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_图文
梨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_图文.ppt
概况
河北的果树主要以梨树、苹果树、桃树和 葡萄为主,下面就河北的梨树病虫害和用 药情况做概述
梨树常发病虫害
一、梨树黑星病 二、梨树轮纹病 三、梨树锈病 四、梨树黑斑病 五、梨木虱 六、黄粉虫 七、康氏粉蚧 八、梨小食心虫
一、梨树黑星病
症状: 梨黑星病可以为害梨树的所有 绿色组织,包括叶片、叶柄、 果实、果柄、新梢和果台等. 受害处先生出黄色斑,逐渐扩 大后在病班叶背面生出黑色霉 层,从正面看仍为黄色,不长 黑霉。果实受害处先出现黄色 圆斑并稍下陷,后期长出黑色 霉层.枝条被害生成黑色病班 ,形状不一,湿度大时也生出 黑雾.
七:黄粉虫
发生规律 黄粉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果台、树缝
内、老翘皮下越冬,春季梨树开花时 ,开始孵化幼虫吸取树液。此虫在套 袋梨园6月下旬至7月初开始入袋,入 袋后先在果肩部(入袋处)吸食梨果, 进而移动到梨萼处群集为害。使梨果 变黑腐烂. 黄粉虫喜阴怕光多在背阴处从内膛开始 危害,逐步发展到中上部,严重时遍 布全树。
梨木虱防治方法:
(1)刮树皮,消灭越冬成虫。
(2)在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及产 卵盛期各喷施2%阿维菌素 1500倍一次,或5%阿维菌素 3000倍稀释喷雾。
(3)在梨木虱7-8月盛发期,用 药前喷5000倍的碱性洗衣粉 来冲洗和溶解叶片的粘液,经 3-4小时后再喷药,还可把中 性洗衣粉或者渗透性增效剂直 接加入阿维菌素中一起喷施, 效果也很显著。此外,选择降 雨后马上用药,树体没有粘液 ,药效也较高。
危害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
、枝干或根的汁液。根和嫩枝被害处常
肿胀,树皮破裂而枯死,寄主被害后,
果面、叶面霉污,生长发育受阻,果实 呈凹凸畸形果,降低果品质量。
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精细刮树皮,消灭树皮缝中的越冬卵,集 中烧毁或深埋。
2、绑草诱卵,晚秋雌虫产卵前在树干上绑草,诱集雌成 虫在草把中产卵,冬季或春季卵孵化前将草把取下烧毁 。
(1)发病轻重与梨园周围桧柏及柏科植物数量有 关。 (2)气候因素:一般只桧侵柏染受幼害嫩组织,当梨树萌 芽、幼叶展开时,如值天气多雨同时温度适合会产 生大量担孢子,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差异:一般中国梨最感病,日韩 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鸡爪病缺硼、锌、钙)
梨锈病防治方法
(1)梨园应避免与柏树多的地方靠近,砍掉梨区5公里范围内的柏树。
•
第4代幼虫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幼虫为害梨果和晚熟品种桃。
(1)气候条件:当气温在20°C以上,相 对湿度大于75%或雨量达10毫米时,或连 续下雨3-4天,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最 快。干旱年份或地区,病害发生轻。 (2)寄主抗病性:不同品种对轮纹病的抗 性差异显著。 (3)果园管理粗放,挂果过多,蛀虫性害 虫危害严重,肥水不足或偏施氮肥,树势衰 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3)喷药保护 早春在梨树发芽前,3月下至4月上,喷施3-5波美度石硫 合剂,或经碘800倍液。落花80%时,喷施10%医果2000倍或43%巴 勒6000倍液。其它时期可结合防治黑星病同时进行。
五:梨木虱
发生规律 在北方地区一年发生3-5代
,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杂草、落 叶或土缝中越冬,来年3月上花 芽露绿期是越冬成虫出蛰盛期 ,当4月初梨树花芽膨大时,大 量产卵于短果枝叶痕及芽腋间 ,卵期20天左右.
梨树黑星病发生关键期
当有5mm的降水量,并持续有10~48 小时的阴雨天,日平均气温达到10度 时,梨黑星病的病菌孢子就可侵染。 14度以上时,病菌孢子开始传播,15 ~23度传播速度最快,并形成发病高 峰。
1:落花80%前后(4月中下 旬)开始出现新的病芽梢,20~25天 后出现病叶,并逐渐形成发病高峰。
黑星病病害症状
被害梨芽,鳞片茸毛多,表面具 黑色霉层。
翌春病芽抽出的新梢,其基部 出现淡黄色病斑由覆黑色霉层 ,称雾梢。不久病部龟裂,成 溃疡斑,并可扩展到叶柄基部 ,叶片变黑枯死。
病叶
黑星病病害症状
受害果实产生褐色病斑,表面生黑 色霉层,后期龟裂成疮痂状。
侵染及发病规律
梨黑星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上过冬, 也可以菌丝团或子囊壳在落病叶果上过冬。在北方 ,多以在树体病组织处过冬的分生孢子或菌丝 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浸染;而在冬春雨 雪多时或南部多雨、温暖地区可形成有性世代 ,在落叶上过冬的子囊孢子成为主要侵染源, 借风雨传播.
