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cess实验

access实验

前言Microsoft Access是Microsoft公司的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既可以用于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又可以作为大中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辅助数据库或组成部分。

在计算机等级、全国计算机应用证书考试等多种计算机知识考试中都有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Microsoft Access 应用》课程,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

以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介绍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有关概念,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本实验指导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并在方法上给出了指导,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实验要求Microsoft Access应用实验是Microsoft Access应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是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数据库、数据表建立、查询、窗体、报表、宏以及数据访问页的方法,从而具有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能力。

在《Microsoft Access应用》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2)仔细观察上机和上网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

(4)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5)实验课程不迟到。

如有事不能出席,所缺实验一般不补。

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

第二部分是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创建Access数据库 (4)实验二创建和使用表 (5)实验三查询设计 (8)实验四SQL语言 (10)实验五窗体设计 (11)实验六报表设计 (14)实验七宏 (17)实验八数据访问页设计 (18)实验九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19)实验一创建Access数据库【实验目的】1.了解Access数据库窗口的基本组成2.熟悉Access的工作环境,达到熟练使用的目的3.学会查找7个数据库对象的相关帮助信息,为以后实验打下基础4.学会如何创建数据库文件【实验内容】1.启动Access数据库,在“d:\Access练习”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图书管理.mdb”的空数据库文件。

2.启动Access数据库,使用“库存控制”向导创建一个名为“库存管理.mdb”的数据库文件,并保存在“d:\ Access练习”文件夹中。

然后运行该数据库应用系统,了解它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

实验二创建和使用表【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使用据库表的建立方法2.掌握表属性的设置【实验内容】1.表1~3,在上述建立的数据库中创建“读者”、“图书”、“借书登记”3个表。

表1 “读者”表结构表2 “图书”表结构表3 “借书登记”表结构2.将所有日期型字段的格式设置为“短日期”。

3.将“图书”表的“书号”字段的“标题”设置为“图书编号”;“出版社”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电子工业出版社”;“价格”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价格>0”;有效性文本为“价格必须大于0”。

4.登记”表设置有效性规则“还书日期>借书日期”,有效性文本为“还书日期必须大于借书日期”。

5.为“读者”表的“部门”字段设置查阅属性,显示控件为:组合框,行来源类型为:值列表,行来源为:法律系;英语系;中文系;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

6.在“读者”、“图书”和“借书登记”3个表中输入记录,照片和备注内容可以自己定义。

“读者”表记录“图书”表记录“借书登记”表记录实验三创建和使用表【实验目的】1.掌握记录的编辑、排序和筛选2.掌握索引和关系的建立【实验内容】7.在“读者”表中,将“部门”字段移到“姓名”字段的前面,然后增加一个“联系方式”字段,数据类型能够为“超链接”(存放读者的E-maile地址)。

8.在“读者”表和“图书”表中添加两条记录,内容自定。

9.删除“读者”表中新添加的两条记录。

10.备份数据库中的3个表。

11.对“读者”表按“办证日期”排序。

12.对“借书登记”表按“借书证号”排序,对同一个读者按“借书日期”降序排序。

13.从“图书”表中查找有破损的图书。

14.从“借书登记”表中查找借书证号为“522100”的读者在2004年的借书情况。

15.在“读者”表中,按“办证日期”字段建立普通索引,索引名为“办证日期”。

16.在“借书登记”表中,按“借书证号”和“书号”两个字段建立唯一索引,索引名为“借书证号+书号”。

按“借书证号”和“借书日期”两个字段建立普通索引,索引名为“借书证号+借书日期”。

17.在“读者”表和“借书登记”表之间按“借书证号”字段建立关系,在“图书”表和“借书登记”表之间按“书号”字段建立关系,两个关系都实施参照完整性。

实验四查询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选择查询的基本方法2.掌握参数查询的基本方法3.了解交叉表查询【实验内容】1.利用“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查找从未借过书的读者的借书证号、姓名、部门和办证日期,查询对象保存为“未借过书的读者”。

2.利用“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包含书号、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查询对象保存为“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

3.利用“交叉表查询向导”查询每个读者的借书情况和借书次数,行标题为“借书证号”,列标题为“书号”,按“借书日期”字段计数。

查询对象保存为“借阅明细表”。

4.创建一个名为“法律系借书情况”的查询,查找法律系读者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部门、书名和借书日期,并按书名排序。

