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 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

初三化学 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硝酸钾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A、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 g溶液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C、60℃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 g硝酸钾晶体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2、下面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钠大B、t1℃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硝酸钾C、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温度高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3、已知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6、0 g 至36、3 g 之间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20℃时,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B、在20℃时,向34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6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6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析出的硝酸钾质量可能小于析出的氯化钠的D、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氯化钠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2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C、20℃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7、下表为氯化钠与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49、6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D、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8、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17、5 g硝酸钾晶体放入25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9、已知20℃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6克,31、6克、现有一烧杯盛有20℃的水100克,先加入36克氯化钠,充分搅拌,再向其中加入30克硝酸钾、则正确的是()A、氯化钠不再饱和B、不能溶解30克硝酸钾C、得到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D、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7%(准确到0、1%)二、填空题1、已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NO3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1)依据如表数据,可绘制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20℃时,把50 g A物质放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得该温度下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60℃,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已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NO3溶解度(g)13、3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1)写出KNO3 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2)在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3)20℃时,2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60 g水后降温至20℃,试求此时从溶液中析出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3、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溶解度/g 物质10 ℃20 ℃30 ℃40 ℃50 ℃60 ℃70 ℃80 ℃NaCl/g35、836、036、336、637、037、337、838、4KNO3/g20、945、863、985、5110138169(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 介于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4、已知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表1: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溶解度/g 氯化钾27、634、040、045、5硝酸钾13、331、663、9110、0 图1(1)依据表1数据,绘制出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能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甲”或“乙”)、(2)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现有该温度下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使其变成t2℃时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3)40℃时,将35g氯化钾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若将烧杯内的物质降温到20℃,溶液中不变的是(填写字母序号)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5、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查物质溶解性和溶解度表获得信息:】表一:在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SS≥10g1g≤S <10g0、01g≤S<1gS<0、01g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溶解度/gKNO313、331、663、9110169246NaCl35、736、036、637、338、439、8(1)①在20℃时,KNO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②根据表中数据,请绘制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③根据KNO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2)提纯步骤设计:①称取样品(84、5gKNO3和5、5gNaCl的混合物)②配制80℃时KNO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0、0 mL,水的密度约为1g•mL-1)③降温至20℃④得到晶体⑤过滤,干燥,称重;⑥误差分析,理论上应该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 g,但实际得到的质量却偏大,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序号)A、冷却温度低于20℃B、冷却温度高于20℃C、过滤时没有用冷水洗涤晶体D、有部分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6、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3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337、037、3硝酸钾20、945、885、5110(1)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3)从表中数据看,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比相差的(填“无法确定”“更大”“更小”)、(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填字母)。

A、冰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7、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填“较大”或“较小”)、(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8、硝酸钾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硝酸钠73808795103114125136150163170(1)20℃时,向l00g水中加入35g硝酸钾,要使其完全溶解,应溶液温度;(2)现有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3)硝酸钾和硝酸钠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分析上表可推知,W的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将溶剂质量相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至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填字母)、A、仅0≤t2<t1≤tB、仅t≤t2<t1≤100C、0≤t2<t1≤100、9、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1中能表示NaCl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2)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固体B、生石灰固体C、冰块D、硝酸铵固体(3)、“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3所示、①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填序号)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侧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C、右盘中减少砝码D、左盘中增加食盐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③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或“<”或“=”)5%、④配制好的溶液,装入D瓶,D瓶上的标签应该写什么,请在方框中写出你认为适合的内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CBDCADBCD二、填空题1、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图中能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A,故填:A;(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此点表示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填: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1、6g,故把50gA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60℃,此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10g,故50g全部溶解,故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50g:150g=1:3,故填:饱和;1:3、2、(1)20℃~30℃ ;(2)105g ;(3)4g3、(1)硝酸钾;20℃~30℃;(2)氯化钠;156、7g4、(1)甲;(2)35g/100g水;增加丙的溶质或在t2℃时恒温蒸发少量溶剂;(3)70g;28、6%; B5、(1)①易溶;②略;③138g;(2)⑥68、7; A C6、(1)饱和;(2)蒸发结晶法;(3)更大;(4) C7、(1)35、8;(2)增大;较小;(3)不饱和溶液;(4)36、0g<x<36、3g8、(1)升高;(2)10 ;(3)60℃~80℃;C9、(1)n;(2)C D ;(3)①D;②偏小;③加速溶质溶解;<(4)5%NaCl溶液,40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