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力学网上作业题绪论一、填空[1]承受这些建筑物荷载的地层称为 地基 。
[2]与地基接触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物称为 基础 。
[3]位于基础底面以下的第一层土称为 持力层 。
[4]在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统称为 下卧层 。
[5]强度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称为软弱 下卧层 。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一、填空[1] 土的固相物质包括 无机矿物颗粒 和 有机质 ,是构成土的骨架最基本的物质,称为 土粒 。
[2] 土粒中的矿物成分分为 原生矿物 和 次生矿物 。
[3] 天然土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土粒的大小称为 粒度 。
[4] 工程上常用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这种指标称为 粒度成分 。
[5] 不均匀系数C u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C u <5 的土称为匀粒土,级配不良,C u 越大 ,表示粒组分布范围比较广, C u >10 的土级配良好。
[6] 按照水与土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可将土中水分为 结合水 和 自由水 两大类。
结合水根据水与土颗粒表面结合的紧密程度又可分为: 吸着水(强结合水)和薄膜水(弱结合水 。
[7] 根据土颗粒的排列和联结,土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
[8]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包含 液限、塑限和缩限。
[9] 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体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该范围称为 塑性指数 。
[10] 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除以塑性指数,称为粘性土的 。
[11] 砂土相对密实度的表达式为:min max max e e ee D r --= [12] 碎石土 是指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
[13] 砂土是指粒径 大于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而粒径 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
[14] 细粒土 是指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
[15]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有:含水量和击实功能。
二、判断题[1]在残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应注意其不均匀性,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 ) [2]在沉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尽量选择细颗粒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 ) [3]吸着水和薄膜水相同,均不能够移动,也不能够传递静水压力。
(× ) [4]砂土的密实程度仅取决于孔隙比。
( ×) [5] 3.同一土体各种重度之间的大小关系为sat γ>d γ>γ>γ'。
( ×)三、证明题[1]证明:ws d e d γγ+1=证明:设e V V V V V V e V S V V S V S +1=+=,==1=⇒ ws s w s s s s d e d V g V d V g V g V m γρργ+1====[2] 证明:n n S w s r γωγ)1(=证明:设n V n V n V V V s v v ⇒1=,==,1= ∴nn gV gV V V V V m m V m V V S w s v w s s v w s s ss v w s wv w w v w r γωγρωρρωρρρρ)1(======[3]证明γee S s w r +1+=γγ 证明:e V V V V V V e V S V V S V S +1=+=,==1=⇒ Vg V V V g m m V mg V G s s w w s w )+(=)+(===ρργe e S V V V S s w r s s w v r +1+=+=γγγγ四、计算题[1]某地基土层,用体积为72cm 3的环刀取样,测得环刀加湿土重170g ,环刀重40g ,烘干后土重122g ,土粒相对密度为2.70,问该土样的w 、e 、r s 、γ、d γ、sat γ和γ'各为多少?并比较各种重度的大小。
解:V=72cm 3,m=170-40=130g ,m S =122g ,m W =130-122=8g%6.6=1228==S W m m ω⇒ 6.0=172/130)066.0+1(×1×7.2=1)+1(=ρωρW S d e %7.29=6.07.2×066.0==e d S Sr ω0.18=7210×130===V mg V G γkN/m 3 6.20=10×6.16.0+7.2=+1+=W S sat e e d γγkN/m 3 6.10=106.20==′W satγγγ kN/m 3 9.16=10×6.17.2=+1=W S d e d γγkN/m 3∴γγγγ′>>>d sat[2]一土样重200g ,已知含水率为16%,若要制备含水率为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加水后土样重量为多少?