5.创建一个名为“按图书查询”的参数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书名查询该书的借阅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书名、作者、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6.创建一个名为“价格总计”的查询,统计各出版社图书价格的总和,查询结果中包括出版社和价格总计两项信息,并按价格总计项降序排列。

7.创建一个名为“借书超过60天”的查询,查找借书人的姓名、借书证号、书名、借阅时间等信息。

8.创建一个名为“已借出图书”的查询,查找书号、书名和借书日期。

9.创建一个名为“查询部门借书情况”的生成表查询,将“法律系”和“英语系”两个部门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姓名、部门、书号)保存到一个新表中,新表的名称为“部门借书登记”。

10.创建一个名为“添加部门借书情况”的追加查询,将“人事处”读者的借书情况添加到“部门借书登记”表中。

11.创建一个名为“删除部门借书情况”的删除查询,将“英语系”读者的借书情况从“部门借书登记”表中删除。

12.将“读者”表复制一份,复制后的表名为“读者copy”,然后创建一个名为“更改部门”的更新查询,将“读者copy”表中部门为“人事处”的字段值改为“教务处”。

实验五SQL语言【实验目的】1.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2.利用SQL语句实现相关的操作3.能够独立写出一些较复杂的SQL语句【实验内容】根据“图书管理”数据库中的“读者”、“图书”和“借书登记”3个表,使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

(1)从“读者”表中查找法律系读者的所有信息。

(2)从“借书登记”表中查找尚未归还的图书的书号、借书证号和借书日期。

(3)从“借书登记”表中查询每本书每次借出的天数。

(4)从“借书登记”表中查询每本书的借阅次数。

(5)从“图书”表中查找各出版社图书的价格总计,并按价格降序输出。

(6)查询所有借过书的读者姓名和借书日期。

(7)查询所有借阅了“红楼梦”的读者的姓名和借书证号。

(8)查询至今没有人借阅的图书的书名和出版社。

实验六、七窗体设计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窗体。

课内学时2,课外学时8。

通过本实验,掌握窗体设计的方法。

【实验目的】1.掌握窗体设计的方法2.根据具体要求设计窗体,并使用窗体完成相关操作【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读者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读者”表,窗体标题为“读者记录”。

2.建立一个“图书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图书”表,窗体标题为“图书记录”,要求出版社的信息利用组合框控件输入或选择。

然后通过窗体添加两条新记录,内容自行确定。

3.建立一个“借书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借书登记”表,窗体标题为“借书记录”。

要求显示系统当前的日期,并统计借书人次(使用count()函数实现)。

4.建立一个“读者借书情况”的主子窗体,如图7.76所示。

主窗体显示读者的借书证号、姓名和部门。

子窗体显示相应读者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书号、书名、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5.建立一个“图书管理主界面”的窗体,如图所示。

单击各命令按钮,可分别打开上面建立的4个窗体,单击“退出”按钮,可关闭窗体。

实验八报表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报表的创建方法2.根据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报表,实现显示和统计功能【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读者信息”报表,显示每位读者的详细信息,如图所示。

2.使用标签向导,建立一个“图书登记卡”标签,如图所示。

3.建立一个“图书借阅情况”报表,显示每本书的借阅情况及借阅次数。

4.建立一个“还书情况”报表,统计每个读者的还书情况(按书号排序)。

如果还书日期不为空,则表示已还书;否则,就表示未还书(用红色文字显示)。

5.建立一个“读者借书”报表,显示每个读者的借书情况,要求使用子报表实现,并且第1页只显示报表的标题、制作人和日期等信息,从第2页开始显示读者借书的信息。

6.建立一个“借书统计”报表,显示图书信息及借书统计图表。

实验九宏【实验目的】1.掌握宏的设计方法2.根据要求设计窗体,实现具体功能【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借阅记录”窗体,在“书号”文本框中输入书号(或书号的前几位)后,单击“查找”按钮即可显示借阅该书的所有记录;如果“书号”文本框中没有输入书号,则单击“查找”按钮时显示一个消息框,提示输入书号。

用宏完成“查找”按钮的操作。

2.设计一个“图书查询”窗体,从组合框中选择一个书号后,单击“查找”按钮,可以打开“图书信息”窗体,显示与该书号对应的图书信息。

单击“取消”按钮可以关闭“图书信息”窗体。

用宏组完成“查询”和“取消”按钮的操作。

实验十数据访问页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访问页的设计方法2.利用数据访问页实现具体要求【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名为“图书信息”的数据访问页,页面标题为滚动文字。

2.建立一个名为“借书情况”的数据访问页,按“书号”分组显示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