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三福院”),创建于1979年,是政府开办的市一级福利院。

隶属上海市民政局、系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管辖。

全院占地面积36732.2平方米,核定床位600张,内设四大中心,即失智老人照料中心、介护老人照料中心、介助老人照料中心、医疗康复中心(暨民政老年医院)。

院内设有中心花园,小桥流水相映成辉,还有老年人室外锻炼区、篮球场、互动钢琴吧、老人影院、声、光、嗅感官训练室等,总体设计新颖别致、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

三福院作为市属养老机构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来开展日常工作,不仅十分注重体量增长和理念超前,更将服务质量及人才培训视为重中之重。

2017年,三福院经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养老机构等级考核,评定为上海市三级养老机构(最高级)。

同年,三福院在养老机构服务90项评定监测中以95.5分,位列全市第三。

三福院在认知症照护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19年,认知症核定床位数、收治老人数全市第一。

我院希望借此标准的发布,积极引进标准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标准化运行管理新模式,实现我院养老服务从管理制度化向管理标准化提升,切实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养老服务品牌。

目前认知症老人服务没有对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因此本标准对标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和DB44/T 2232-2020《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

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这个标准适用于机构养老服务认证活动,也适用于养老机构规范其服务活动,涉及到一部分关键要求与本标准类似,但本标准明显更细化、优化,更具可操作性,此标也没有涉及到认知症老人的服务活动。

DB44/T 2232-2020《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是广东省的地标,相较来说本标准明显优于该标准评价体系,而其他的关键技术指标也是具有独创性,在行业中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标准编制原则(一)坚持系统性原则系统考虑认知症老人的的服务资源和服务要求,提出覆盖包括术语和定义、总则、环境要求、人员要求、设施设备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框架。

(二)坚持实践性原则标准内容汲取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多年的管理服务经验,编制覆盖包括基础服务内容和要求、认知症老年人特殊服务内容和要求、医疗护理、康乐服务、精神行为管理及服务、膳食及营养服务等服务内容要求,在对应环节中增加相关关键性指标的内容,标准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标准编制过程(一)启动阶段为完成本标准的制定,上海市福利中心、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成立标准编写组,经过多次会议讨论,电话,网络沟通,形成了目前的报批稿。

标准编写组在参考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和DB44/T 2232-2020《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结合三福院在实际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以及其编纂的服务、管理体系文件汇编,操作手册等资料进行标准编制。

(二)形成征求意见稿收集到大量资料后,编写组商讨确定标准编写的框架结构,按照术语和定义、总则、环境要求、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质量管理进行编写。

2020年10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形成标准送审稿2020年11月形成标准形成标准审议稿。

四、标准主要结构与关键技术内容说明(一)标准主要结构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环境要求、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和服务质量管理。

1. 术语和定义包括了认知症、照护、康乐服务、非药物干预的定义。

2. 总则包括安全防护、以人为本、协同参与、公平公正。

3. 环境要求4. 设施设备要求5. 人员要求6. 服务内容和要求包括基础服务内容和要求、认知症老年人特殊服务内容和要求、医疗护理、康乐服务、精神行为管理及服务、膳食及营养服务。

7. 服务质量管理(二)关键技术内容说明本标准的关键技术指标有16项,包含在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和服务质量管理。

标准先进性指标(1)关键性指标:进食前应做好各项餐前准备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提出了进餐环境的要求;对上肢功能良好,且能自行进食的老年人,护理员应鼓励并指导老人进餐;就餐前做好老人的沟通,了解老人以往的用餐习惯,评估情绪是否适宜自行进餐。

本指标的制定,在较高照护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鼓励老人参与,关注老人感知的进食服务要求。

(2)关键性指标:饮水照护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老人的每日饮水量、饮水过程的照护及特殊老人的饮水服务等。

对标中未有相关的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老年人的饮水照护有全面要求,更细化。

(3)关键性指标:排泄照护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护理员掌握老年人的排泄规律,定时如厕;对于排便异常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每日记录,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或人工通便的要求。

