强栽培管理。 (3)清除病源: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对主干、主枝
2.传播:风雨传播。
3.侵入:越冬菌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直接侵入寄 主,潜育期一般为10-20天,长短与环境条件和温度有关。
如在山西中南部,幼果幼叶最早发病5月中旬,5月下旬到6 月上旬普遍发病。
发病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气候条件:温度一般都能满足生长和萌发,故降雨的 大小、持续的天数,发生早晚是影响病害的主要条件。
最早发病部位是芽,鳞片不易脱落,芽基出现墨绿色霉状物,病芽枯死。 新梢受害,初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病斑,后渐凹陷,并于表面产生黑霉 ,后变红褐色、疮痂状,周缘开裂,到次年病疤剥落,仅留疤痕。 叶片发病,在叶背沿叶脉产生圆形或不整形病斑,初为淡黄色,约1周左 右病斑上即出现墨绿色霉状物,严重时许多病斑愈合,整个叶片背面布满 墨绿色霉状物,7—8月叶片即可落光。 果实被害,初为淡黄色病斑,不久产生黑色霉状物,生长停滞,且病部组 织变硬,畸形,带苦味,早落。不落的病果,后期病斑开裂成星状裂缝, 果实腐烂。
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病
初
叶片:初 期 梨
期在叶产生圆 叶
形、椭圆形或
正 面
发
不规则形淡黄
病
色小斑点。几
初 期
天后长出黑色
梨
霉状物。
叶 背
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叶片背面黑星病典型症状 沿叶脉呈放射状变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叶
柄
上
叶柄:黑 的
色椭圆形凹陷 黑
一般需3-4次,采收前7-10天必须喷1次。
3.有效药剂:40%的福星,12.5%的特普唑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梨轮纹病
病害症状:
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 成灰褐色突起病瘤,里面 暗褐色,较硬,表面生黑 色小粒点,后期病健交界 处龟裂 。
病枝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病斑,产生黑 色霉层。易早
色 坏 死
期落叶,叶脉
受害,与叶柄
枝
症状相似。
条
上
的
坏
死
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枝干上黑色病斑 枝干上扩展的坏死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果实:幼果受害,生长阻碍,变成畸形;较大果 实受害后,因病部木质化停止生长形成畸形果;再大 果实发病后,形成疮痂状凹斑,常发生星状开裂;接 近成熟的果实被害时,仅呈现略凹陷的褪绿斑,不长 黑霉,但在储藏和运输期间病斑继续扩大产生黑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防治方法(Control )
1.消灭菌源:清除菌源,秋季清扫落叶,收集病果,集中烧毁。 结合冬剪,剪除病枯枝。
2.药剂防治:
幼叶幼果期:高度感病期,初见病稍开始喷药,麦
关键时期
收前3次,即5月初、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
成果期:抗病性越来越差,采收前30-45天内喷药,
(2)阶段抗病性:幼叶高度感病,展叶一个月以上的叶片病 菌很难侵入,果实阶段性抗病不明显,但越接近成熟的果实, 感病性越强。
(3)品种抗病性:一般中国梨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 抗病。
(4)栽培管理: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透光不良、湿度 较大的梨园,以及偏施氮肥、树势衰弱的梨树均易发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梨树黑星病发生关键期
当有5mm的降水量,并持续有10~48小时的阴雨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度时, 梨黑星病的病菌孢子就可侵染。14度以上时,病菌孢子开始传播,15~23度传 播速度最快,并形成发病高峰。 1:落花80%前后(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新的病芽梢,20~25天后出现病叶, 并逐渐形成发病高峰。 2:6月上旬出现病果,形成又一次发病高峰 3:7-8月多雨季节,是防治的最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