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电影《挪威的森林》解读村上春树作品中的迷茫和孤独

从电影《挪威的森林》解读村上春树作品中的迷茫和孤独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ywx201210035.aspx
真是个心情说变就变的人。…本来她具有十分出色和完美
的才能,却直到最后都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个也要干。这
里也得改——头脑里转来转去的净是这些东西。可怜的木
月!”从这几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木月是一个极度被性格压抑 而没有自信的人,但是事实上木月很想被人认可,成为一 个强大的人,但现实没有成全她并且她也不愿意面对现实, 随着这些内心的冲突进一步加深,木月愈发迷失了自己。 电影中,陈英雄对于木月的死没有详尽的描述和诠释。 而是将木月直接放到了影片的开头。影片开篇,木月在车 内自杀,让很多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云里雾里。从这一点 上讲,陈英雄的处理是比较失败的。作者的意图和主人公 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很好的描述。 (二)孤独、自卑的直子 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对直子的描述特别多, 直子也是令人感觉最孤独的人,相比较渡边更为孤独。直
学院东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076团珏圈树作品中的迷茫和孤独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于丽君,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电影文学 Film Literature 2012(10)
而活的时候,固然是好的,但为自己而活却也不是恶的。”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渡边虽然孤独但不是不幸的,他的不幸 更多的在于他的迷茫,以至于出现自己内心的独自:“我现 在在哪里?”浑浑噩司基地生活了太长时间,保持着与世界的 疏离感,当面对现实的时候突然不知所措,这种迷茫感的 程度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得到的。 导演陈英雄对这部电影中处理的最到位的就是渡边这 个人物了。尤其是影片的结尾部分。渡边坐在海边号啕大 哭,对直子完成最后的思念,另一边送走了找回7年前青 春的玲子,并且在门外倚着墙打电话给绿子,做出自己心 中最终的抉择也是某种成长的选择告诉绿子自己想要一切 都从头开始。处理得简单,到位,将人物内心很漂亮地刻 画了出来,对村上春树思想的解读也比较到位。在剧目终 了时,渡边回忆,“四季更替,我与死者之间的距离亦随之 急剧拉开,木月还是十七岁,直子也依旧二十一,直到永 远。”此刻,银幕中人物的生死、悲喜都随着岁月和命运, 无奈地谢幕。结尾悲情、惆怅,弥漫着特有的村上春树的
风格。
三、结语
无论是电影版还是小说原版,无处不在的迷茫和伤痕, 让每一个喜欢村上春树的人都唏嘘不已。毁灭和情欲,希 望和迷茫等青春特殊元素是充斥在其中最为主要的关键词。 对于自杀,村上春树有着绵长、迥异的理解,具体而言, 作品中提到的“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 分永存”,是作者通过渡边来对一个个自杀事件做出的最好 的解释;对于爱情,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处处克斥着青春和 欲望的矛盾,“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 是实证。因为在17岁那年5月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 同时也俘获了我。”直子的这句话将矛盾的原因,将忠诚与 现实描绘到了极致,所以在《挪威的森林》中,大多数的 恋爱都是由迷茫与孤独引起的,于是这种爱情也不会得到 理想的结局,同时也留下了即使渡边最后能与绿子在一起 会不会幸福的思考。 总之,在村上春树这部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无 论是从人物刻画还是情节设计上都充斥一种迷茫与孤独的 心态,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林少华老师在前言中写道:孤 独和无奈在村上春树这里获得了安置,作为一种自我保全、 自我经营、自我完善。一种孤独自守、自娱、自得、自乐 的情怀。作者藉此在熙来攘往的灯红酒绿瞬息万变的世界 上建造了一座独门独院的“小木屋”。显然《挪威的森林》 不是一部青春励志小说,但是在阅读与思考中,通过认识 这种迷茫与孤独将会对读者产生更多的积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慧春,徐芸芝.透析《挪威的森球》中都市人的生存现 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03). [2】张卉.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意识[D].呼和浩特:内蒙 古师范走学,2007. [3]陈卉,论后现代小说中的“孤独”情结[J].甘肃高师学报。 2004(06).