对标中仅有基础排泄照护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护理员的服务要求更细化。

(4)关键性指标:安全照护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网络,制定各项护理安全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预案;定期组织护理员护理安全应急预案演习;认知症老年人防消极、防冲动、防治疗差错的要求。

对标中仅有基础安全照护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安全照护的管理要求更全面。

(5)关键性指标:安全照护:防消极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锐器的放置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对老人进行心理监测及掌握急救措施等要求。

对标中未有相关要求。

本指标对认知症老人放消极有更全面更高的要求。

(6)关键性指标:安全照护:防冲动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护理员应熟悉并维持老年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对于新入住或发病期间的老年人应严格做好防自伤、他伤的预防措施,必要时做好安全保护性措施;护理员应掌握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的要求。

对标中未有相关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防冲动有较高要求。

(7)关键性指标:安全照护:防治疗差错相对于T/CSCA120025-201《“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要求》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在治疗期间给予身份识别标识,采取佩戴腕部识别带或信息识别;在治疗或护理时采取询问照护者、查对识别带或身份信息两种核对方式确认的要求。

对标中未有相关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防治疗差错措施有较高要求。

(8)关键性指标:人员配置要求相对于《2018年上海市认知症床位设置方案》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护理人员与认知症老人配比大于1:2。

对标中要求服务人员配置应与服务和运营相适应,其中护理员与认知症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3,每个照护单元夜间护理员不少于1人,以安全为前提,按需配置。

本指标高于标准。

(9)关键性指标:危险物品管理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物品管理执行率100%。

对标中仅提出避免摆放危险物品。

本指标的制定增加了危险物品的管理执行率,并要求做到100%,同时在危险物品种类上更为全面。

(10)关键性指标:防走失管理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防走失管理措施执行率100%;确保门禁、窗户限位完好;每小时巡视,每班次老人总数清点记录于巡视本。

对标中仅提出配置防走失设施设备。

本指标的制定更细化,要求更高。

(11)关键性指标:认知障碍伴发BPSD分级非药物性干预管理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认知障碍伴发BPSD分级非药物性干预执行率100%;通过对认知症老人NPI神经精神问卷12个指标、ADL生活自理能力的测评,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并针对性给予情绪、行为干预措施等要求。

对标中未有相关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更细化、要求更高。

(12)关键性指标:认知症老人ADL功能训练参与率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我院认知症老人ADL功能训练参与率达90%;根据ALD测评为轻、中度认知症老人的能力给予使用餐具进食、饮水、穿脱衣、整理床铺、浇花、使用拐杖行走、使用模拟厨房用品等训练等要求。

对标中未有相关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更细化、要求更高。

(13)关键性指标:带入食品全程管控率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带入食品全程管控率达100%;带入日登记食品名称、数量、质量、有效期、家属确认签名、食品食用完的日期等要求。

而对标中仅提出对认知症老人自带品的基础监管制度,并无具体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对食品管控内容中增加了带入食品的全程管控;提升家属信任度。

对带入食品管控有较高要求。

(14)关键性指标:照护床位配置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认知症老年人服务场所应采取小单元管理,每单元宜6-18张床。

而对标中规定服务场所应单元管理,每单元不易超过20张床。

本指标的制定高于标准。

(15)关键性指标:功能房配置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单元内应设置卧室、餐厅、公共客厅、备餐区、公用卫生间、助浴室、照护站、污物处理间、储藏室、康复活动用房等;宜设置园艺治疗区域和室外活动场所等要求。

而对标中仅提出设置认知康复功能用房,无具体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高于标准。

(16)关键性指标:设施设备要求相对于《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顾指南》DB44/T 2232-2020要求更高。

本标准规定了照护区域内宜配置门禁系统或电子定位设备等防走失设施设备,窗户限位(且确保通风良好);老人卧室房门不宜安装内锁,门上设置可视区域,安装呼叫系统或部分离床报警系统等要求。

而对标中仅提出配置门禁系统或电子定位设备等防走失设施设备,无具体要求。

本指标的制定高于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