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失误的原因。
4.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
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2.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4.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5.王进喜、邓稼生等先进模范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 目标
1.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成果引出新课。 2.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本课的重点。 3.调动全体学生进行研讨,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
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用新闻报道的方法,交代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
加强了现代国防科技;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建设兰考,关
心群众疾苦的感人场面;同时,用比较的方法,交待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
国靠“洋油”的时代,来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同学们,为了培养大家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懂得学好历史是为现实服务
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推出延伸探究题,请全体同学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延伸探究: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
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尊重客观规律;向焦裕禄学习;发展高科技领域;要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反对浮夸,实事求是;提倡节俭,反腐倡廉。
课题
第 6 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型 课时
新授课 1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及对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模范人物
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2.1958 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
作业 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 总结
1.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少奇作政治报告》。通过情景剧中共
八大的召开导入新课,公元 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京召开,面临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大会经过认真讨论,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
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任务的提出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十分准确的,完全
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博古等人就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 程 失利,使红军被迫走上了长征的道路。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样犯了严
重的左倾错误,给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接下来就请同学
们深入探究一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
(二)讲授新课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
模。
1.重点
教学
(1)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
重点 难点
(2)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改造,请问:三
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对。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1956 年底。标
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补充:导课方式不是唯一的。
1.问题导入法: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我们也不是一下子就进
教 轰烈烈的场面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积极热情;同时,播放相关影音资
料,渲染气氛,化解年代久远给学生带来的生疏感。使学生们马上回到当年那
学 场火热的革命运动中去,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去认知:什么是“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运动给中国究竟带来了什么?
过
3.探究导入法: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左倾错误,例如:红军在第
的错误。我党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只是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于是,
在 1961 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才使生产好转。
2.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资源:图片《原子弹爆炸》,然后切换到图片《邓稼先》;教师展示图片
《看望卧床的农民》,然后切换到图片《焦裕禄》教师展示图片《用身体搅拌
泥浆》,然后切换到图片《王进喜》……请同学们看书,找一找社会主义建设
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所以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问题:
①中共八大提出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观点正确吗?当时落实的如何?
②当时中国的科技发展与他国相比,情况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急需进行经济建设,发展高科技,改 变人民的生活水平。 问题探究: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①中共八大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②中共八大制定的任务是符合当时国情。 ③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 ④中共八大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资源:图片《总路线万岁》,中共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了很大 的发展,在 1958 年就很自信地、并且带有点盲目性地提出了:鼓足干劲,力 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问题探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一方面是它的正确性: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 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它的问题: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 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3)探索中的失误 资源:图片《拉着玉米去北京》、《凯旋门》、《大南瓜》、《亩产过万 斤》等。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资料,渲染气氛,化解年代久远给学生带来的生疏 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然后指导学生在把握教 材内容的前提下,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情景再现,全面介绍当年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的轰轰烈烈的场面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积极热情;再让 学生了解“左”倾错误的标志。运用这种强烈的反差,烘托出当年在探索建设 社会主义的道路所犯的错误的严重性。然后让学生分析我党和人民在探索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对其从表到内地剖析,真正认识到错误的 根源以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 学生讨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出现失误的 原因是什么? 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究。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失 误的原因包括: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 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4)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了严重
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了从 1949~1956 年的一段过渡时期,到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请同学想想:我
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初期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出现了哪些失误?
2.情境导入法:教师展示图片:《拉着玉米去北京》、《凯旋门》、《大
南瓜》。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情景再现,当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