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 炭粉铁粉稀盐酸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C 氯化钾固体二氧化锰水D 氧化铜铜氧气A.A B.B C.C D.D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溴化钠BrNaB.氧化钠Na2OC.碳酸钠NaCO3D.氢氧化钙CaOH2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4.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垃极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元素C.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6.冰片可用于医药、制香精等,其化学式为C10H18O,有关冰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8:1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B.C.D.9.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错误的是() A.Mn强于Cu B.Mn强于Mg C.Mg强于Al D.Al强于Mn10.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1.化学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的物质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是A.酸B.碱C.盐D.氧化物12.下列各种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赤铜矿(Cu2O)B.辉铜矿(Cu2S)C.斑铜矿(Cu5FeS4)D.孔雀石[ Cu2 (OH)2C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如图写出所获得的信息(注:与示例不同)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8。
(1)_____。
(2)_____。
14.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碳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说明(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述微观示意图中缺少的微粒是___________。
A B C D(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氨气燃烧生成水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请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______色。
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反应。
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
16.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2%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写出上图中仪器名称a_____ b_____。
(2)配制上述溶液,应该选用_____(50mL或100mL)的量筒。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
(4)步骤②中a仪器的作用是_____。
(5)小明操作中错误是_____,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刻度如图所示,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g。
(6)若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8.2%,可能原因是(____)A 装瓶时溶液有洒出B 将量筒里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C 转移固体时有固体洒落D 量取水俯视读数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若用F收集CO2,气体应该由_____(填“a”或“b”)端导入。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石灰石样品12g,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试求:X的值为_____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试题分析: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C、氯化钾固体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铜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故选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2.B【解析】【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A. 溴化钠中溴显-1价,钠显+1价,化学式为NaBr,选项错误;B.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选项正确;C. 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Na2CO3,选项错误;D. 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氢氧化钙Ca(OH)2,选项错误。
故选B。
3.B【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4.B【解析】【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要适度使用农药化肥,故错误。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故正确。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又能防止酸雨的发生,故正确。
故选:B。
5.A【解析】【详解】A、同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混合物,故A正确;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错;C、纯净物可由分子构成或离子构成或原子构成,故C错;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故D错。
故选:A。
6.D【解析】【详解】A、冰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冰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0):(1×18):(16×1)=60:9:8,故选项B不正确;C、冰片由冰片分子构成的,故选项C不正确;D、冰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0100%=77.9%15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18100%=11.7%15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1100%=10.4%154⨯⨯,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7.B【解析】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故三种物质中不含有氧气分子,应该说1个氧气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B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图中都是阴离子,故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故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的瓶口后不会看到白雾现象,故错误;D、铵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故错误。
故选B。
8.D【解析】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漏气;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不漏气;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不漏气;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虽然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从而出现不同的现象,判断装置是否漏气.有些装置比较复杂或者学生平时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9.B【解析】【详解】A、据题意,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Mn在H之前,由于Cu在H之后,那么Mn强于Cu,故A正确;B、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Al强于Mn,由于Mg强于Al,故Mg强于Mn,故B错误;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Mg强于Al,故C正确;D、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Al强于Mn,故D正确。
故选B【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巧记: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嫌轻,统共一百斤(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