解:已知:m 1=200g ,%161=ω,%202=ω,则:⎪⎪⎩⎪⎪⎨⎧=-∆+=∆+==-==%20%161111211111w w w s w w w w s w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ωω将m 1=200g 带入得:1w m =27.6g ,w m ∆=6.9g ∴加水后土样重量为:m 2=m 1+w m ∆=200+6.9=206.9g[3]某土坝施工中,上坝土料的s d =2.7,1w =10%,上坝时虚土1d γ=12KN/m 3,要求碾压后2r S =95%,2d γ=16.8KN/m 3,若每日填土5000m 3,文每日上坝虚土多少m 3?共需加水多少t ?解:(1)g V m s d 11=γ,g V m s d 22=γ,由于碾压前后土粒重力不变, ∴2211=V V d d γγ317000=125000×8.16=m V ⇒ (2)t kg m g V m s s d 8400=8400000=105000×10×8.16==322⇒γ )(122211w w m m m m w m m w s w s w s w -=∆⇒⎪⎪⎭⎪⎪⎬⎫==607.0=18.1610×7.2=1=+1=2222⇒d ws w s d d e e d γγγγ%4.21=7.2607.0×95.0===222222s r s r d e S w e d w S ⇒ ∴)(=12w w m m s w ∆=8400(0.214-0.1)=958t 607.0=18.1610×7.2=1=+1=2222⇒d w s w s d d e e d γγγγ %4.21=7.2607.0×95.0===222222s r s r d e S w e d w S ⇒ ∴)(12w w m m s w -=∆=8400(0.214-0.1)=958t五、简答题[1]简述击实功能对粘性土压实性的影响?答: 1.土料的max d ρ和op ω不是常量,max d ρ随着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op ω则随着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然而,这种增大或减小的速率是递减的,因此只靠增加击实功能来提高土的max d ρ是有一定限度的。
2.当ω较低时,击实功能影响较显著,而当含水量较高时,击实曲线接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功能是无效的。
第二章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一、填空题[1] 存在于地基中的地下水,在一定的压力差作用下,将透过土中的这些孔隙发生流动,这种现象称为 渗流或渗透 。
[2] 达西分析了大量的试验资料,发现土中渗透的渗流量与过水断面面积以及水头损失,与 断面间距 成反比。
[3] 大量试验表明,当渗透速度较小时,渗透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 一次方 成正比。
[4] 常水头试验 适用于透水性较大(k >10-3cm /s )的土,应用粒组范围大致为细砂到中等卵石。
[5] 变水头试验 适用于透水性较小(10-7cm /s <k <10-3cm /s )的粘性土等。
[6] 渗透系数 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其数值的正确确定对渗透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7] 人们将渗透水流作用对土骨架产生的拖拽力称为 渗透力 。
[8] 当水力梯度超过一定的界限值后,土中的渗流水流会把部分土体或土颗粒冲出、带走,导致局部土体发生位移,位移达到一定程度,土体将发生失稳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渗透变形 。
[9] 渗透变形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流土和管涌 。
[10] 流土 是指在向上渗流的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或者颗粒群同时起动而流失的现象。
它主要发生在 ,地基或土坝下游渗流逸出处 。
[11] 管涌 是在渗流过程中,土体中的化合物不断溶解,细小颗粒在大颗粒间的孔隙中移动,形成一条管状通道,最后土粒在渗流逸出处冲出的一种现象。
[12] 土的透水性定量评价指标是 渗透系数 ,达西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ki A q v kAi l h kA q ====或∆ 二、判断题[1] 在一般情况下,砂土、粘土中的渗透速度很小,渗流运动规律符合达西定律;当水力梯度较大时,流速增大,渗流将过渡为紊流,渗流运动规律将不符合达西定律。
(√ )[2] 流土的发生条件为:j >γ′或i w γ>γ′。
(√ )[3] 土中的细粒土含量越少越容易发生管涌。
(× )三、证明题[1]证明e d i s w c +11=′=γγ四、计算题板桩支挡结构如图所示,由于基坑内外土层存在水位差而发生渗流,渗流流网如图中所示。
已知土层渗透系数k =2.6×10-3cm /s ,A 点、B 点分别位于基坑底面以干1.2m 和2.6m 。
试求:(1)整个渗流区的单宽流量q ;(2)AB 段的平均渗透速度AB v (A 点、B 点所在流网网格==b l 1.5m );(3)图中A 点和B 点的孔隙水压力A u 与B u 。
(4)流网网格abcA 的网格长度5.1=l m ,判断基坑中的a~b 段渗流逸出处是否发生流土?(地基土20=sat γKN/m 3)解:(1)m =4,n =9,h =5-1.5-1=2.5m , ∴11.2=3600×24×19)14(×5.2×10×10×6.2=1)1(=23n m kh q m 3/d•m(2)Δh =m n h 31.0195.21=-=-,∴5.131.0106.23⨯⨯=∆==-l h k ki v AB =5.4×10-4cm/s (3)H A =(10-1.5)-7×0.31-(5-1.2)=2.53m ,A u =A w H γ=10×2.53=25.3KPa H B =(10-1.5)-6×0.31-(5-2.6)=4.24m ,B u =B w H γ=10×4.24=42.4KPa(4)1101020=-='=w C i γγ,流网网格abcA 的平均水力梯度为21.05.131.0==∆=l h i <C i 所以,渠底a~b 段渗流溢出处不会发生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