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doc

关于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doc

关于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
Ml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重点是查阅学校开设的各专业制定的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教职成[2011]64号)中,对设置专业的基本依据、设置条件、设置程序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在设置条件中,要求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 2号)等教育教学文件有关要求,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实施性教学计
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又称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文件。

它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的整体规定,是学校全面展开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教学计划分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

指导性教学计划由教育部或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制定和颁发。

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学校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及有关行
业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

实施性教学计划由以下部分组成: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课
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实习教学计划表和有关教学计划的说明。

其中的实习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实习教学目标(含学生毕业应达到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标准)、教学
实习课题和实施要求、生产实习安排、时间分配等。

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教职成[200U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等19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X教职成[2003]99 号)。

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具体构成见下图:
M4-1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要素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

课程设置是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是对各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门类的规定,及其在各年级
的安排顺序和是学时分配。

课程设置是学校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设置予以规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

课程设置中的每门课程(含独立设置的实习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均应有教学大纲。

学校应采用部颁和省颁的教学大纲。

无统一教学大纲的课程,学校应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教学时数,组织教研组制订教学基本要求,经教务部门审核,分管教学校长审批后执行。

教学大纲又称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重要的教学文件。

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 3号)、《中等职业学校德
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 6号)是指导以上各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

教育部2001年开发的《中等职业学
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教职成[2001]5号)中,对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都制定了课程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由以下部分组成: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设施、考核与评价及必备的教学设施要求、有关教学大纲的说明。

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应在课程开设前备齐。

以上三者的关系:
每个专业(学制)都要有实施性教学计划(或称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包含课程设置(即该
专业〈学制〉要设置哪些课程)课程设置中的每门课程(含独立设置的实习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均应有教学大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