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集采招标技术要求

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集采招标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2015-2016年度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要求【】年【】月【】于【】目录1. 概述 (1)2. 招标设备 (2)3. 对投标方的要求 (2)4. 机房专用空调技术要求 (3)5. 空调设备配置清单 (6)6. 安装、试运行及验收 (6)7. 服务要求 (7)8. 附件 (8)1. 概述1.1.本技术规范为风冷型机房专用空调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书,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投标方以中文书面形式提供所要求的全套技术文件及文件清单。

所有的文件均应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所有图纸和图形符号等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规范化。

1.3.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款做出明确答复,应答方式为“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诸如“已知”、“理解”、“同意”、“明白”等答复视为无效回答。

任何不按此要求的投标文件将承担被拒绝接受的风险。

1.4.制造商应具有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生产许可证。

具有标准的焓差试验室及安全性能试验台,可对投标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数据。

1.5.投标方必须对所有供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即:保证符合所有招标及投标技术参数要求、服务质量要求、交货验收要求、价格规定要求。

1.6.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应为技术先进、成熟、具有高可靠性的产品,并应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1.7.投标方负责提供投标设备及所有附件的供应、运输、安装、调试直至通过招标方的验收交付使用。

负责对使用方人员培训以及设备保修,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1.8.投标方所投设备应满足本技术要求,如有偏离应将偏离情况填入《附表二技术偏离表》,并给出详细的技术数据和指标说明,中标后投标方在合同谈判中的任何偏离都不得超越偏离表中招标方已经确认的条款。

1.9.投标方提供的设备中如有超出招标技术要求中所明确的功能,或者投标方有新技术及更合理的建议,应作为附件提供。

1.10.本技术要求低于国标、行标或企标的,按照国标、行标或企标执行,高于国标、行标或企标的,按照本技术要求执行。

1.11.全文★条款及要求为必须满足项。

1.12.本招标文件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 招标设备2.1招标的设备为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采用上送风或下送风方式)。

2.2机房专用空调由风机、换热盘管、加湿器、电加热器、控制器、电动两通调节阀(可选配电动三通调节阀)等组成,按规格型号分别填入附件三《标准配置清单》,未列出的零部件应在其它项分别添加。

表1:规格要求表2.投标方应具备上表中所有型号的机组。

2.3 招标机组适用工况:3.技术性能要求3.1 在本技术要求中主要采用的规范标准:4. 机房空调的性能要求4.1★机房空调的制冷量(kW):每种型号的机房空调在标准工况下(7/12℃)的总制冷量(kW)不得低于表2.1中制冷量的要求,且制冷量且不低于投标应答值。

4.2★能效比要求:能效比为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

标准工况时能效比(EER)≥15,且不低于其投标应答值。

4.3★显热比要求:显热比为显热制冷量与总制冷量之比。

机房空调应具备要求标准工况时显热比≥0.87,且不低于其投标应答值。

4.4★冷风比要求:冷风比为制冷量与送风风量之比。

机房空调应具有较大的送风量、较小冷风比,且送风温度应高于机房露点温度。

要求机房空调冷风比<4.5,且不低于其投标应答值,室内风机风量可调。

4.5★制冷消耗功率在标准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制冷运行时所输入的总功率为制冷消耗功率,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4.6投标方应提供每种规格的机房空调在高温工况一(10/15℃)、高温工况二(14/19℃)下的制冷量、能效比、冷风比、显热比、制冷消耗功率等技术参数值,并填入附表一。

4.7机房空调的机外余压应根据用户需求在20--200Pa范围内调节。

4.8机房空调换热盘管要求冷冻水型机房专用空调的换热盘管应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较好的耐腐蚀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换热盘管翅片采用亲水铝箔。

换热盘管应保证在较大换热面积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风阻。

盘管的工作压力为0.6MPa,承压能力1.0MPa。

4.9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为选配组件,用户可根据需求是否选配加湿器。

在要求不配置加湿器时,整机型号应保持不变,填入附件四《可选件配置清单》。

机房空调加湿器应安全可靠、便于维护,可适应不同电导率和软硬度水质,可在现场进行清理及更换,可以重复利用及长期使用。

可选用电热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远红外式加湿。

电极式加湿器应采用GB316L不锈钢电极片。

实测加湿量不应小于空调额定加湿量的95%。

4.10加热功能机房初期运行时,房间湿度无法除湿,影响机房环境参数。

为选配组件,应分级设置。

用户可根据需求是否选配加热器。

在要求不配置加热器时,整机型号应保持不变,填入附件四《可选件配置清单》。

实测再热量不应小于空调额定再热量的95%。

4.11过滤器要求机房的洁净要求为:直径大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18000粒/升。

