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一中高一、一部语文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省.识(shěnɡ)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吮.血(yǔn)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朔.漠(shuò)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噫嘘兮,危乎高哉!B.飞湍暴流争喧豗,硑崖转石万壑雷C.独留青家向黄昏D.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B.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石滚动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长句:指七言诗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故..秋,送客湓浦口 B.暮去朝来颜色C.艰难苦恨....繁霜鬓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二.填空题(33分)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6.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7.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9.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 ______。
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1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11. 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5.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6.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锦瑟》)17.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三、诗歌鉴赏(32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答:(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4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舟中读元九①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书”、“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4分)(2)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打船声”有何用意?(4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C(A项,“省”应读xǐnɡ;B项,“裳”应读chánɡ;D项,“惘”应读wǎnɡ。
)2.D(A项,噫吁嚱.. B.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C.独留青冢.向黄昏。
)3.C(老大,意为年龄大了。
)4.A.(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内。
)5.D(“钩连”古今意思相同,都是“连在一起”的意思。
A.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B.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C.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悔恨。
)二.填空题(33分)1.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又闻子规啼月夜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9.环佩空归月夜魂分明怨恨曲中论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1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1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诗歌鉴赏(32分)1.(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2分)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2分)(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2分)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2分)2.(1)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2)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每点2分)3.(1)创造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2分)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苦的人生。
(2分)(2)明写江中狂风大浪,(2分)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2分)4.(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
(1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分)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
(1分)(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2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