施氮肥,树势衰弱,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梨树轮纹病防治方法
(1)培育、选用无病苗木。 (2)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加强栽培管理。 (3)清除病源: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对
主干、主枝上的病斑,及时刮除,并涂以杀菌 剂保护。涂抹10倍液的经碘。七天一次,连续 两到三次。 (4)喷药保护:10%医果水分散颗粒剂4000倍 、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6000-8000倍 液,43%巴勒6000-8000倍液喷雾防治。
梨树黑斑病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 冬季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因病菌主 要在落叶上过冬,所以清除园内落叶以杜绝病原,这是防治黑斑病极 为重要而又经济易办的措施。
(2)加强梨园管理 在梨树丰产后,应增施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 提高抗病力。雨后注意园内排水,以降低梨园湿度,防止病害发展蔓 延。
呈灰白色,密生小黑点,周缘褐色,最外层黑色严 重时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形斑块,造成提前落叶 。
梨黑斑病病害症状
近两年在北方发现梨黑斑病开始在果实 上表现症状,多在果实萼洼处出现黑斑 并在附近有黄色晕圈,容易导致贮藏期 果实腐烂
梨黑斑 病病叶
梨树黑斑病发病条件
在5~7月间,天气多雨、潮湿,发病重。树势衰弱、排水不良的果园 ,发病也多。病害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发生,5月中、下旬盛发。发病 严重的,在5月下旬就开始落叶,并危害果实,7月中、下旬发病最为 严重。
梨树黑星病发生规律
(1)梨树的不同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具有明显差异(鸭梨、酥梨都易感病,日 韩品种较抗病.最近几年河北雪梨和鸭梨发生重)。寄主最易感病的是幼嫩组 织。
(2)降雨的早晚、降雨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是左右年度间病害流行波动的 主导因素。
(3)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较大的梨园,以及偏施氮肥、 树势衰弱的梨树均易发病。
八:康氏粉蚧
发生规律 •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三代,均
以卵于枝干各种缝隙和干基附 近、土石缝等隐避处越冬。第 一代发生在5月中下旬,第二代 发生在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在 8月上旬,若虫期一个月左右, 已经成为梨树上的最重要害虫 。
危害特点
康氏粉蚧喜阴暗潮湿气候,因此梨果套
袋为其提供了最为合适的生存环境,其
危害特点
北方在6月份以前的第一、二代,主要危害 果树枝梢,被害梢萎蔫下垂、枯干死亡 。
第3代幼虫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害 桃梢、中熟品种桃及梨果。对梨果的为 害从7月20日以后开始,7月底前被蛀梨 果,入果孔周围表皮黑软、梢凹陷,其 上可见明显孔眼,有虫粪从孔眼排出, 幼虫一般不深入果心,农民称为“黑膏药 ”;7月底后被蛀梨果,入果孔极小,果 皮不凹陷、也不变黑,幼虫直入果心。
梨树黑星病病害循环图解
梨树黑星病防治方法
(1)喷药保护:落花后到套袋前连续喷施两次10%医果2000倍保护预防。并 可有效治愈缺锌导致的小叶病。发病后选择10%医果2000倍或43%巴勒 6000倍液治疗。杀菌快速,持效期长。
(2)消灭病菌侵染来源。人工摘除感病枝叶及果台副梢。
(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园艺性状良好、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种植,增施 有机肥料,合理修剪。
2%阿维菌素
5%阿维菌素
六:红蜘蛛、二斑叶螨
近两年梨树二斑叶螨发生比较严重, 而农民误区是以防治红蜘蛛来选择农 药,较多的是使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 ,这两种制剂不管是单剂或是复配对 二斑叶螨都没有多大效果,从而造成 二斑叶螨越打越严重。对二斑叶螨严 重时可以使用:
克满清悬浮剂2000-3000倍 螨威悬浮剂4000-6000倍 悦螨(1+1)4000-6000倍 螨意悬浮剂5000-10000倍
主要特征: 在套袋的梨园,受害普遍严重,已成为
生产中的重要问题。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 集中在梨果萼洼处取食为害,也有在其它部 位为害的。梨果受害后初时产生黄斑并稍下 陷,黄斑周缘产生褐色晕圈而后产生黑色斑 点,萼洼处受害后,黑斑扩展,形成龟裂的 大黑疤,失去商品价值。
梨树黄粉虫的防治方法
(1)刮树皮,消灭越冬成虫。剪除秋梢,树干涂白。 (2)梨树落叶后及萌动前分别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可大量杀死
2:6月上旬出现病果,形成 又一次发病高峰
3:7-8月多雨季节,是防治 的最关键时期
巴勒
医果
二、梨轮纹病
病害症状: 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灰褐色
突起病瘤,里面暗褐色,较硬 ,表面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 健交界处龟处龟裂 。
果实亦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深浅相 间的褐色同心轮纹斑,果肉变褐 腐烂。
病枝干
梨树轮纹病病害症状
(2)药剂防治:若不能砍除桧柏等转主寄主,可在梨树萌芽前,即3月 上中旬在桧柏上喷药1-2次,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药剂:波 美3-5度石硫合剂,梨树上喷药应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进行 ,7-10天一次,2-3次,10%医果或43%巴勒 。
梨锈病侵染循环
四、梨黑斑病
梨黑斑病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中部
3、落叶后和萌芽前喷洒5度石硫合剂。 4、果实套袋使用防虫袋,也可减轻果实受害。在5月中下
旬套袋前喷施40%啶虫脒10000倍加毒死蜱1500倍,7 月上旬、8月上旬各喷一次杀扑磷1500倍液或毒死蜱 1500倍防治即可。 注意事项:康氏粉蚧属活动性为害的种类,除产卵期的成 虫外,若虫、雌成虫均能随时变换为害场所。第二、三 代若虫多迁移至枝、叶、果实萼凹、叶腋等处为害。因 此,防治时要注意喷药质量和防治时期,方能达到良好 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