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消防水池方案.doc

【通用】消防水池方案.doc

【海军机关新建西区100#公寓楼及地下车库工程】编号:FA-19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审批:审核:编制: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军机关新建西区100#公寓楼项目部2010年7月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述 (2)2.1、工程概况 (2)2.2、混凝土数量 (3)3、施工安排 (3)3.1、施工时间的安排 (3)3.2、施工工艺安排 (4)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4.1、主体结构预留及后期施工方法: (4)4.2、防水层施工 (5)4.3、水池底板施工 (7)4.4、水池墙体施工 (9)5、施工管理措施 (11)1、编制依据1.1.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海军机关新建西区100号楼施工图纸》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4.《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1.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3)1.9.《建筑结构长城杯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1.10.《海军机关新建西区100号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海军机关新建西区100号公寓楼工程位于北京市西三环中路19号院内,地下2层+夹层,基底标高-9.32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底板均为筏板基础,底板厚度为800mm,墙下设有暗梁高900mm;结构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

在地下二层I-24~I-32/I-A~I-D轴范围内设有一座消防水池,消防水池部位基础筏板标高比其他部位1.2m。

消防水池四周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墙体厚度为250mm,配筋为14@450双层双向,水池底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配筋为14@200双层双向,水池顶盖为现浇混凝土,板厚120,配筋为10@200,板顶标高为-6.0m,距地下二层顶板净空距离只有550mm(距楼板梁距离只有2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渗等级为S6。

消防水池采用外防水,防水材料为3厚SBS一层,防水采用粘贴在公寓楼结构墙体、底板上,防水外抹20厚水泥砂浆保护层。

2.2、混凝土数量消防水池底板面积为109.5m2,底板混凝土总量约33m3。

墙体混凝土总量为54m3,顶板混凝土方量为16.5m3,消防水池底板、墙体、顶板分开浇筑,底板设上反300导墙,底板与墙体施工缝采用BW型止水条止水。

3、施工安排3.1、施工时间的安排根据设计图纸,消防水池顶板与公寓楼地下二层顶板最小净空高度只有200mm,且消防水池部位主体结构设有温度后浇带,经与设计协商,主楼底板后浇带不能提前浇筑,所以消防水池不能随主体结构同时施工,但消防水池处于主楼的地下二层,后期施工材料搬运非常困难,顶板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无法施工,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协商,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消防水池采用后期施工,待底板后浇带浇筑后再施工,具体时间安排在9-10月份施工。

3.2、施工工艺安排消防水池按工序流水施工,防水隔离层底板、墙体一次施工到位,结构分底板、墙体、顶板流水。

具体施工工序为:防水基层找平、打磨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底板钢筋绑扎、墙体插筋底板导墙支模底板混凝土浇筑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支设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支模顶板钢筋绑扎顶板混凝土浇筑。

4、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4.1、主体结构预留及后期施工方法:1)由于消防水池后浇,为便于施工操作,经与有关单位协商同意,消防水池位置的地下二层顶板亦采取后浇施工。

2)在施工地下二层顶板时,I-24~I-32/I-A~I-D轴范围内顶板采取甩筋,顶板负弯矩钢筋分别为14、18、10等几种规格,伸出支座长度分别为1200mm、1000mm、800mm等几种形式,上铁按设计长度全部甩出;底板下铁规格均为10,采取分两个长度甩筋,短头甩出墙800mm,长头甩出墙1300mm,后期钢筋绑扎采用搭接施工。

顶板混凝土施工缝均设在出墙300mm处。

3)由于地下二层顶板距下部水池顶板净空只有550mm,本处顶板在消防水池顶板浇筑完后再施工,模板支设后不再拆除。

4)支模方法地下二层后浇顶板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50-300mm,主龙骨采用砖砌地垄墙(厚120mm,M5.0水泥砂浆砌筑),间距1200mm。

施工时,适当将顶板甩筋向上抬起,弯弯不得大于450(严禁将钢筋弯成900弯),四周靠墙部位由于钢筋影响砌筑地垄墙困难较大,可以采用100*100mm短木方做为支柱,并与次龙骨钉紧固定牢固。

地垄墙应与次龙骨木方上口砌平、顶紧,防止木方位移变形。

楼层LL梁模板支设:梁底采用砖砌胎膜,梁侧模采用15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模板加固采用内加撑铁,外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采用ф12,间距600mm。

4.2、防水层施工1)防水基层表面平整,不得有积水现象。

构阴阳角均需做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状,截面变化要平缓,表面应平整光滑。

水池底板防水层施工前不再作找平层,因此,主楼底板砼施工时其表面需作压光处理。

2)防水基层需清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

检测方法为将1平方米卷材平坦干铺在找平基层上,静置3~4小时,掀开检查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视为含水率达到要求。

3)防水层施工采用热熔法,工艺流程如下: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附加层施工→铺贴卷材→保护层施工。

4)基层处理在铺贴卷材前,将基层表面的浮浆及松散颗粒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坚实平整,无空鼓、起砂现象,无外露钢筋头。

