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选修三教材分析ppt课件
历史选修三教材分析ppt课件
国家
英 德法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 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料二 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形 势,这一时期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 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 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9
第二单元思维导图
一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其它和约
凡尔 赛体
系
调整欧 洲非洲 中东政 治格局
战 国际联盟
构 成 国 际 关
结 束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系
华盛 顿体
系
调整了 亚太地 区的利
益
新 格 局
10
时空素养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鲁尔危机 洛迦诺公约 非战公约
1919 1920 1921
14
[理解归纳能力]
一、两次会议上列强的主要意图及认识
15
[理解归纳能力]
二、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1.不同点
\对象 类别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义重新瓜分世界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
矛盾
平洋地区的矛盾
重新分割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与英国、法国产生矛盾。 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
【史观指导】
1.全球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这场战争。 2.社会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
主义思潮深入人心。 3.革命史观: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十月革命的爆发,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推动
①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②它暂时调整了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它不但没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16
2.相同点
(1)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2)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3)结果:①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 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3
[理解归纳能力]
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 连成一个整体 (2)、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 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4
【史料实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 民地占有情况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
时空素养
英 法
俄 德
奥匈
意
塞保
土
2
主题理解
高考大纲
课程标准
第一次世界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1 大战爆发的 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
历史背景 会出现世界大战。
2
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过程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 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
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后果
参加国 主要内容
评价
美、英、法、意、日等,其 中关、英、法政府首脑 操纵和会
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
《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 德国领土、殖民地、军 队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 匈土保和约。讨论了国 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 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中日条约》收回山东主权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
【史料实证】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取决于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将 要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独秀文存》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 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 “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3.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不会带来长久的和平。 4.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
成的国际组织,对维护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交往联系等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苏俄的和平外交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洛迦诺公约》 和《非战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两国关系,暂时稳定和巩固了 欧洲和平局面。
1923
1925
1928
11
归还丹麦 “波兰走廊”
但泽
归还波兰的地区
德 国 减莱少莱茵1地3区%领土和10
波兰
%人口
!
茵
萨河尔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1国2
占 领 15 年
萨尔
阿 尔 萨 斯
13
主题理解
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是战胜国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2.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
8
【考题例证】
(2013·天津文综,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 ……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 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 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 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②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③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4)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