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政府《加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意见》(冀政【2013】87号)、市政府《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秦政办【2011】50号)等相关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为统筹整合预算安排的相关资金而设立。
相关资金包括:科研经费、创新型城市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市级科技进步奖。
第三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重点用于:结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领域科研、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支持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支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
第四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遵循以下管理原则:
1、公开公平。
项目的申报、论证公开透明,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布。
坚持先申报后审批,不申报不审批;以项目找资金,杜绝以资金找项目。
2、发挥市场机制。
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作用,资金分配注重发挥市场作用,推行竞争性分配,加强专家论证和社会监督。
预算执行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的运用管理。
3、加强资金统筹整合。
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依托规划整合、预算整合、项目平台整合、激励撬动整合等方式,增强资金整合效果。
每年安排若干促进全市科技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的重大项目,集中相关资金重点支持。
4、专款专用。
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为财政专项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开支范围和标准,不得以任何方式开支各项公用经费性质的管理费用。
同时,提高资金支出的均衡性。
第五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的使用方式原则上实行先建后补、奖补结合、贷款贴息。
其中创新型城市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等每年安排贷款贴息,其额度以年度预算安排为准。
财政补助原则上不超过项目资金的60%。
积极探索财政股权投入、委托贷款等多种支持方式。
第六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按照经济分类,包括:
1、基本建设类项目。
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项目;
2、科技研究与开发类项目。
包括科研课题、创新项目、科研项目奖励等方面的支出项目;
3、设备购置类项目。
包括专用设备、材料、装备及其
他购置方面的支出项目;
4、一般服务类项目。
包括购建科技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研究发展规划与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维护等劳务性支出项目。
第二章项目申报、审批
第七条项目申报:
1、凡符合相关资金申请条件的单位,按要求提出项目申请报告,并填制《秦皇岛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申报书》或相关申请表格(附后),分别报送同级科技、财政部门。
县区项目由县区科技、财政部门审核后分别上报市科技、财政部门。
2、申报项目需符合相关资金使用范围,并符合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规划和当年全市科技工作重点。
第八条审前论证:
科技部门对上报项目提出初步安排意见,每年4月份之前会同财政部门安排项目审前论证。
重点项目实行专家论证,由科技、财政部门,以及项目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资金安排等事项提出审核意见。
纳入专家论证的重点项目由科技部门商财政部门研究确定。
(专家论证办法另行制定)
第九条项目审批:
科技部门根据审前论证以及专家论证的审核意见制定当年项目资金安排计划,商财政部门研究确定后,报市政府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绩效、资金安排意见、项目承担单位等。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论证
第十条市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项目安排计划经市政府审批后,由科技部门对项目组织可行性论证,进一步论证项目绩效和所需资金。
1、属于基本建设类项目,凡符合纳入全市投资管理范围的(维修改造项目财政资金投入超过20万元以上),由项目单位报发改委以及相关部门履行政府投资审批手续。
2、其他基本建设类项目,以及设备购置类项目、科技研究与开发类项目、一般服务类项目等,由科技部门组织审核通过项目可行性论证,可与第八条审前论证同步进行。
财政部门会同科技部门选取重点项目进行财政事前绩效评价(所需费用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项目实施、验收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依据项目审批及可行性论证等有关资料,落实项目资金。
第十二条项目资金落实后,科技部门组织项目实施。
财政原则上根据项目进度拨款,对基本建设类项目,根据竣工决算及投资评审结果拨付工程余款。
对于贷款贴息补助,需提供项目贷款合同后拨款。
第十三条凡由财政预算单位执行的项目,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进行政府采购或招投标管理,实行市场定价。
第十四条项目单位对财政拨款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项目完成后,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资金使用效果报告,接受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五章结余结转管理
第十五条年终未用的预算指标,原则上收回财政,不予结转。
对于跨年度项目,在下年度存续期间视资金实际需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办理。
因撤销或调整预算形成的资金结余,收回财政。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
第十六条项目实施后,财政、科技部门定期查看项目,核查账目,确保账实相符。
第十七条实行项目中期检查制度。
对项目于当年10月份仍未进入实施阶段的,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报经市政府批准用于本部门其他急需项目,或收回财政统筹使用。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会同科技部门按照全过程绩效预
算管理要求认真组织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重点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绩效监控管理,评价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会同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监督检查,对于违反财经纪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行为,由财政等部门责令整改,同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权限处理、处分或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