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基础
梁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M y
Iz
式中, M :横截面上的弯矩 y :任一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截面的惯性矩
Iz
受压
受拉 中性轴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上下对称的截面,最大应力出现在截面的上下边缘,且上 下边缘处的应力相等,其值为:
M ymax M M max Iz I z / ymax Wz
结构静止不动
结构上的平面任意力系保持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 和分别等于零;各力对于任一点取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X 0 用方程组可表示为: Y 0 M o 0
限制构件在x,y方向移动
限制构件转动
例1:图所示的水平横梁AB为简支梁,梁长4m,梁重P=8KN,重心在 梁的中点C,在梁的AC段上受均布荷载作用,q=1.5KN/m。求支座A 和B的支座反力。 解:选梁AB为研究对象,以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由力系平衡条件:
X 0,X
A
0
B
Y 0,Y 2 1.5 8 N 0 M 0,4 N 21.51 28 0
A
A
B
解上列方程,得:
XA =0,NB =4.75KN,YA =6.25KN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第二节 构件的强度计算
一、构件正常工作的条件
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三、应力与应变
(一)应力
P P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在构件截面上取一微小单元,其面积为ΔA,该 单元上受到的力为ΔP。 P 令: pm
A
称之为面积ΔA的平均应力,方向与ΔP一致。
P lim 当ΔA趋于无限小时, p 称为C点的应力 A 0 A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可转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但垂直方向不能移动。 仅承受铅垂力而不能承受水平力或弯矩。 NB
可动铰支座(1个约束,2个自由度)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2)固定铰支座
可以转动,水平、垂直方向不能移动。
可承受任意方向力,但不能承受弯矩。
YA XA
固定铰支座(2个约束,1个自由度)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3)固定端支座
构件正常工作的强度条件: max
N [ ] A
• [σ]由材料性能决定
杆内的最大应力不应超 过材料的容许应力[σ]
• σmax与外力有关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三)梁的强度计算 梁—受弯构件,承受垂直于梁轴线的荷载,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
1、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弯矩M、剪力Q) 例 3:简支梁AB,梁中间作用一集中力P,用 截面法求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节 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一、建筑结构的力学模型
实际的建筑结构的受力、支承情况很复杂,为 便于计算分析,应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出计算简 图,即力学模型。 进行结构计算需建立力学模型 不同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不同 结构的计算模型应合理、简单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建筑结构力学模型的简化: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杆件的变形形式主要有:
轴向拉伸、轴向压缩、剪、扭转、弯曲
拉伸
压缩
剪切
扭转
弯曲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轴向拉伸与轴向压缩
当杆件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的外 力时,杆件的变形为轴向的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
如框架结构的中柱、屋架中的杆件等。
剪切
当在杆件的横向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距很近 的外力时,杆件的变形主要是横截面沿外力方向相对的错 动变形。
杆件长度
轴向压缩的细长直杆,截面上的平均应力超过临界应 力值后,即会发生失稳破坏。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长度系数μ的取值
作业:
1、某简支梁,梁长为L,梁上作用均布荷载q, 求梁跨中截面C上的内力。 q
L/2 C L/2
2、下图所示简支梁,梁长为L,梁上作用一集中力P, 求该梁跨中截面D上的内力。 P
◆ 结构构件本身的简化 ◆ 荷载的简化
◆ 支承情况的简化
1.结构构件本身的简化 取构件来自梁、柱)的轴线代替实际结构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2.荷载的简化 结构上的荷载类型: 集中力、分布力(均布荷载)、集中力偶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3.支承情况的简化 三种支承:可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端支座 1)可动铰支座
◆ 轴向压缩的细长直杆 易发生失稳破坏 ◆ 钢结构构件易发生失稳破坏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瑞士的数学力学家欧拉,于1744年得出细长直杆破坏时 的临界荷载为:
π 2 EI Fcr (μl ) 2
(欧拉公式)
欧拉临界应力:
cri
EI 2 (l) A
2
截面面积
弹性模量
截面惯性矩
杆端约束情况
L/2
D
L/2
作业:
3、列出下图所示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x
q
h F
M
WZ称为抗弯 截面模量
对宽为b、高为h的矩形截面:
σmax
bh3 Iz 12
Iz bh2 Wz h/2 6
σmax
截面应力分布图
M max 梁正常工作的条件: max W [ ] z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五、构件的稳定性
压杆失稳(屈曲):当轴压杆压力达到临界压力Pcr,杆件丧失其 直线形式的平衡,产生新的变形形式。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四、构件的强度计算
(一)构件的内力与截面法 内力:是指外力作用下引起的质点相互作用力的 变化量。 如轴力、剪力、弯矩等
求解内力的方法: 截面法—用一横截面把杆件截为两部分,取其中一 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衡条件求出内力。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例2: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且直杆处于 平衡,P=50kN。求杆件任一截面的内力。
如连接钢梁的螺栓和铆钉。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扭转
由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垂直于杆轴的力偶引起的 变形,表现为杆件的各横截面绕轴线相对转动。 扭转构件常见于各类机械的主轴及传动轴。
弯曲
由垂直于杆轴的力或作用在杆纵向平面内的力偶引起的 变形,表现为杆件的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建筑工程中的梁、板均为弯曲变形构件。
应力是矢量,通常可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和与 截面相切的分量。 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分量σ称为正应力 与截面相切的应力分量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的单位:Pa,1Pa=1N/m2
工程上常用:MPa,1MPa=106 Pa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二)应变
P
l
l1
P
a1
a
杆件在轴向的总伸长变形量为: l l1 l 杆件在横向的总缩短变形量为: a a a1 l 令: 称为轴向线应变 l 称为泊松比 a 令: 称为横向线应变 a
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刚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构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当构件长度远大于其横向尺寸时称之为杆件 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可用其轴线和垂直于 轴线的横截面两个特征来表示
支承端既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 可承受弯矩或各方向力。
YA MA XA
固定端支座(3个约束,0个自由度)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结构的力学模型
搁置于墙上的梁:
计算模型:简支梁
YA MA XA
计算模型:悬臂梁 嵌于墙内的阳台、雨篷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二、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多种力作用于物体上形成力系,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分布在 同一平面内,且各力的作用线不交于一点也不相互平行时,称 这种力系为平面任意力系。
根据力系平衡条件:
X 0,N P 0
N’=P=50kN
解得: N=P=50kN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二)轴向拉伸或压缩构件的强度计算
例2中,若杆件截面积为0.01m2,求杆件的应力。
N 50KN 5 104 N 5MPa 由应力的定义, 2 2 A 0.01m 0.01m
剪力Q
弯矩M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解: (1)由力系平衡求支座反力 P Y A YB 2
(2)由截面法求内力
由平面力系平衡方程:
Y 0,Y Q 0 M 0,Y x M 0
A
A
M YA Q
解得: Q YA , M YA x
2、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 梁截面上的内力 弯矩 M 剪力 Q 正应力σ 剪应力τ 截面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