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账账龄分析与应收账龄分析表对账不平产品线:U8版本:U8V11.0领域:201 财务会计模块:0104 应收款管理0101 总账数据库版本:SQL2005问题标题:总账账龄分析与应收账龄分析表对账不平问题描述:总账账龄分析与应收账龄分析表对账不平?关于上图的说明:1. 两个表属于不同的模块:总账往来账龄分析表属于总账模块,应收账龄分析表属于应收模块。
这两个表对上的前提是应收与总账对账平衡,应收账龄分析按余额分析时余额和业务余额表一致,总账对应科目无对账错误,检查正确,期初对账正确。
如果应收与总账对不平,则参考龚丹丹老师的文档-总账与应收对账不平。
2. 两个表核对前,建议应收模块要做核销、红票对冲操作,核销制单,红票对冲制单,总账中做一下往来两清,方便查看结果。
3. 两个表的数据来源:总账往来账龄分析表数据来源于凭证(期初余额中的期初往来明细和本期发生的凭证),应收账龄分析表来源于单据(期初单据和本期业务单据)。
4.应根据两个表的查询条件含义选择一致的条件:(1)总账客户往来账龄分析查询条件说明:分析方式:按发生日期分析即以业务发生日期为基础(在填制凭证录入辅助项时录入业务发生日期),如未填入业务发生日期,则按制单日期。
按制单日期分析即进行账龄分析以制单日期为基础。
按所有往来明细进行账龄分析即对全部往来明细进行计算。
按未两清往来明细进行账龄分析只对未进行两清的往来明细进行计算。
余额账龄分析:用借方(贷方)发生额冲销贷方(借方)发生额的余额作为进行账龄分析的第一笔分析金额的分析方法。
按实际发生进行分析:按借方、贷方的实际发生额为分析金额进行分析。
(2)应收账龄分析的相关查询条件说明:分析类型:选择应收款只分析该分析对象的所有应收款情况;选择预收款只分析该分析对象的所有预收款情况;选择余额分析类型时同时分析该分析对象的应收款预收款余额,即为应收款-预收款,系统默认为余额为分析类型。
分析日期:根据单据的到期日进行分析,即计算单据的账龄=分析截止日期-单据到期日。
5. 两个表的账龄区间设置应保持同步,截止日期相同。
6. 查询科目和分析类型保持一致。
7.总账的账龄分析不考虑账期,而应收可能单据上会有付款条件或收付款协议。
这一点不影响两个帐表余额的一致性,但影响应收账龄分析余额显示的期间。
问题分析:这一部分以具体服务单上的问题结合截图来进行分析:问题1.客户咨询总账下面的客户往来账龄分析与应收模块的应收账龄分析对不上。
(原因是客户多付了账款),在软件中应该怎么处理?相关业务是:客户收款,做了单据和凭证,但只核销了部分金额。
解决方案:应收管理应收账龄分析时按“应收款”进行分析所以和总账不一致,请按余额进行分析。
举例说明:录入应收单0000000004并制单。
录入收款单0000000002并制单。
收款单部分核销后: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应收款,没有余额。
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预收款,有余额。
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余额,显示本币余额是-10.再看看总账的往来账龄分析,显示贷方余额是10,此时和应收账龄分析类型选择按“余额“的结果一致。
验证了我们上面的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问题2:U861 客户来电咨询,在总账中查客户往来账龄分析和应收款管理中的账龄分析分析两个余额不对?解决方案:有收款未核销导致,如果未全部核销,在查询应收账龄分析时,分析类型应该选择“余额”。
当应收款大于收款时,如果想按“应收款”分析,那么收款需要全部核销两边才能对上。
全部核销后分析类型选择“应收款”两边可以对上。
当应收款小于收款,全部核销后,分析类型可以选择预收款或余额,可以对上。
举例说明:录入应收单0000000004并制单。
录入收款单0000000002并制单。
两张单据不做核销。
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应收款,余额=1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余额,余额=10查看总账账龄分析,显示贷方余额是10。
可见在未做核销的时候,应收应选择分析类型为“余额“,两边结果才一致,选择分析类型为”应收款“,两边余额对不上。
问题3:U890 应付用户称在总账模块--供应商往来账龄分析中,某供应商预付账款有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有贷方余额,实际已经结清。
与用户沟通,用户对此供应商做了核销操作,但是没有生成凭证。
指导用户到应付模块中,核销制单,生成的凭证都是应付账款,没有预付账款。
联查单据,单据上全部都是应付账款。
如何处理?解决方案:期初付款单科目是1123,发票应和期初的付款单核销,但和一笔2月份的付款单做了核销,2月份付款单的科目是应付账款,取消核销,重新做核销。
核销制单,供应商往来账龄分析结果正确。
分析:收款单制单使用预收账款,应收单或发票使用应收账款,核销后未制单,是否会影响账龄分析的显示?举例说明:录入收款单录入应收单:核销后查询两个账龄分析表:因全部核销,分析类型按余额或按应收款或按预收款,结果都一致。
总账中按科目查的时候,预收科目和应收科目都有余额,总账无法一次按多个科目查询,这就导致两个帐表查询结果不一致。
这时总账和应收对账却没有不平记录。
做核销制单,再查看就一致了。
再查询总账客户往来账龄分析,显示该客户无余额。
问题4:总账的供应商往来账龄分析和应付的账龄分析差了暂估款的金额。
解决方案:应付账龄分析对应的是单据,总账查询的科目对应凭证。
