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能效对标的重要性能效对标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项指标的标杆,通过能效管理和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达到标杆值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对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使单位产品能耗、各工序能耗有所下降,能耗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三、适用范围1、集团下属已投产子公司的生产车间。
2、新投产子公司的车间试产期(一般为三个月)参与排名,不参加考核。
四、对标主要内容能效对标活动以车间为单位考核,主要对生料工序、熟料工序、制成工序及余热发电工序等指标进行对标,每月进行分析,考评。
1、生料工序对标生料工序主要以吨生料电耗为对标项目,单位为度每吨生料(kWh/t)。
1)考核范围从石灰石破碎到生料均化库顶为止,包括石灰石矿山预破碎及废气风机;生料工序对标统计边界见下图。
2)考核主体考虑到各子公司生料工序在设备、工艺、物料及出磨细度控制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修正的方式进行对标考评(各考核主体修正系数详见表一)。
生料工序修正系数表表一说明:1、设备系数:集团内各子公司生料磨主要为立磨和管磨,考虑到不同磨型电耗的差异性,确定立磨系数为1.0,管磨系数为0.85。
2、工艺差别系数:考虑破碎机皮带输送设计的差异性,确定无长皮带输送的为1.0,通过长皮带输送的,按皮带机装机功率折算;3、易磨性系数:浙江红狮本地石灰石易磨性为1.0,外地石灰石易磨性系数为1.1;4、细度控制系数参照0.08mm方孔筛筛余≤16%进行适当修正,细度每增加1%,系数增加0.01,细度合格率≥80%,每降低5%,系数增加0.01;5、评定综合系数由以上各修正系数相乘得到。
6、以上系数经各子公司生产主管开会讨论确定。
3)计算方法生料电耗=(破碎电量+粉磨电量+废气风机电量+输送设备电量)÷生料产量×评定综合系数生料产量以月底盘存数为准,生料消耗量按熟料产量折算成生料计算。
其中生料折率=(1―当月实物煤耗×进厂加权煤灰份)÷【(100-生料烧失量)×(1-生料入磨物料综合水份)】4)根据各考核主体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排序。
2、熟料工序对标熟料工序以车间为考核主体,对标项目是窑月产量、熟料标准煤耗及熟料28d抗压强度。
1)考核范围从生料均化库底到熟料库顶止,熟料工序对标统计边界见下图。
2)考核主体考虑到各子公司在产能及燃料使用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修正的方式进行对标考评(各考核主体修正系数详见表二)。
说明:1、产能系数:以日产熟料5000t窑型为基准,系数为1.0,青龙山建材烧成二线为2500t/d熟料产能,产能系数为2.0;高安红狮烧成二线窑为3500t/d熟料产能,产能系数为1.43。
2、标煤系数:(1)5000t/d窑型为1.0, 3500t/d窑型系数为0.98 ,2500t/d窑型系数为0.95。
(2)如无烟煤用量超过50%的,系数为0.98。
3、以上系数经各子公司生产主管开会讨论确定。
3)计算方法(1)窑月产量对不同规格窑型进行修正,按月进行考核,单位为吨(t)。
计算公式窑月产量=【(本期水泥销售量+上期水泥库存量―本期水泥库存量)―(本期混合材进厂量+上期混合材库存量―本期混合材库存量)+(本期熟料库存量―上期熟料库存量】×产能系数(2)熟料标准煤耗熟料标准煤耗的范围从原燃材料进生产厂区开始,到进入熟料库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煤量,包括烘干及烧成熟料消耗的原煤,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吨(kgce/t)。
计算公式:熟料标准煤耗=标煤消耗量÷熟料实际产量×标煤系数其中:①标煤消耗量=上期标煤结存数+本期原煤进厂数×本期折标系数―本期原煤结存数×本期累计折标系数②熟料实际产量按月底盘存数为准。
即熟料实际产量=(本期水泥销售量+上期水泥库存量―本期水泥库存量)―(本期混合材进厂量+上期混合材库存量―本期混合材库存量)有纯低温余热发电的生产线,其发电量不折算标煤从熟料标煤耗中扣除。
对于原煤混合堆放,无法准确分别计量用煤量的考核主体,煤耗按平均数计算。
(3)熟料28d抗压强度日熟料28d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即为当月熟料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4)以上三项指标得分之和即为车间最终得分,根据最终得分高低排名进行考评,排名分以权重分除以参加单位递减。
3、制成工序对标制成工序以车间为单位进行对标,项目分为水泥粉磨电耗、混合材掺入量二项。
1)、考核范围从熟料库底到水泥库顶止,制成工序对标统计边界见下图2)、考核主体考虑到各子公司在辊压机配置、出磨细度控制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修正的方式进行对标考评(各考核主体修正系数详见表三)。
