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活动一孙悟空大闹天宫

教学活动一孙悟空大闹天宫

教学活动一:《孙悟空大闹天宫》设计意图: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目标:1、观察动画片中人物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会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1、幼儿与父母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VCD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

3、《大闹天宫》动画片。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二)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如:(1)在播放天宫场景时暂停并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这里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场景的变化,说出自己的感受。

(2)全部欣赏完后提问:《大闹天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你喜欢孙悟空的哪个动作和造型?(3)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断。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情况,并请个别组向大家进行展示表演。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进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表演。

教学活动二:捏面人活动目标:1、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2、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3、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重点: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课件、纸、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老爷爷在干什么?你们会捏面人吗?”教师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2、看课件进一步提问:“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样的面人?我们的眼睛怎样了?老爷爷把谁都吸引来了?你们也想知道老爷爷捏了什么吗?一起问问老爷爷吧。

老爷爷又说了什么?”教师用歌词总结3、教师演唱歌曲前半部分,幼儿欣赏二、自情境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念白1、启发幼儿思考:“你们想让老爷爷捏点什么?”2、教师示范第一句,感受并学习X. XX| XX X| X X| X - | 的节奏3、幼儿根据第一句的节奏,探索后几句的说法4、幼儿完整念白,能正确的说出X. XX| XX X| X X| X - | 的节奏三、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孩子用各种动作表现歌曲。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3、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听的什么有点像?哪里像?”介绍歌曲的“京韵”特点,引导幼儿唱出京韵4、幼儿对唱歌曲四、创编念白部分歌词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都是哪个动画片里的?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西游记》里的谁?在干什么?”2、引导幼儿用:X. XX| XX X| X X| X - |的节奏创编歌词3、幼儿自由讨论4、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创编结果5、幼儿演唱创编后的歌曲活动延伸:1、提问:“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为什么?”介绍《西游记》是我国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2、引导语:你们想不想把《西游记》中的其他人也编到歌曲里?激发孩子继续演唱和创编歌曲的愿望。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学会了创编,我要求幼儿在层层的提高要求中不断地接受挑战,歌唱活动往往因为教师的反复唱而让幼儿失去兴趣,所以我以不断挑战他们而让他们不失去兴趣。

教学活动三:师徒四人行设计意图:《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孩子们百看不厌,里面的人物孩子们非常喜欢,特别是孙悟空这个人物,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

剪贴“师徒四人行”是结合主题活动“神通广大美猴王”而设计的,它可以促进孩子对师徒四人的认识。

从相关的图书上剪贴师徒四人的过程对幼儿来说不是很难,但教师也应给于他们资助探索的机会与时间,具体的引导他们完成剪贴任务,提升能力。

结合目标给幼儿准备丰富的相关的图书操作材料,充分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充分体验动手操作剪贴师徒四人,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完整的从图书上剪下师徒四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拼贴出更好的故事并画上背景图。

活动目标:1、掌握正确的剪贴师徒四人行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师徒四人,进一步了解美与丑。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关于《西游记》的图书、剪刀、浆糊、白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类《西游记》图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各种废旧的《西游记》图书,鼓励幼儿翻阅图书,了解师徒四人的人物特征。

二、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利用剪、贴、画等制作师徒四人行。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说一说,打算制作什么内容的师徒四人行。

2、引导幼儿利用剪贴旧图书的人物或自己画人物形象,制作师徒四人行。

幼儿从废旧图书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师徒四人的图画,剪下后把它们拼贴在纸上,或者添画不同的人物,组成一个新的故事,并画上背景,鼓励幼儿互相讲一讲自己拼贴的师徒四人行的故事。

三、提醒幼儿及时把废旧物品放入纸篓内,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四、鼓励幼儿把自己剪贴好的师徒四人行展示在特色区内。

相互欣赏并讲述给同伴听。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继续练习剪贴师徒四人行并组成新的故事,相互讲述。

教学活动四:猪八戒吃西瓜(一)设计思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幼儿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和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猪八戒,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特别是”猪八戒吃西瓜”这个故事,能使孩子们获得无限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猪八戒、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不同特点。

2、能运用眼神、动作、表情、语言等创造性的表现猪八戒、孙悟空的角色特征。

3、感知故事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课件、背景图、头饰、金箍棒、大耙、两个扮演唐僧、沙僧的老师。

活动过程:一、入场:组织幼儿以看大明星的形式引入情景。

(入场放课件1)今天天气真正好,幼儿园里真热闹,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你们想不想去瞧一瞧?现在咱们就去瞧一瞧,看一看了。