机房空调应配备上述要求的中效空气过滤器,且采用整体安装方式,易于拆卸,便于清洗更换。

4.12★机房空调风机要求机房空调风机应采用EC风机(具有内置控制器、后倾式电子控制换向电机)。

4.13送风形式每种型号的机房空调均可选择上送风和下送风两种方式。

上送风的机型可选配送风风帽、送风静压箱,或采用镀锌钢板风管送风;下送风的机型可选配导流风板、送风静压箱。

静压箱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确定。

下送风方式推荐采用下沉式送风机。

安装前须了解使用单位的需求和安装条件,提出安装方案,在得到使用单位同意后,再进行安装工作。

4.14外形尺寸要求机房空调机组面宽尺寸不宜大于表2.1中要求,偏差不超过10%。

4.15噪声要求机房空调运行时不应有异常噪音和震动,距设备1米处的噪音值应满足下表中要求。

4.15机房专用空调应为系列产品,可满足不同工况和负荷下应用。

机房专用空调的零配件规格统一或成系列,并易于更换。

4.16机房专用空调的安装要求机房专用空调应能够在设备的正面进行全面维修。

空调须配备底部支座。

机组本体外部应预留各种管道接口(冷冻水供回水管、加湿管、凝水管),以便现场安装。

4.17机房专用空调的可靠性要求机房专用空调应具有高可靠性,平均设计寿命≥10万小时。

5.电气及控制要求5.1★机房专用空调机应具备较高的电源适应性:要求机房空调全部元件在电压380V±15%、频率50Hz±2Hz范围内正常工作,同时具备过欠压自动保护功能、电源故障提示、告警功能。

电压恢复到380V±15%范围时可自动启动,机房空调参数恢复至停机前设定的状态。

5.2温、湿度控制性能要求机房空调应具备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控制功能,温湿度可进行设置,系统可按照设置后的室内温、湿度状况进行工作。

对各项功能的控制应能保证在设定控制点和精度控制范围内。

当温度设定在+22℃~+30℃时,温度控制精度为±1℃;温度变化率<5℃/小时;当相对湿度设定在40%~60%时,控制精度为±5%RH。

5.3机房空调应具备先进的微处理控制配置LED/LCD大屏幕显示器,具有能显示温、湿度和机组内各组件运行状态的功能。

具有大容量(≥100条)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并能记录压缩机、风机、加湿器、加热器的累计工作时间,且具备掉电存储功能。

能以中文形式显示故障内容。

5.4控制系统具有多级密码保护功能。

5.5★机房空调应具备群控功能:每台机房空调均具备单独的监控单元。

可设定以下功能:定时轮巡、故障自动切换、避免竞争运行等。

双系统机房空调应具备平衡。

双压缩机运行时间、温度控制优先等功能。

5.6★机房空调应具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告警及保护功能,满足附表八要求,需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有相应告警记录5.6.1 电源故障报警与保护功能:应具备相序保护功能,即:缺相、错相保护功能。

来电自启动(交流供电回复时,设备应保持停电前的运行状态);5.6.2 室内温、湿度波动超限告警(上限温度=设定温度+控制精度;下限温度=设定温度-控制精度);5.6.3 滤网堵塞告警;5.6.4 漏水报警等告警功能。

5.6.5风机故障报警。

5.6.6电加热器高温保护及告警。

5.6.7加湿器报警:高温保护、水位过高或过低保护。

5.7★机房空调应具备RS485通信接口可提供本地和远端两种控制模式,能够实现四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且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性能。

协议格式必须符合YD/T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通讯协议)及《附表八电源设备动环监控标准字典表》,协议格式与之不符的,应免费提供协议转换器。

5.8★机房空调应具备四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性应达100%;模拟量精确度应达到交流电量误差≤±2%、非电量误差≤5%。

显示面板或表头显示值与从通信接口读出的四遥值保持一致。

遥测:通过RS485监控接口远程获取机房室内环境温度。

遥信:通过RS485监控接口远程实现所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包括机组工作模式、风机状态、告警与保护类型、压缩机故障告警;遥控:通过RS485监控接口远程控制机组的实现机组强制开启、关闭。

遥调:通过RS485监控接口远程设定机组工作模式;设定温度。

5.9★机房空调应具有电磁兼容功能:抑制电磁干扰和谐波电流的性能,按GB4343-2012进行测试,其连续干扰电压、连续干扰功率等值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干扰特性允许值。

按GB 17625.1-2012进行测试,应不超过该标准中规定A类设备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输入总谐波电流成分要求小于10%。

抗电磁干扰的性能,电气控制应具有抗电磁干扰的性能,产品干扰发射满足此标准要求,同时抗扰度满足IEC61000-6-2,IEC61000-6-4 工业类电子产品标准,以及EN300386 机房信息技术类设备的EMC 干扰发射和抗扰度的要求)。

5.10★机房空调防雷要求机房空调(包括通信接口)需要满足抵抗配电柜防雷器残压的能力(开路电压1.2/50;短路电流8/20的雷击波形,共模:L~PE N~PE L,N~PE 6KV;差模:L~N 6KV)。

5.11空调应具备延时启动功能空调停机后、再次开机时应延时3-5分钟启动,启动时间应可设定。

5.12断路器机械寿命不少于2万次电器寿命不少于1万次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

6.通用要求6. 1.1 机房专用空调应符合《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9413-2010,及《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V1.0.0》QB-W-016-2008的相关要求6.1.2 机房专用空调的外壳、电镀件、涂漆件等应符合《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17758-2010中5.1.2~5.1.5、5.1.13和5.1.14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