说明:1、装备修正系数:配有辊压机系统,系数为1.0,未配有辊压机系统的,系数为0.95。
2、细度修正系数:(1)ø 3.0×11m水泥磨 32.5水泥筛余≤2.0%(0.08mm方孔筛)、42.5水泥筛余≤1.5%(0.08mm 方孔筛)系数为1.0,细度每增加0.1%,系数增加0.01;(2)ø 4.2×13m水泥磨 32.5水泥筛余≤3.0%(0.08mm方孔筛)、42.5水泥筛余≤2.5%(0.08mm 方孔筛)系数为1.0,细度每增加0.1%,系数增加0.01;(3)细度合格率≥80%,每降低5%,系数增加0.01。
3、评定综合系数由以上各修正系数相乘得到。
4、评定综合系数由以上各修正系数相乘得到。
5、以上系数经各子公司生产主管开会讨论确定。
3)计算方法(1)水泥粉磨综合电耗统计范围从混合材破碎及烘干,到进入水泥库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
单一品种水泥按单品种计算,多品种按产量换算成粉磨综合电耗计算。
即综合电耗=水泥产量水泥产量水泥产量水泥电耗水泥产量水泥电耗42.532.55.4295.05.4232.532.5+⨯⨯+⨯×评定综合系数其中:水泥产量不包含矿粉量;使用助磨剂的,按1‰用量增加2度/吨计算,具体以助磨剂合同为准。
(2)混合材掺入量各品种水泥混合材的掺入比例,含石膏,水渣按50%折算,矿粉不计,单位为百分比 (%)。
单品种水泥按单品种计算,多品种按产量换算成粉磨综合混合材掺比计算。
即综合掺入比例=水泥产量水泥产量水泥产量水泥掺比水泥产量水泥掺比42.532.55.422.05.4232.532.5+⨯⨯+⨯其中:混合材掺入总量及水泥产量不包含矿粉量;使用助磨剂的,按1‰用量增加5%混合材掺入量扣减,具体以助磨剂合同为准。
4)以上二项指标得分之和即为车间最终得分,根据最终得分高低排名进行考评,排名分以权重分除以参加单位递减。
4、余热发电工序对标余热发电工序对标项目有发电量、厂自用电率。
1)考核主体考虑到各子公司窑产能配套机组的差异性,通过修正方式进行对标考评(各考核主体修正系数详见表四)。
余热发电工序修正系数表 表四说明:修正系数按日产熟料5000t窑配套9MW机组为基准,系数为1.0,10000t/d窑为0.5,2500t/d 窑为2.0,高安红狮8500t/d窑为0.58。
2)计算方法(1)发电量当月累计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计算公式发电量=实际发电量×修正系数(2)厂自用电率余热发电自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比(%)计算公式:厂自用电率=(本期发电量―本期供电量)÷本期发电量×1003)以上二项指标得分之和即为车间最终得分,根据最终得分高低排名进行考评,排名分以权重分除以参加单位递减。
五、组织机构1、各车间为实施主体。
各公司部门应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认真查找与标杆车间(工序)之间的差距,深入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本车间(工序)能耗水平。
2、集团生产品质部为考评、指导的实施单位。
生产品质部要加强对标活动的指导,组织制定对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确定标杆值选取原则,对企业对标活动进行跟踪、评估、考核和指导。
六、对标考评及奖罚1、由生产品质部制定各工序的指标考核基准,按月底盘存数据统计、对比,根据各子公司工序考核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1)每月3日前,各考评主体上报相关生产数据到生产品质部。
(2)每月5日前,生产品质部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考评结果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
(3)每月7日前,生产品质部在OA系统公布考评结果。
2、激励措施(1)精神激励各工序每月考评得分前三名的车间作为集团标杆车间,给予集团通报表扬,并组织参观学习。
(2)物资激励第一名标杆车间,当月奖金按车间考核人数200元/人给予奖励;第二名标杆车间,当月奖金按车间考核人数150元/人给予奖励;第三名标杆车间,当月奖金按车间考核人数100元/人给予奖励;(3)职务激励标杆车间员工在人员提拔录用方面享受优先权。
考评得分连续3个月最后一名的车间,经公司考评不合格的,主要负责人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
3、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取消当月考评资格。
4、必须确保生产数据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当月考评排名按最后一名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七、保密制度能效对标活动资料、指标数据及分析报告等均为企业内部资料,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企业的保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公布,不得向社会和咨询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