暂估款如果没有做发票或应付单,不会反映在应付账龄分析数据中,总账查询科目应保持和应付单据制单科目相同。
小结:如果应收单或发票制单使用应收账款科目,收款单也使用应收账款科目,做了核销或未做核销,都建议查询应收账龄分析时选择分析类型为“余额“来核对两个表。
如果应收单或发票制单使用应收账款科目,收款单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则不做核销时,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选择“应收款“,总账选择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查询,应收账龄分析类型选择”预收款“,总账选择预收账款科目进行查询。
如果做了核销,则核销一定要制单。
查询时,应收账龄分析选择“余额”,总账选择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查询都可以。
问题分析:问题5:U870sp1 总账应收用户称某客户2010年04月与单位已经没有应收账款,2010年04月到2011年03月也没有发生业务,但是现在查询总账模块的客户往来账龄分析,此客户有128000元的余额,什么原因?指导用户查看应收模块的应收账龄分析,没有此客户;查看业务明细账,没有余额。
与总账对账,用户说没有此客户。
解决方案:远程查看,用户按一级科目查询帐龄分析此客户,两个明细科目存在余额,金额相同,方向相反.没有问题分析:举例说明:录入应收单应收科目112201录入收款单应收科目112203核销后查看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余额再看总账账龄分析,科目=112201 显示有余额。
再看总账账龄分析,科目=112203 显示有余额。
再看总账账龄分析,科目=1122 借方-贷方后无余额。
结论:这种情况就需要把核销制单后再查看,或者按一级科目查看。
问题分析:问题6:跨月制单,应收单据单据日期和制单凭证日期不在同一个期间内,会影响两个表的核对,同时对账不平应该会有反映。
举例说明:录入应收单0000000001,单据日期:2012-11-01,无付款条件和收付款协议。
凭证制单日期:2012-12-30截止日期2012-11-30,比较一下查询结果:截止日期是2012-11-30时,单据0000000001对应的凭证是12月份,这张凭证不显示。
可以看到,总账账龄分析余额和应收账龄分析余额不一致。
截止日期2012-12-30,比较一下查询结果:这种情况下,两个表查询结果余额一致,但期间内余额不同。
再看看应收与总账对账的情况:对账条件选择11月份包含未制单记录,对账不平。
如果修改对账条件为11-12月份,则对账平衡。
小结:单据日期和制单日期不在同一个期间,会影响两个表的核对,截止日期选择两个日期较晚的最后一个作为截止日期,两个表余额会一致,但会影响余额显示期间的正确性。
问题分析:问题7:单据上如果有付款条件或收付款协议是否会影响查询结果?先看有付款条件的情形:举例:录入应收单0000000002,单据日期2012-11-30 付款条件01 信用天数30天,制单日期2012-11-30,凭证发生日期2012-11-30.截止日期2012-11-30.应收账龄分析查询:(分析日期为到期日)按单据显示,则0000000002单据到期日是2012-12-30,天数是-30,则应是账期内单据。
0000000001单据到期日是2012-11-01,天数是29,是账期外单据,逾期29天。
再按账龄显示:则0000000002显示在账期内,而0000000001显示在逾期1-30天内。
分析日期按立账日,截止日期2012-12-30单据0000000001显示在逾期31-60天,单据0000000002显示在逾期1-30天内。
再看总账往来账龄分析:单据0000000002对应凭证是11月份,显示在1-30内,总账账龄分析没有账期内概念,只按天数判断显示在哪个期间内。
改变查询条件中截止日期为2012-12-30日再看应收和总账的查询结果:当截止日期是2012-12-30日时,0000000002显示在账期内,而0000000001显示在31-60天内,但两个表余额是一致的。
0000000001单据对应凭证显示在1-30天内,0000000002单据对应凭证显示在31-60天内,余额相同。
但显示的每个期间数据不一致,也无法一致。
再看有收付款协议的情形:查询应收账龄分析和客户往来账龄分析,截止日期:2012-11-30,余额一致,但显示期间不同。
两个表的截止日期修改为:2012-12-30,余额一致,但显示期间不同。
小结:总账的往来账龄分析不考虑账期内概念,单据上有付款条件或收付款协议,单据日期和制单日期在同一个期间,则两个表余额一致,但每个期间的余额显示可能不一致。
问题分析:问题8:应收单据存在红蓝单据,没有做红票对冲,或者红蓝单据制单对应科目不同,是否会对账龄分析结果造成影响?举例说明:未做红票对冲,查询下应收账龄分析,分析类型选择应收款或余额,结果都一致。
查看总账的账龄分析,结果也一致。
但如果红蓝单据科目不同,则需要红票对冲+制单,总账的账龄分析结果才能正确,其效果等同于前面的应收单制单科目和收款单制单科目不同的情形。
问题9:10.1,总账,客户反映供应商往来账龄按余额分析法结果不对,1-30天是4W,62-89是1W,客户表示做了两个发票,应该是2W、3W的,查看供应商明细账,3-6月份没有1W和4W的单据,有2W和3W的,联查单据是发票生成的?解决方案:按余额分析时,以按实际发生的结果为基础,从账龄期间最长的贷方发生-借方发生,贷方发生有余额,则减去期间次之的借方发生,余额小于0时+贷方发生,直到最后减去所有借方发生时贷方有余额,余额最后加到哪个期间,留在哪个期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