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储备库安全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主要工程质量控制点 (2)二、建筑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质量评定标准SY4025-93) 11三、道路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实施细则(质量评定标准SY4033-93) 17四、管道线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8)五、钢制容器制造监理细则 (20)六、给排水、通风空调、卫生、消防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1)七、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2)八、安改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 (26)九、作业区、库区工程 (31)十、造价控制及进度控制 (37)十一、HSE管理体系 (40)一、主要工程质量控制点1、泵类设备安装质量监控要点2、工艺管道安装质量监控表3、自动化仪表安装质量控制要点4、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5、设备及管架基础工程质量控制要点6、管道线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7、土建工程8、关键施工环节的监理方案1.管线焊接与防腐控制方案1.1管线焊接一次合格率1.1.1管线焊接一次合格率是管道工程建设水平的标志,因此,必须从“人、机、料、法、环”影响质量因素的五个环节作为控制点,协调有关各方,作好控制工作。
1.1.2把好人员关把好焊工资格认定关和焊工资格动态评定关,对思想情绪不稳定,影响焊接质量的焊工进行岗位调换,确保人的因素符合要求。
把好检验人员关,各项检验人员应经培训上岗,施工过程中,做到记录准确,符合规范,对不符合规范的项目,及时提出,按要求进行处理,确保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1.1.3把好机械设备关承包单位必须严格按投标承诺配备坡口加工机、焊机、内对口器、加热器、吊管机等对焊接质量影响大的关键设备。
设备进场前,进行检修、维护、保养一遍,使设备性能达到施工要求。
为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发挥高效,要求承包单位每个机组有一个接受过焊接设备厂家或代理商技术培训,精通焊接设备原理和机械结构的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
项目部设置了机修组,有专业技术员负责焊接设备技术咨询和维护、维修工作。
1.1.4把好材料关为保证焊后焊道错边量不大于规范规定,组对的管口除园度满足规范要求外,在布管前,设置专人对防腐管端部150mm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测量,确保相临管口周长差不得大于5mm。
控制布管人员根据防腐管端检查人员标注的管口周长,挑选管口周长级配相当的管子布管。
焊工在使用焊接材料前应对焊接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焊丝包装应密封完好、焊丝盘绕均匀,无乱丝现象,表面光滑、洁净、无锈蚀及其它污物。
焊条药皮应均匀紧密的包覆在焊芯周围。
不应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凸节等缺陷。
焊接材料使用前,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且分类堆放,底部铺放木方条,离开地面200mm以上,每种货堆间距400mm以上,每种材料设置标签,标明材料名称、规格、自编批次号、进货日期等。
室内相对湿度应小于60%,在环境湿度大于60%地方或季节应设除湿设备。
严禁受潮气、雨水、油类等有害物资的侵蚀。
焊接材料使用前,每个作业机组设一个焊接材料库,焊接材料的保管、发放设一名专人负责,并填写好焊接材料的发放记录,每天按用量领取,避免剩余的焊条重新烘干。
焊条在使用前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烘干,焊条烘干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详细的烘干记录。
当天未用完的焊条统一收回存放。
低氢型焊条重新烘干后应首先使用,重新烘干次数不得超过2次。
每根焊条宜连续焊完,焊完的焊条头放在各自的回收筒内,不得随意丢弃,集中处理。
1.1.5把好施工工艺关在焊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选定的焊接工艺施工。
当改变焊接工艺时,应重新进行试验和磨合,确保焊接质量稳步提高。
在管道组对前,应将坡口两侧25mm范围内的起鳞、磨损、铁锈、渣垢、油脂、油漆和其它影响焊接质量的有害物质清除干部,使焊接坡口表面均匀、光滑,并呈现出金属光泽为限,禁止清理管口时,造成伤害母材。
1.1.6把好施焊环境关管道采用沟上组对时,每个管子下面应设置1个管墩,保证管底与地面的距离为0.5m;管墩可用土筑并压实或用装填软土的草袋堆筑;确保施焊操作空间。
当湿度超过规定值时,可采取一定措施,使湿度降到允许值,方可施焊,否则不得施焊。
当风速超过规定值时,可采用防风措施,使风速降到规定值,方可施焊,否则不得施焊。
施焊过程中,应保持层间温度,当层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应进行加热处理。
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建立奖惩制度,提高人的积极性和设备完好率。
1.1.7管道防腐层补口、补伤和保护决定管道使用寿命的因素是管道防腐层质量,防腐层质量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设计质量,二是施工质量,三是保护质量。
1.1.8喷砂除锈,保证底漆与钢管的粘结力管道补口采用喷砂除锈的方式进行施工时,砂料采用水洗石英砂,砂质应纯净、颗粒均匀,粒径控制在2-4mm,并且进行凉晒、干燥,确保除锈等级达到Sa2.5级。
对于喷砂施工时,如果管口存在潮气(露水),必须先用加热器对管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400C以后再进行喷砂除锈,避免出现黄斑。
在喷砂除锈的时候,将管道补口搭接部位的防腐层打毛,为了使边缘整齐,不伤及搭接外的防腐层,在两侧用胶皮对管体防腐层进行保护。
