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为人民服务》ppt课件完美

11.《为人民服务》ppt课件完美


2005感动中国年度
人物颁奖词
——王顺友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 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 过滩涉水,翻山越岭, 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 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 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 山的那边还有山,近邻 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 的邮递员。
王顺友
20多年乡邮工作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 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 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 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 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 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 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 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 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 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 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 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 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 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 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 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 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 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 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 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 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 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 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正义、爱民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 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 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 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 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 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 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 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 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 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任长霞
耕耘、温饱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 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 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 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 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 流袁隆平!
(3)第3自然段中的第5句话,毛主席还举了什 么的例子,再次向我们说明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
12、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中心
为 人 民 服 务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内容
一、张思德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队伍的一员。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二、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引证
这篇课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观 点?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议 论的?
自学提示:
(1)任何一篇议论文都能向我们阐明一个观点, 而这些观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请快速浏览课文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你会发现本 文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
(2)默读2—5自然段,思考:主席分别从哪3个方 面来阐述这一观点的?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
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 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 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 的演讲。
hóng
鸿毛
wàng
兴旺
dǐng míng
鼎铭
chu ī
炊事员
演讲和演讲词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 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 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三、我们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
对比论述 事例论述
语言: 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
《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
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 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 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 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60年过去了,但“为 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 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 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张 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 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 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司机见车轮子前已垫起了一层碎石子,便将车子发动, “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 地上了路。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 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毛主 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 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临走 时,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 是见路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服义雷 务战锋 的士是 楷、一 模全位
心伟 全大 意的 为共 人产 民主
人焦 民裕 服禄 务烈
士 鞠 躬 尽 瘁 为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 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
——李素丽
记录、民族尊严
12秒91,他实现了一 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 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 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 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 翔,亚洲有刘翔!这个 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 断超越,永不言败,代 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 族。他身披国旗,一跃 站在世界面前。
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起来。后来,毛主席就把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中去了。
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 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给毛主席 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 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 他们见毛主席的小汽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 德和另两位战友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 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 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 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 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 一些小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 底下。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压迫 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 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 勇气。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的死重于
泰山?什么样的人的死轻于鸿毛? 请各举出两个例子。
延伸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 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 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综 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 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 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 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 理清楚不繁杂。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 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 并加以阐述、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常见的议 论文有:读后感、随笔、演说、序言、书评等。
默读第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段,思考:主席是如何将“怎 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这一观点一层一层表达清楚 的?
自学提示:(1)默读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第3自然段中,毛主席用了好几组关联词 语,将意思表达得准确、严密,请将这些关联词在文中 勾画出来。从这些关联词语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 接受别人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
(王文福的学生都是麻风病人)
影片推介——
片名:《张思德》
出品人:杨步亭 张振华 总策划:张和平 总制片:韩三平 总监制:姜涛 编剧:刘恒 导演:尹力
领衔主演:吴军--饰张思德 唐国强--饰毛泽东
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上映日期:2004年9月8日
电影《张思德》主要内容:
•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 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 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
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 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 年他
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
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
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 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 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 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
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发 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 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 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 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 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 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 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 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 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 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 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 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 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影片推介:
• 《士兵突击》 • 《集结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