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医古文》(01.071.0.1)试卷
(2019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用)
考试日期:2020年5月23日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问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请注意回答
问题的层次。
)
1.司马迁在《扁鹊传》中提出的疾病“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扁鹊传》(5分)
2.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録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汉书·艺文志》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述其过程。
(5分)
3.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伤寒论序》
(1)从这段话来看,作者认为当时医生诊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3分)
(2)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分)
4.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 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
云世阙。
——《黄帝内经素问序》
从这段话来看,作者认为当时通行的《素问》版本存在哪些问题?(5分)
5.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博而不繁,详而又要,综该究竟,直窥渊海。
——《本草纲目原序》
(1)作者在本段中使用了三个比喻,分别赞美什么?(3分)
(2)请简要归纳《本草纲目》在本草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分)
6.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养生论》
(1)本段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试作分析。
(3分)
(2)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了怎么样的养生观点?请简要回答。
(2分)
7.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
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而卒为梓匠轮舆所笑。
——《与薛寿鱼书》(1)“艺成而下”的典故出自哪里,在本文中使用有何用意?(2分)
(2)本段引用了燕哙让位的典故,有什么用意,试作分析。
(3分)
8. 余有戚某过余斋,形色困惫,询知患咳经月,行动气喘,故来求治。
诊其脉至而不定,如火薪然。
窃讶其心精已夺,草枯当死。
戚固寒士,余以不便明言,特赠二金,惟令安养,时已秋半。
及霜寒木落往探之,而病已痊。
细思其故,得毋
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
——《医话四则》
(1)作者为什么赠患者“二金”?(2分)
(2)作者推测此人病情如何,后来发展情形怎样?(2分)
(3)“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具体是指什么?(1分)
二、阅读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断句15分,文意问答15分,
共30分。
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一书。
予得之市肆败楮中。
其自叙云。
脉理不以无书失传。
反以有书失传也。
二语切中。
历来脉书之病伏。
读其书。
实能发古圣贤之精微先论。
察脉而知病所生之理。
次论诊法而得变化之用。
终以六十四部。
穷体象之微。
其论孕脉。
以阳入阴中。
脉当短促。
尤发千古所未发。
至列蛊惑二脉。
引汉吕范。
古今杂记。
可谓博矣。
予昔病。
脉书拘执。
因博采前贤之论。
极错综之妙。
为诊家索隐。
又出其余绪。
编为脉表。
更精益求精。
著论脉十则。
于医学参中。
补前人所未及。
每思舍脉从症之说。
虽得诊家活法。
然脉症不对之。
理尚未能穷究。
如表症见里脉。
阳证见阴脉。
其脉象毫厘之间。
定自有别。
细心察之。
应仍与症不背。
夫脉。
岂仅以形体诊哉。
试举洪脉。
言之有力为实。
无力为虚。
人所共知也。
然热病挟湿者。
脉多洪而无力。
但稍见宽纵之气矣。
虚症阴不足者。
脉多洪而有力。
但稍露急迫之机矣。
即一脉以推之。
非竟无分别也。
在几微之间。
耳君之书。
所论脉之精诣活法。
与予见。
合君姓葛讳自申。
字令贻。
号晴峰江都诸生。
生平善吐纳之术。
又精易理。
故说理之中。
时时参入书叙。
作于乾隆丙寅。
予于嘉庆丙寅。
得之计历。
一甲子也。
书名医易脉部。
其一门耳。
此本为君手书。
涂改点窜。
知未曾刊布耳。
全书未得见矣。
感慨系之。
然使其不终。
朽于败卷中。
是此书之幸。
亦予之大幸也。
因为之题后云。
1.用“。
”号为全文断句(15分)
2.文意问答(15分)
(1)本文作者撰写过哪几部相关著作?他为何要写这篇文章?(5分)
(2)《医易脉部》一书从哪几方面论述的?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其特色?(5分)(3)试举例分析本文作者与《医易脉部》作者见识相同之处(5分)。
三、论述写作题(本题30分。
)
请结合本课程所学习的文选篇章,自拟题目,谈一谈对“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的理解,不
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