1.1.9控制施工环境补口施工应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对于风天必须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对于超出施工环境最低要求的恶劣天气(雨天),坚决杜绝施工。
风天采用折叠式防风棚对施工环境进行防护,保证管道补口作业的正常进行。
1.1.10加强检查、控制要因焊接飞溅物是影响补口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求焊工施焊完毕后,对焊口及其附近的飞溅物进行彻底清除,以保证涂层的施工质量。
在喷砂除锈后,应对钢管表面进行再次检查确认,确保表面无飞溅物、无棱角。
涂层成膜后,应进行涂层厚度测量,严格按照涂层施工要求进行。
当涂层施工完成后,达到电火花检测条件时,应进行第一次电火花检测,对于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
在准备下沟之前,对拟下沟的管段采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漏,发现漏点后立即进行补口作业。
在下沟时,用电火花检漏仪随同下沟设备之前进行检漏补伤,确保管道防腐层整体质量合格。
1.1.11防腐层补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对损伤处管体进行清洁、切除缺陷、除锈,并按照设计要求正确使用补伤涂料。
1.1.12运输储存阶段防腐层保护钢管的汽车运输应符合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装管高度不宜超过规定。
运管子时严禁超高,高出拖车立柱或车厢部分不得超过管径的三分之一,立柱必须齐全牢固。
管子装卸必须使用专用吊具,轻吊轻放,严禁摔、磕、碰、撞。
在管堆上吊运管子时,必须自上而下一层层吊,严禁从下层抽吊。
防腐管装车时,管子与车架或立柱之间、防腐管之间、防腐管与捆扎绳之间应妥善设置软质材料衬垫,捆扎绳外应套橡胶管或其它软管。
装车时管下应垫稳,全车厢捆牢后方可起运。
运管材的车辆应中速行驶,避免急刹车,防止管子移动而损伤防腐层。
防腐管应分层码放,堆放高度不超过3米。
管子距地面应大于200毫米,每层防腐管之间应垫放软垫,最下层管子的下面宜铺两层枕木或沙袋,并应用楔子楔住管堆,以防滚管。
1.1.13布管组焊阶段防腐层保护堆管场地应平坦,无块石、积水或其它坚硬的物体,必要时在防腐管下面垫两条土埂。
堆管位置应远离高压线,并尽量靠近管线,管堆之间距离不宜超过200米。
布管前应铺管墩,每根管子下面铺两个管墩(沙袋、草袋、软土),保证钢管与地面任何一点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1.1.14管道焊接时的防腐层保护管线焊接时,为保证焊接飞溅物不烫伤防腐层,应在管口两端铺上两块胶皮,同时电焊地线卡子要绑上柔性材料。
1.1.15下沟回填阶段防腐保护下沟前,应检查沟内是否有塌方、石块、积水等。
管道下沟严禁使用推土机或撬杠等非起重工具,宜使用吊管机,吊点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下沟时,应避免与沟壁碰撞,必要时在沟壁突出位置垫上木板或草袋。
下沟后要立即组织细土回填,原土回填时,应顺着管沟将原土抛入沟内,禁止将大块石填入沟内,石头回填粒径不得超过250mm。
1.2电气、仪表自控工程施工安装1.2.1电气、仪表自控盘、柜的安装1.2.2电气、仪表电缆的敷设1.2.3全部的在线就地显示仪表和传感器、变送器,要校定校验。
特别是温度压力、仪表、转速开关流量计等。
1.2.4严格按照外商提供的端子表施工,完成全部仪表自控部分安装施工,按照仪表自控专业施工规范标准要求完成全部自控系统静态测试。
1.3机组试运检测1.3.1对卖方提供的机组试运行方案,认真领会并进行沟通。
有异议的地方及时提出,力求思想统一。
再按投运步骤、编制运行记录表。
逐项检查落实,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监理随时监督。
1.3.2单机试运1.3.2.1对于驱动系统,当电路及附属系统安装完毕、试压、吹扫及气密试验合格,电气、仪表具备投运条件后,方可转入机组无负荷运转。
启动马达投运,当机组未达到点火转速时,严禁将燃料气投入燃烧室,机组进行冷态升速。
当发动机转子的转速达到点火转速时,应向燃烧室投入空气和燃料气,进行点火。
当达到脱扣转速时,启动马达停转。
按技术文件升速,升温的规定,继续进行暖机,直到达到规定的空载转速。
调整轴流压气机出口压力信号与转速的对应关系,并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后。
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并作好单机运转全过程的运行记录。
●主、附机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音响。
●各轴承的振动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观测各部位的轴承温度,轴振动,轴位多。
●电气、仪表、自控保护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且要求动作灵敏准确。
●附属设备、工艺管道运行正常,应无异常振动和卸漏。
1.3.3机组空负荷联运●机组空运前的准备(1)机组的轴对中及联轴器的连接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2)在机组试运转时,有关电气、仪表、自控联锁等必须投入运行。
(3)盘劝转子,检查压缩机内部有无磨擦和异常声响。
(4)全开压缩机的入口阀、放空阀、防喘振阀。
1.3.4机组试运行应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4小时,经全面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组应无异常声响。
(2)润滑油压、密封油压、控制油压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测定轴承进、出口油温及轴承温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3)电气、仪表、自控保护装置运行良好,动作准确。
(4)附属设备、工艺管道运行良好,无异常振动和卸漏。
(5)机组轴振动,双振幅值应符合技术规定。
1.3.5机组带负荷试运●启动运行应注意的要点:(1)负荷联运只有在机组空运合格后方可进行。
(2)机组在升速时应快速通过轴系的各临界转速点。
在升速、升压的操作中应避开防喘振点。
(3)从空载到灌载,应是逐级加载,即:1/4 1/2 3/4 1但时间不应超过4分钟。
对于泄载应是从满载递减至零,应注意连续性和稳定性。
满负荷连续运转时间,卖方技术资料中规定72小时无故障。
(4)编制运行记录表格,取全各项运行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