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5.3匀速直线运动(共2课时)》教案课题:§5.3 匀速直线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知道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特点。
(2)利用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切身体验,学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并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
(2)尝试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真正达到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概念、公式。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理解。
【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播放课件flash动画:龟兔赛跑。
导语二师:有一则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思想麻痹,骄傲自大。
比赛过程中跑一会儿睡一会儿,而乌龟不甘落后,连续奋斗,终于先到了终点。
提出问题:究竟谁的速度更快一些?要知道它的答案我们就要研究本节匀速直线运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匀速直线运动【演示】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 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
【观察】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讨论】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写出你们设计方案。
【点拨】师:1、为了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
2、标记的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3、秒表测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其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以便有的放矢地测量运动时间。
4、为了便于观察,可在清水中滴几墨水【做一做】按照方案动手做一做并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计算出相关的速度。
【议一议】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气泡在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例,运动速度可以是看作不变的。
【作一作】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 —t 图、v —t 图。
【小结归纳】(板书)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应用】你能举出一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吗?生: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等。
二、变速直线运动【演示课件】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1991年在日本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跑完100m 的情景,并附有刘易斯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表:如下【想一想】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生:不是。
【议一议】为什么刘易斯在这100 m 的运动过程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00m 的运动过程中,哪个10m 路程段的速度最大?哪个最小?有没有哪段路程中速度相等?【交流】学生: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不等(或他在每一段的速度不等)。
【投影】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观察照片分析苹果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小结归纳】(板书) 2、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v=s/t 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类型一: 匀速直线运动位置 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路程(cm ) 时间(s) 速度(m/s)距离(cm )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时间(s)0.00 1.88 2.96 3.88 4.77 5.61 6.46 7.30 8.13 9.00 9.86[例1]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速度v 和路程s 成正比,和时间t 成反比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例2]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C 在甲前面0.6米处D 在甲前面1.2米处[例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类型二: 变速直线运动[例4]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例5]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五、作业 《校本》课题:§5.3 直线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2、能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3、让学生能够读懂T722次特快列车的时刻表以及打的发票,使学生了解物理、生活、社会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用s=vt,v=s/t,t=s/v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规范解题格式,已知、求、解过程。
[教具、实验器材]计算机及课件、实物投影。
打的发票。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苏科版八年级《5.3匀速直线运动》导学案【课前预习】1、是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一)活动5.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安装好实验装置,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2.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需测气泡在不同路段的速度)实验中若既要记路程又要记时间同时操作会很不方便,也很难做到精确,有哪几种方法能解决问题,哪一种较易操作?讨论后进行分组实验。
3.以路程s为纵坐标,以时间t为横坐标画出s-t图像。
交流两组同学画出的s-t图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这说明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二)变速直线运动1.投影苹果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从中发现苹果下落的速度变化有何特点?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投影例题〖要点归纳〗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v=s/t 进行计算,但是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平均速度是相对于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而言的,求解平均速度时要先明确是哪一段路程对应哪一段时间。
3.用公式进行计算要注意“统一性”、“同体性”和“同时性” 〖当堂反馈〗1、如下图中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因为2、下列哪个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 )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汽车停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 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3、看到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缓缓流下。
小强突然想:水滴是匀速运动的吗?他 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如表:(1)水滴是匀速运动吗? 。
(2)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4、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A .AB 段和EF 段 B .AB 段和DE 段C .BC 段和EF 段D .BC 段和DE 段 【课后巩固】1、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8m/sB .9m/sC .10m/sD .11m/s2、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100km/h ,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500km/h ,乘普通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要的时间为3 h ,求:乘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多少h?3、图示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共运动了__ __cm 的路程,小球从B 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 _m/s .距离/m 0 0.2 0.4 0.6 0.8 1.0时间/s 0 1.6 3.5 5.5 8.0 12.74、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为52μs(1μs=10-6s),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其传播速度大小为m/s,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5、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
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O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 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