(順风旗圆场步带领幼儿上场,放课件2)1、观看老师现场作画引出课题。

身穿大黑袍,腿儿粗又短。

手中拿大耙,脸儿胖,眼睛小。

鼻子长,嘴巴翘。

头插两把扇,今天的大明星是——(猪八戒)他来做什么?(边说边画一角吃了的西瓜)引导幼儿说出“猪八戒吃西瓜”。

并在猪八戒和西瓜之间添画一张嘴。

2、今天我来讲一讲猪八戒是怎样吃西瓜的?(放课件3)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一遍。

引导幼儿感知猪八戒、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可根据需要进行提问,如:(1)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是谁提出去找东西吃的?(2)八戒和悟空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最后八戒去了吗?为什么?(3)悟空走了以后,八戒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分西瓜的?(4)悟空回来后发现八戒在吃西瓜,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为什么?(5)八戒被西瓜皮绊倒了几次,他分别都说了什么?(6)最后一次摔倒八戒是怎么说的?(7)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3、引导幼儿观看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精彩画面,加深幼儿对猪八戒、孙悟空角色特征的认识。

教师小结:孙悟空机智、勇敢、处处想到别人。

他会耍金箍棒、会七十二变,还有火眼金睛。

现在咱们来看一看本领高强的孙悟空。

(放课件4)八戒虽然有时候贪吃、偷懒,但他有时也很勇敢,样子也非常可爱。

咱们来看看可爱的猪八戒。

(放课件5)4、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具,进行夸张、幽默的表演。

动画一看完,你们想不想来表演?小朋友,仔细瞧,老师为你们准备好。

(出示教具头饰、金箍棒、大耙)随你们挑,随你们选,请你们尽情来表演。

(放课件6 )5、以唐僧、沙僧出场的形式结束活动。

唐僧身穿袈裟,手拿禅杖说:“徒儿们,休得打闹,为时已不早,还是跟着师傅快快上路吧!”沙僧肩挑行李说:“师兄,我们还是跟着师傅快去西天取经吧!”所有师生跟随唐僧、沙僧一起退场。

(放课件7)活动延伸:情景表演《西天取经》教学活动五:猪八戒吃西瓜(二)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2、体验在歌曲中重复演唱象声词所带来的快乐。

3、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活动准备:猪八戒头饰;西瓜、太阳图片各一个;歌曲《我爱洗澡》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夏天来了,好热啊。

这么热的天,天阳公公还在晒,哼!太阳公公你真坏,这么热了你还晒!哎,好热啊!”(边说边做扇的动作)。

小朋友,你们也热了吧,快扇一扇凉快一会儿吧。

看,这是什么?西瓜又甜又解渴,让我们一起来切一切、尝一尝吧。

”二、律动表演,熟悉旋律。

钢琴弹奏歌曲《猪八戒吃西瓜》。

幼儿模仿老师在手上做切西瓜的律动,边切边唱“切西瓜切西瓜……”。

第一遍音乐可只弹旋律,帮助幼儿熟悉歌曲音乐。

“你还想在哪儿切?”第二遍音乐配伴奏,继续做切西瓜律动,引导幼儿创编,在身体的不同位置“切西瓜”,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把自己当作一个大西瓜,想在哪儿切就在哪儿切。

第三遍音乐,引导幼儿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切,边切边唱,激发活动的兴趣,重复熟悉旋律。

“西瓜切完了,现在我们可以吃了!”师生一起做吃西瓜的动作,边做边唱“吃西瓜吃西瓜……”进一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三、律动解决歌曲难点。

“西瓜吃完了,让我看看小肚子,噢,圆圆的,鼓鼓的;拍一拍,好涨呢,吃的太饱了。

那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消化操吧。

”边唱“6 6 6 6 5 5 5 5 3 3 3 3”边由上到下轻捶喉咙、胸口、腹部,由慢—快—更快。

(下行音乐的演唱及节奏,是本歌唱活动的难点,利用小律动:做消化操,通过有趣的练习来解决这一难点。

)变化其他动作来做消化操,大家模仿的同时钢琴加入。

“好,再让我摸一摸、拍一拍,嗯,不涨了。

”四、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情景表演,引起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歌词。

“西瓜吃得开心吗?有一个人不开心呢,是谁啊?”“猪八戒”上场。

“猪八戒,你为什么不高兴?”(答)“肚子饿!”“不要紧,我可以帮你。

我给你准备了好吃的,你快找找看吧!”(“猪八戒”作找的样子找到一个西瓜,吃了起来。

吃完西瓜,它高兴地哈哈大笑“噜噜噜噜”下场!)“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儿啊?谁来了?它为什么不高兴?后来啊,它很高兴,还“噜噜噜噜”的笑呢,这又是为什么呢?”带幼儿一起说出个词,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2、学习歌曲。

(1)“猪八戒吃了西瓜,可开心了,你听!”首先教师完整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2) “如果我们大家一起唱给它听它会更开心的”其次钢琴配乐,老师演唱,幼儿跟唱。

(3)接着分组表演唱,进一步学唱歌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