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进步,选择慎重走入婚姻的女人就越多。
一方面她们已经脱离了以前社会女性对男性的物质依赖,由物质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要求,很多不着急结婚的女性,自身非常独立。
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高薪,也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思想高度。
有时面对她们,你甚至想象不到一个男人在她们生命中的必要性。
面包我自己有,请给我爱情;如果你连爱情都没有,我愿意带着面包自己走。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来自于父母对婚姻的看法。
中国的家长很奇怪,总是对自己的智商和情商过于自信,又对孩子的过于怀疑。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
好吧,你赢了。
论数量,真的是你赢了。
不过,我吃过的米可能比你的盐质量好,我走过的路可能比你走过的桥又美又好看人又多。
“我这么做,我是为了你好啊”
“你要听妈妈的话,妈妈不会害你的。
”
每一个爱女儿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所以每一个“我是为了你好”的母亲都会有一个不幸福的假设。
就像在张靓颖冯轲公布婚讯:下个月结婚。
张靓颖母亲发布公开信,公开反对女儿婚事,并控诉准女婿“几宗罪”,刀刀直戳准女婿并非可嫁之人。
一位焦虑的母亲来到了我的咨询室,她告诉我,女儿现在四十多岁了,是个国企的员工。
四十多岁的姑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结婚。
经过询问得知她从前总在女儿面前痛诉这个社会好男人太少,好男人没眼光。
现在她不再痛诉了,对女儿说没啥条件,只要没结过婚就可以了,可她的女儿却再也不愿意步入婚姻。
女儿谈过男朋友,也相过亲,但是很多男孩的家庭都没有过得了这个母亲的关,不是工作不行,就是没有房子。
工作不行,无非是哪天失业了,她女儿得养着他。
房子没有,无非是他们得还房贷,太辛苦。
她一直有一种感觉是,她女儿得嫁一个既能给她钱也能给她爱的人。
就这样一拉二扯,就到了四十多岁。
张靓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歌手,到已经算是成名的明星,多少超女已经淹没在人山人海,而她俨然已经跻身前列,拿下多个奖项。
她选择冯轲,绝对不是没脑子,无缘无故地爱。
她选择冯轲作为先生而不是别人,自然有她的“丈夫体系”里最优的解答。
而这个解答,一定是她最满意的。
中国的父母都很有控制欲,他们可以为孩子生,可以为孩子死,所以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够长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嫁给他们希望嫁给的人,做他们觉得体面的工作。
可是,要学会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们自己,是最重要的。
其实父母学会懂得孩子是很简单的,就是不要替孩子决定任何事,包括婚姻。
替人选择本来就是要承担莫大的风险,幸福未必记得你的好,不幸福定会记得你的恶。
可是许多父母并不明白。
他们全身心地以为,费尽心机让孩子获得幸福,却不知道孩子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不懂得得体地退出孩子的选择,是每一个父母看似爱,却霸道无比的行为。
这种行为,作为孩子的我们宁可赔上一辈子的幸福,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