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援助条例》施行之日的随想何宁湘法律论文网司法制度论文.doc

《法律援助条例》施行之日的随想何宁湘法律论文网司法制度论文.doc

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主体——法律援助实施主体包括律师、公务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

【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
第三条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根据第三条的规定,法律援助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所谓的“律师”,律师只是具体法律援助案件的承办人、参与人之一。

这相当于政府的某项拨救济款工作,由财政局具体工作人员发放,此时政府是主体,款是政府给的,而不是财政局工作人员给的一个道理,具体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拨发救济款行为的的主体。

【近期报刊媒介对“法律援助实质”的表述】
法律援助,即请律师辩护“政府买单”。

这种表述是完全符合《法律援助条例》的立法宗旨与规定精
神的,同时一语道破法援的实质。

说明媒体对条例的理解与认识是十分准确到位的。

遗憾的是,目前政府对于法律援助并未支付一分钱给律师事务所或律师。

对于诉讼当事人而言,的确未“买单”,但这“单”不一定是政府在买,而实质是社会民众在买单。

这与当前我国社保缴费一样,本应政府付款,而现在是由企业与职工个人在承担一样。

我们可以想到,政府就法援经费肯定是拨了专款的,但这款是司法行政机关用在设备上、纸张上、活动上,中心人员工资报酬上,而未向律师支付。

因此,对于具体案件要发生的必须费用一般是由承办律师支付了,国家、政府、司法局、法院均不支付。

●我国法律援助的实质
在我国目前法律援助实质上是,国家将其本应承担的司法救济行为义务,转移到广大法律工作者。

司法救济行为,本属于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法院与司法行政机关)是行为人,即行为主体。

其次,司法救济行为无非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渠道,二是费用;解决这两个方面,法律援助工作理应不再存在实质问题。

目前从法律规定上,司法机关从面上保证了司法救济的渠道,或称通路。

对于这点,一般仅限于或说多限于刑事辩护案件的法律援助。

对于民商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要想减缓交诉讼费,一般不可能,得到法援的可能性太小太小。

也就是将原我国刑法制度的法院指定辩护转换到了法律援助辩护。

关于费用,这是个多方面问题,一是司法机关是否支付?以一个刑事指定辩护案件来讲,必须发生的费用有:1、指定辩护人费用,80年代四川省地区省会城市大约为人民币15元,当时的硬壳《红塔山牌》香烟为人民币5.5元一盒(市场通价),也就是说,法院给的指定辩护费不足以买三盒;2、阅卷复印资料费,对于刑事案件,目前成都法院采取复印阅卷方式,即辩护人到法院阅卷时,法院将可以给律师的诉讼卷中的证据卷在法院指定地点进行复印,律师支付复印费。

需要说明的是,法院内复印资料,一般出具的是具有与白条相同性质的普通收据,本人目前还未见到使用发票的情形,且复印A4纸一页,街上小店一般为人民币0.25元-0.30元,法院通常而收0.5元一页。

假设一般中等工作量案件,以复印100页计算,复印费合计为人民币50元,这笔费用也是不小的支出。

在法院指定辩护时,这费用也是律师来支付。

3、会见被告交通费,目前大城市的看守所一般远离城市,辩护人会见被告必然要产生交通费。

●另一方面,国外不少国家对于法律援助案件的具体事务,通行由国家律师或称公职律师办理,而公职律师的劳动报酬是由国家支付的。

而我国目前没有公职律师。

而自从有了法律援助后,
法院连指定辩护费也省了,这样的援助实质不能称之为司法救济,而是社会民众救济。

因法律援助的费用与主体为社会人员而无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和行为。

因此,从此目前的实质,不少报刊称“法律援助”为“政府买单”的说法,实属信口开河。

从前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立法有两个常见现象:1、法律调整范围是政府行为的,即使具备条件了,也不颁布;对民众有利的法律,不具备条件也要颁布。

这种立法的作为与不作为,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无可依性,也就相当于没有法律的效果。

目前法律援助条件是,司法行为主体不支付费用,公职律师制度未实行,法律援助中心也不支付费用(注:本文“费用”不包括律师报酬。

本来就是极少的费用,国家与相关机构都不愿意支付,律师报酬就压根不要想)。

结论:我国目前的法律援助制度尚不具体法律意义,或者说与原立法者的初衷相违。

愿《条例》上设立的法律援助早日出现。

●“法援案件”成为律师与律师事务所遇到的两难问题
●对于律师与律师事务所而言,对于目前律师执业而言,从经营体制与模式而言,是完完全全的“下海”。

因此,律师执业是自己创业、挣钱来要实现养家糊口的基本要求与不断自我提高的社会消费需求。

司法行政机关将地方企业赞助款买了设备与轿车,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形下,却强行摊派推行法援工作,此时律师事务所处于无奈,也只好将一个所内全体执业律师进行排队来承担援助案件的代理事务,不少律师事务所考虑到在单个案件上律师付出太多,采取给予每个法援案件100-200元补贴了事。

●由于案情复杂,或者有可能辩护无罪的案件,当事人一般能支付律师辩护费,委托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辩护。

在此情形下,大部份都是性质较为严重,案情复杂,法院或司法机关都已有定论的案件自然就不愿意委托律师辩护,法院再不愿支付费用,这些案件自然必到了法律援助中心,成为法援案件。

如笔者在2000年办理的,一个涉嫌故意杀人的法援刑事辩护案件,被告为20来岁四川区部地区农
村女孩,在一家军人家庭中为其孙子当保姆,最后因记恨主人当初承诺为其在成都找工作未兑现,将其孙子砍了数刀。

该案伤者在上海整形治疗已花了数万元,审查阶段时,承办检察官曾找来被告父母亲,希望能支付一定赔偿金为孩子支付巨额医疗费,但被告家中实在太穷,无力支付这对于农村人而讲的“天文”
[2]
2018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重点:
产品质量法
(注意:1、2两项必有,裸装散装等除外)
1有质检合格证明2中文的品名、厂名、厂址(三要素)3根据要求,中文标明产品规格、等级、主要成分或含量;必要的事先说明和告知4限期使用产品,显著位置、清晰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或失效期5应有的警示标志或说明
3确保包装质量合格
易碎、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品及不能倒置和其他特殊要求的,包装质量要符合标准,且中文警示标志或者说明
4其他
1不产淘汰产品2不伪造产品及伪造、冒用他人产品厂址3不伪造、冒用质量标志4不得假冒伪劣
3、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122P101)
1进货检验的义务
销售者要保证所销售的产品质量是合格的,应当建立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2保持产品质量的义务
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产品从合格变成不合格(妥善管货)
3确保标识规范的义务
与生产者负有相同责任
4其他禁止性义务
P101
二级建造师考试网为您提供:
2018年二级建造师报名流程汇总
2018年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2017年二级建造师合格标准汇总
2017年二级建造师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7年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入口及时间汇总
各省历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合格标准汇总(2017-2008)
建设工程法规真题
建设工程法规答案
工程法规备考辅导
工程法规模拟试题
建设工程法规题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