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代建制”管理模式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浅谈“代建制”管理模式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浅谈“代建制”管理模式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摘要:“代建制”突破了建设模式的传统格局,给项目参与各方带来对创新方式的系列思索。

本文通过阐述“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分析目前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代建制;模式;风险;管理;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也为投资和建设体制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建设工程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的一个方向。

“代建制”作为一种同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新型工程管理模式,已被广泛认可。

但目前代建制发展尚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给代建制的实施带来一定风险。

一、“代建制”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综合目前国内的代建项目风险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风险辨识没有形成体系,风险划分长期缺乏统一标准,不能体现这种管理模式特有的风险特征。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只是着重于风险的定性归类,如何量化分析风险,缺少一套完整实用的代建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三)常用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应用于数据库的实例不多。

由于原始资料和数据匮乏,导致代建项目风险理论研究与实践脱钩,作为建设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必要建立系统、完整的代建项目风险历史数据库。

(四)目前研究还不能明确划分参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认可代建单位的法律地位,参建各方关系错综复杂,责、权、利分配不合理会产生代建管理风险。

二、目前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
(一)竞争式代建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设立市场准入条件,以公开招标等采购方式来选择代建单位,而代建单位则通过收取管理费和获取投资节余作为管理收益。

优点: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效益,规避权力寻租和转移项目风险、控制规模。

缺点:一是必须配备各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规避潜在风险;二是由于管理收益与投资节余挂勾,可能会存在因追求节余而降低质量、损害委托单位利益的现象。

(二)集中式代建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组建非盈利常设性代建管理机构,对投资项目实行集中代建管理。

优点:一是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二是便于政府管理和各监督部门监督;三是能够完成时间紧迫的应急代建项目。

缺点:一是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且无法根据规模变化调整人员投入;二
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没有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参与各方权、责、利不明确。

(三)指定式代建模式
该模式是指定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代建管理,企业化经营方式。

优点:代建单位可以很好地理解政府意向,对政府来说,管理起来更方便、更有效。

缺点是:一是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有行业垄断性,不利于代建单位管理水平提升及代建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无法体现投资激励机制,相关各方容易形成利益合谋,可能会提高建设成本。

三、“代建制”管理模式存在的风险
代建制风险的分析,基本遵循风险因素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代建制”管理模式可能存在如下风险:
(一)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通常是因为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外部保障因素的缺失及政府方面的人为干预引发的风险。

(二)制度保障风险。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监理等涉及建设各方的相关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的对各方面行为界定的制度保障,缺少有效约束,任务落实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这是主要风险。

(三)主体风险。

是代建单位的专业能力不能胜任,致使代建过程存在很多隐性风险。

(四)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工作的风险(可消灭风险)
和工程风险。

(五)代建实施风险:
1.代理风险
一是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不遵守委托代理合同约定,因自身及部门利益而干涉项目管理过程,导致代建工作无法顺利实施。

二是竣工验收单上通常只有四家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签章,没有代建单位的签章,代建单位法人地位无从体现,业绩无法登记,对其考核、升级和管理带来困难。

2.开工前风险
项目建设的前期手续,随着建设项目代建单位的参与,逐渐由代建单位代办和管理,但是目前尚无相关制度规定予以保障和支撑。

代建合同签订后,前期配套手续的办理就成为焦点问题。

3.合同履行风险
代建合同是管理核心,合同履行过程中,各方都应依据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责任和权限,进行充分地沟通后,方可实施行为。

不然,合同履行过程中就会各种风险。

4.造价控制风险
一是代建过程中,代建单位关注的重点多是中标标价格及过程鉴证和结算造价,而常常建会忽略项目立项和设计阶段,而项目立项阶段对于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应在60%
以上。

二是施工过程代建控制理论不成熟,方法不完善,缺乏制度保障,代建单位在合同谈判、过程控制方面不能发挥其专业优势。

以上两点都会造成控价控制风险。

5.协作风险
代建项目管理,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协作能力要求会更高。

各工程技术、经济、法律、造价等方面的人才不但要有与工作相匹配的专业能力,还要善于沟通协调,及时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不影响代建工作的开展
四、“代建制”管理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对策
代建制的成功推行,促进代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

但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代建制的研究及实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推进代建制的发展。

(一)强化代建制的立法与制度建设
以法制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明确代建单位和项目业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代建制的推行,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保障及相关各方的积极配合。

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约定各利益方的责、权、利,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代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规范取费,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国家尚未对代建管理费用统一规范,易产生无序的市场竞争现象。

当务之急,是明确取费标准,规范代建内容
和行业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代建单位主要精力投入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管理上,保障代建管理质量。

制定代建取费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及特殊情况,尤其应关注项目复杂程度、工期、质量、参与各方介入时间及代建单位的权利和责任等。

(三)规范合同范本,统一口径
对设计变更、招标管理、设备材料采购等工作进行调整、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条款,明确代建工作范围及双方责、权、利,避免因合同内容引发的风险。

(四)成立项目协调小组,加强管理
成立代建项目协调小组,专门协调日常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之间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障各方的利益及代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进行风险评估,合理制定措施
预测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采取技术、经济手段,尽可能地避免风险或降低风险概率,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制定措施时,要考虑风险分担、控制成本合理估算、降低成本等问题。

(六)强化各方协作,进行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就是运用一些经济、技术手段,合理合法地将风险转移给参建各方,或以投保方式转移到社会保险行业。

它是一种有意识地主动承担风险行为。

随着风险的转移,控
制费用也一并发生转移。

五、结束语
代建制的提出和实施,是投资管理和建设管理行业的改革。

这种管理模式,有利地解决了资金、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强化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在减少机构和人员设置、提高政府效能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这种模式的推行,也有利于发展投资和建设管理体系,提升投资和建设管理层次。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下的风险防范[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
[2]高俊芳.“代建制”管理模式下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04).
[3]张全莉.项目代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管理观察,2009(09).
[4]马铮铮,梁学杰.代建制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J].天中学刊,2011(02).
(作者单位:李丽光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孙明禄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