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管理经济学第三章

【2019年整理】管理经济学第三章

2019/4/10 12
这个规律揭示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客观 联系,因而对于研究投入和产出之间的 关系是很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并不是 任何投入都能带来最大的收益,更不是 投入越多,收益一定越大。正因为这样, 尊重这一规律,依据管理学的“木桶原 理”,加强对组织的薄弱环节投入数量 和组合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组织改革措 施的配套性、相关性加以研究,对于提 高经济效益和正确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在变动投入要素量刚 开始增加时,总产量增加的比较快,以 后随着变动投入要素的继续增加,总产 量增加速度会越来越慢,到后来可能停 止增加,甚至下降。
5
• 平均产量(AP):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他
的诸投入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 变动投入要素的产量,数值上等于总产量除以 变动投入要素的数量。如劳动力是变动投入要 素时,则可表示为:APL = TP/L • 边际产量(MP):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每增 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引起总产量的变化 量。 其公式为: ΔTQ dTQ MPL = = ΔL dL
2019/4/10
6
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 量三者间相互关系?
经典个案:印刷厂车间的例子 (P106)
2019/4/10
7
1、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为正值时,总产量曲线 呈上升趋势(斜率为正值),此时增加 工人能增加产量;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 总产量曲线呈现下降趋势(斜率为负 值),此时增加工人反而使产量减少;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见图4-1(p108页)
2019/4/10
1
一、关于生产的几个基本概念与认识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 资源,如土地、原料、设备、劳动 力、资金等。 企业生产:把投入的生产要素转变 为市场需求的产出(产品或劳务) 的过程。 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所能 产出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019/4/10 13
(三)如何确定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 量?
即假设企业的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 是固定的,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如劳动 力)的投入量是可变的,请回答这种可 变投入要素究竟投入多少才是最优? (最经济)
2019/4/10
14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 1、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在可变投入 要素一定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 量会使企业的总收入增加多少。 即: MRPy = ΔTR/ Δy = MR•MPy 2、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支出:在可变投入要素 一定投入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 量会使企业的总成本增加多少。即:MEy = ΔTC/ Δy
2019/4/10 16
综合案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
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长期执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的产物,是国 有企业中存在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之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入,1998年,政府提出:决心花三年时间,基本 解决国企裁员的问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2005年七年间,国 企裁员累计近3000万。裁掉60%的国企人员,这个 速度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下岗职工”,一度 成为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新词语。
2019/4/10
10
总之:
MP>0, TP↑ MP<0, TP↓ MP=0, TP最大 相应L最优 MP>AP, AP ↑ MP<AP, AP ↓ MP=AP, AP最大 相应L最优
2019/4/10
11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条件不变,增加 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 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 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量之后,再增加投 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但要注意两点: (1)收益递减规律是以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固 定不变,只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前提的; 收益递减的原因就在于增加的生产要素只能与 越来越少的固定生产要素结合。 (2)这一规律是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的。如 果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就不再适用。
2019/4/10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当边际产 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 下降趋势;当边际产量与平均产 量相等时,平均产量为最大。
2019/4/10
9
3、平均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 (讨论)
当平均产量增加,总产量? 当平均产量下降,总产量是不是也 下降? 当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时,平均 产量达到最大值,那么总产量如何?
第三章 应用
生产理论及其在管理决策中的
本章重点、难点: 生产函数从理性思路上启示我们:依靠各种要 素投入量的合理组合才符合集约型发展的要求。 线性规划模型启示我们:要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提高对现有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 规模收益递增(减)法则启示我们:评价组织 经济效益应把投入规模与产出收益作为一个有 机整体加以考虑。
2019/4/10
15
单变量可变要素投入利润最大点的确定依据:
可通过MRPy与MEy间的大小来判断利润最大点: 1、当MRPy>MEy时,说明此时企业的利润不是 最大,因为增加y的投入,还能增加利润; 2、当 MRPy<MEy,说明此时企业的利润也不 是最大,因为减少y的投入量,反而能再增加利 润。 3、当MRPy=MEy时,这时,企业的利润为最大, 可变投入要素y的投入量为最优。 见例4-1 4-2,P112页
2019/4/10 2
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为:
粗放(增加投入量)
Qmax=f (x1,x2,…,xn)
集约(合理组合) 通常情况下,通过增加要素投入量来增加 产量是粗放生产;而通过投入各种要素的合理 组合来增加产量是集约的生产。
2019/4/10 3
生产函数的分类
a) 单变量(短期)生产函数:企 业在此期间内,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的数量是变的,显示动态,如劳动 力或原材料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数 量不变,显示静态,如厂房、机器 设备等。 b) 多变量(长期)生产函数:企 业在此期间内,所有投入要素的数 量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存在固定不 变的要素。
2019/4/10 4
二、单变量(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及其 相互关系 总产量(TP):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某 一变动投入(如劳动量L)与某种不变要 素(如机器台数M)相结合所能生产的最 大产量。其函数关系式为: TPL = Qmax = f ( L, M )
2019/4/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