[作者简介】于丽君(1982一).男,浙江绍兴人,浙江越秀外国语
一、电影《挪威的森林》对村上春树的诠释
《挪威的森林》讲述的是青春恋爱故事,发生的主要场 景在东京,讲述了主人公渡边与两个女孩子之间的感情纠 葛。小说开篇一首在汉堡机场播放的《挪威的森林》勾起 了男主人够渡边对自己二十岁记忆的感伤,这首抑郁《挪 威的森林》同时也奠定了这部作品的根本基调。渡边的同 学术月自杀一年后,渡边与木月的好友直子不期而遇并发 展了一段恋情,直子是一个娴静腼腆、多愁善感的女孩子, 两个人只是重复地在东京的街头并肩行走不止或停步不前。 在直子20岁生日的时候两人发生性关系,随后直子则失 踪。几月后渡边得知直子住进精神疗养院并去探望直子, 分手前表示一定会等待直子。随后渡边认识了野性未脱、 神采飞扬的绿子,在他面对绿子大胆的表白与迷人的活力 时,他虽然对直子的病情与似水的柔情念念不忘但是仍旧 难以抵抗。不久后渡边便收到直子自杀的消息,于是开始 失魂落魄地四处旅行来排解心中的迷茫。 在《挪威的森林》这部作品中似乎充满了无限的忧郁 以及这些忧郁带来的伤感,通读全书后竟然会使人觉得找 不到任何一件值得令人高兴或者是很完美的事情。随着作 品基调的奠定与情境的不断更换,读者很容易被一种孤独 的气氛包围,在小说描写主人公渡边求学的细节中,读者 会发出一些久违的共鸣,感觉天空总是蔚蓝、干净与忧郁 的,而当渡边试图面对现实的时候,真爱的无价与性泛滥 的低俗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很孤独而 且从来不被人理解也不苛求别人理解但是又充满了迷茫, 一直想知道“我在哪”或者“我是谁”。在这本书中看到 的寂寞与悲哀,看到的许多被压抑后的欲望与选择,能够 给予读者很大的震撼和思考。 不过在电影中,尽管陈英雄很忠实原著,却对细节处
万方数据
子的世界很小:姐姐和以前的木月、后来的渡边以及最后 的玲子,所以说直子是《挪威的森林》中名副其实的孤独 人。而命运似乎在向人们彰显它的能力,在彰显它能做得 更多,于是姐姐和木月的死使直子的世界显得更加空洞, 加速了直子的自闭。对于直子而言,她一直不能像她的姐 姐一样独立,她需要更多的依赖,而一直依赖的木月走后, 直子开始了迷茫。不懂该如何去生活:“不知道到底应该怎 样同别人交往了,甚至不知道究竟怎样才算爱上一个人”。 虽然直子和渡边都面对了木月的死亡,但是直子不能像渡 边一样通过死是生的一部分来完成对自己的救赎,在这种 迷茫中,直子开始怀疑什么是爱。渡边完全进入到她的生 活中后,她又再开始怀疑什么是忠诚:“木月死了,在直子 内心里,渴望着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木月,来爱自己,和 自己在一起,可是另外一个声音告诉她说她“按理不该说 这样的话”。直子的自卑从对木月到渡边的爱中从未停止 过,认为自己没有权利要求别人来爱自己,即使渡边从行 动或内心上去拯救直子.直子还是会有“我不值得被爱” 的心理,这种心理源自于直子内心的矛盾,在现实与自我 面前衡量不了自己的选择,世界改变不了直子的想法,直 子的死无论是在实践自己的忠诚还是在逃避都是直子孤独 的世界以及迷茫的内心所决定的。这就是村上春树所想表 达的思想。 (三)缺少被疼爱的绿子 在电影中,绿子的形象演绎得比较到位,她是在整部 电影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人物,她的性格与木月、直子或 是渡边都迥然不同,活泼开朗并带些孩子气的感觉能够使 《挪威的森林》压抑的气息稍微舒缓一点。但是仔细看看绿 子的经历,那种情况并不比任何主线任务的情况好多少。 在小说中绿子对父亲的描述可以看出其父亲不是一个非常 苛刻的人,但是忽视对绿子的关心,这也是绿子能够保持 自由甚至有点不成熟的性格的原因之一。绿子相比较直子 会显得更加现实,更加敢于面对。绿子父亲被病魔折磨, 母亲早已去世,她能把去医院当成功课一样并没有那么多 的眼泪,同时可以轻松地告诉渡边父亲去乌拉圭玩了,这 无疑使我们看到了绿子的坚强,这份坚强在《挪威的森林》 正是极度缺乏的。但是也使读者感到绿子缺乏对父爱、母 爱的概念:“在过去20年的人生当中,我连一次、哪怕一 次都没撒娇任性过。爸爸、妈妈压根不理我这个碴儿;他 也不是那种类型,我一任性一撒娇他就发脾气,吵得不欢 而散。”从这一点看,绿予的父亲、母亲并不合格,绿子这 个缺少被疼爱的形象也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孤独感 是相对积极的。 (四)渡边的惆怅 “若问自己现在所做何事,将来意欲何为,我都如坠雾 中。”渡边的一切行为使人感觉到他对身边的任何东西没有 任何的欲望,或者是渡边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对什么东西 产生欲望,渡边的这种迷茫贯穿了整部的小说,以他为主 线的故事好似都是任何事发生了就发生了,他一直处在一 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轻微自闭是渡边最显著的特点,不主 动与人接触,也不排斥与人交流,这就决定了渡边孤独的 内心但是也决定了渡边的独立。渡边是如此独立:他不像 直子一样怕给别人带来麻烦,也没有像木月一样想变成强 者,更没有像永泽一样适应社会的规则,渡边的生存好像 一直是为了自己在生存,纪伯伦说过一句话:“当你为别人
从电影《挪威的森林》‘ 解读村上春树作品中的迷茫和孤独
■于丽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 村上春树是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日本本土乃至世界都掀起了风靡热潮,在他的 作品中总是流露着淡淡的哀伤并充满着迷茫与孤独,这种特质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对读者的灵魂产生震撼。 2011年由法国籍越南导演陈英雄执导,日本实力派演员松山研一、菊地凛子担纲主演的《挪威的森林》在我国国 内上映,电影上映引起了观众追捧。本文试从这部电影入手来解读村上春树作品中所特有的迷茫与孤独。 [关键词】村上春树;迷茫;孤独;作品研究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很美的电影,导演陈英雄发挥 了其最擅长的优势,将长镜头和运动镜头运用到了极致. 在光影交错、吉他声回荡中。怀旧的感觉和淡淡的忧伤呼 之欲出。不过,尽管陈英雄的画面无可挑剔,但对故事的 把握和对细节的处理还是颇有争议的。村上春树特有的孤 独、迷茫、阴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那么村上春树的 精神主旨以及艺术特色到底该当如何解读,笔者试从两方 面人手。 理不太到位,直子自杀的原因。渡边焦虑的体现,对绿子 出现的铺垫,都处理得比较生硬、直接,远没有原著形象 丰满,充实。也正是因为这样,那种青春期的迷离感和孤 独感以及情欲与纯真的交错和矛盾,没有得到完美的勾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