找平层表面应干燥。

5)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基层表面满涂一道用汽油稀释的冷底子油,涂刷应均匀,不露底,待其表面干燥后(手感不粘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附加层施工在转角处、阴阳角、管根、排水口等特殊部位,增贴一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小于500mm。

7)铺贴卷材防水卷材与基层采用热熔满粘,铺贴前进行预铺,定好位置后将防水卷材按铺贴长度裁剪好并将卷材卷起备用,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端头比齐开始铺起点。

点燃汽油喷灯,加热基层与卷材交接处,喷灯距加热面保持0.5m左右,幅宽内卷材底表面加热要均匀,往返喷烤,观察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底面层熔化到有光泽发黑时)滚动卷材,要求用力均匀,不窝气,使其底面与基层粘贴牢固。

卷材的侧边搭接不小于100mm,端头搭接不小于150mm,接缝处要用喷灯热熔粘贴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合格,随即用小铁抹子压缝,刮封接口,防止出现张嘴和翘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水层。

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mm。

8)保护层施工: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经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平面做4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保护层为抹20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4.3、水池底板施工4.3.1.底板钢筋1)底板钢筋的连接方法:采用搭接连接。

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35d且不小于500mm,对非搭接接头钢筋在同一截面内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

2)底板钢筋端部弯锚长度均按15d施工,并上下钢筋绑扎牢固。

3)钢筋排放顺序:底板钢筋按东西向作为主受力方向考虑,南北向钢筋放在内侧。

4)底板下排钢筋保护层为20mm,上排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下铁垫块采用豆石混凝土垫块,厚度40mm,垫块距底板边距离为600mm,中间按1m间距梅花型摆放,垫块必须垫在下铁下排钢筋下。

底板上铁用马镫铁做支撑。

马镫用Ф20~Φ22短钢筋制作,间距1.5-1.8m,马凳高度根据上下铁钢筋直径和马凳位置确定,一般在一个方向h=板厚-2个保护层厚度-下铁双层钢筋直径-扣上铁钢筋直径;在另一个方向h=板厚-2个保护层厚度-下铁单层钢筋直径-扣上铁钢筋直径。

4.3.2、底板混凝土1)底板与墙体施工设在底板上反300mm处,底板浇筑时必须支设导墙模板,模板采用多层板为面板,50*100木方为龙骨,单面支模,模板加固采用与绑扎的附加筋焊接的方式加固,2)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压光处理,表面压光不得少于三遍。

3)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浇筑,中间不得设施工缝,或出现冷缝。

4)墙体施工缝按下图处理:5)橡胶止水条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底板导墙上口的水平施工缝增设橡胶止水条,橡胶止水条规格为20*30mm,放置在导墙留设的凹槽内,每间隔1.0m用钢钉定牢,若外墙导墙高度不一样,造成止水条不在同一平面上,在高低相接处,止水条要保证连通。

高低相接处止水条不得有接头,平面部位止水条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并进行固定。

4.4、水池墙体施工4.4.1.钢筋绑扎注意事项1)墙体钢筋采用一次插筋到顶的方式施工,墙体钢筋中间不设接头。

2)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外侧为20mm,内侧为40mm。

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圈控制。

3)钢筋施工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不得与防水胎模墙体进行顶、拉。

4)钢筋绑扎操作必须轻拿轻放,穿插竖向、水平钢筋时,钢筋端头不得碰撞防水保护层,堆放钢筋时不得斜靠在防水胎模墙上。

由于意外损坏防水层后必须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及时修补。

5)防水一侧钢筋绑扎绑丝端头应全部朝向混凝土墙内。

6)钢筋保护层应选用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并绑扎在钢筋上,不得使用梯子筋和钢筋撑铁直接顶在防水保护层上。

4.4.2.墙体模板1)墙体模板采用单面支模,模板体系为15mm厚多层板面板,100*100mm 木方为次龙骨,竖向使用,间距300mm ;主龙骨为D48钢管,水平使用,间距600mm ,与次龙骨木方采用绑扎固定或用100mm 钢钉固定,2)为防止单面模在浇筑砼时上浮,在浇筑底板砼时,应预埋地锚,且加强单面模的支撑系统,保证单面模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见下图)3)底板混凝土浇筑应在墙体根部预埋Ф16钢筋地锚,以便于支模时焊接模板顶针(见下图),墙体中部应尽量减少使用模板顶棍,必须施用时,得使用止水顶棍且在防水卷材一侧焊成T 字型。

墙筋,为防止破坏防水保护层,其端头套塑料套)防止模板上浮连接杆1400外墙防水240厚砖导墙模板100×100木楞(竖楞)@40018mm 厚涂膜复合木模板(单面模)砼护坡桩800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示意图700600600600600400400400400与中间墙体架子顶牢1100*100木方钢管背楞一1预埋地锚间距900,焊顶针控制模板GG地锚间距12004.4.3、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施工严格按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泵管不得冲向防水面放灰,并且严格按分层浇筑要求分层浇灌,每步浇灌高度不得超过4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